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95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10
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它涉及一种折叠织物的装置,电源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着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设有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泵分别通过气管接入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输入口,第一气缸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上输出口,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压板设置在模具的正上方,模具的两侧设有左推板和右推板,左推板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气管接入第二电磁阀的输出口,右推板通过第三连杆连接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气管接入第三电磁阀的输出口,鼓风机设置在模具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织物的折叠花费时间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织物折叠的精准性。

A device for pneumatic folding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织物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求。然而,在纺织生产中,对人工操作的依赖仍较为普遍,这制约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织物折叠是常见的操作,目前常见的织物折叠方法多为人工折叠,该折叠方法花费时间较长,精准性依赖于人工操作的熟练度,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以电磁阀的开合控制气缸运动实现织物折叠的装置,它折叠织物花费时间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织物折叠的精准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源1、导线2、控制模块3、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空气压缩泵5、气管6、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压板9、左推板10-1、右推板10-2、模具11、鼓风机12,电源1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分别连接着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第一电磁阀4-1和第三电磁阀4-3之间设有空气压缩泵5,空气压缩泵5分别通过气管接入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输入口,第一气缸7-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上4-1输出口,另一端通过连杆8-1连接压板9设置在模具11的正上方,模具11的两侧设有左推板10-1和右推板10-2,左推板10-1通过第二连杆8-2连接第二气缸7-2,第二气缸7-2通过气管接入第二电磁阀4-2的输出口,右推板10-2通过第三连杆8-3连接第三气缸7-3,第三气缸7-3通过气管接入第三电磁阀4-3的输出口,鼓风机12设置在模具11的下方。所述的模具11的底部密布空隙。用于抽气吸合织物,使织物吸合固定于模具1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织物放置在模具11上,鼓风机12经气管对模具11抽气,使得织物吸合固定于模具11中,而织物的边缘与模具11的外壁贴合,且边缘高于模具11的外壁,随后启动电源1,控制模块3经导线2接收到电信号,将信号传递给第一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打开电磁阀的阀门,经空气压缩泵5流出的气体经气管6分别流入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中,流入气缸中的气体带动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伸长运动,进而推动左推板10-1和右推板10-2,使得织物的边缘向内折叠,同时连杆8-1伸长运动推动压板9扣合在模具11上,进行折叠压合,即可制备折叠后的织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织物的折叠花费时间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织物折叠的精准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A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分布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源1、导线2、控制模块3、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空气压缩泵5、气管6、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压板9、左推板10-1、右推板10-2、模具11、鼓风机1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源1、导线2、控制模块3、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空气压缩泵5、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压板9、左推板10-1、右推板10-2、模具11、鼓风机12,电源1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分别连接着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第一电磁阀4-1和第三电磁阀4-3之间设有空气压缩泵5,空气压缩泵5分别通过气管接入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输入口,第一气缸7-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上4-1输出口,另一端通过连杆8-1连接压板9设置在模具11的正上方,模具11的两侧设有左推板10-1和右推板10-2,左推板10-1通过第二连杆8-2连接第二气缸7-2,第二气缸7-2通过气管接入第二电磁阀4-2的输出口,右推板10-2通过第三连杆8-3连接第三气缸7-3,第三气缸7-3通过气管接入第三电磁阀4-3的输出口,鼓风机12设置在模具11的下方。所述的模具11的底部密布空隙。用于抽气吸合织物,使织物吸合固定于模具1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织物放置在模具11上,鼓风机12经气管对模具11抽气,使得织物吸合固定于模具11中,而织物的边缘与模具11的外壁贴合,且边缘高于模具11的外壁,随后启动电源1,控制模块3经导线2接收到电信号,将信号传递给第一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打开电磁阀的阀门,经空气压缩泵5流出的气体经气管6分别流入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中,流入气缸中的气体带动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伸长运动,进而推动左推板10-1和右推板10-2,使得织物的边缘向内折叠,同时连杆8-1伸长运动推动压板9扣合在模具11上,进行折叠压合,即可制备折叠后的织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织物的折叠花费时间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织物折叠的精准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织物的折叠花费时间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织物折叠的精准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源(1)、导线(2)、控制模块(3)、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空气压缩泵(5)、气管(6)、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压板(9)、左推板(10‑1)、右推板(10‑2)、模具(11)、鼓风机(12),电源(1)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分别连接着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第一电磁阀(4‑1)和第三电磁阀(4‑3)之间设有空气压缩泵(5),空气压缩泵(5)分别通过气管接入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输入口,第一气缸(7‑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上(4‑1)输出口,另一端通过连杆(8‑1)连接压板(9)设置在模具(11)的正上方,模具(11)的两侧设有左推板(10‑1)和右推板(10‑2),左推板(10‑1)通过第二连杆(8‑2)连接第二气缸(7‑2),第二气缸(7‑2)通过气管接入第二电磁阀(4‑2)的输出口,右推板(10‑2)通过第三连杆(8‑3)连接第三气缸(7‑3),第三气缸(7‑3)通过气管接入第三电磁阀(4‑3)的输出口,鼓风机(12)设置在模具(1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折叠织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源(1)、导线(2)、控制模块(3)、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空气压缩泵(5)、气管(6)、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第三气缸(7-3)、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第三连杆(8-3)、压板(9)、左推板(10-1)、右推板(10-2)、模具(11)、鼓风机(12),电源(1)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控制模块(3)分别连接着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第三电磁阀(4-3),第一电磁阀(4-1)和第三电磁阀(4-3)之间设有空气压缩泵(5),空气压缩泵(5)分别通过气管接入第一电磁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赵祥侯彪王海岗范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