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94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面上设有后支撑架、中部支撑架及前限位架,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前限位架的高度,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抵于所述后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后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一立柱、右侧第一立柱及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二立柱、右侧第二立柱及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所述前限位架包括左侧限位柱及右侧限位柱,所述左侧限位柱与右侧限位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左、右侧限位柱正对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胶桶的抽胶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成本。

An auxiliary discharging device for rubber bucket for filter cor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
技术介绍
净水器滤芯一般采用RO膜对水进行过滤。滤芯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利用浓水网、膜分离层及支撑层进行复卷,然后制成反渗透膜滤芯。其中,在卷绕过程中,需要利用胶体对材料层进行粘合。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胶桶用于装胶体,利用真空泵将胶桶内的胶体吸出来。但是,胶桶直接竖直放置,抽胶口设置在胶桶的顶部,真空泵在抽胶过程中,胶桶的底部会存在不少残留,导致抽胶效果差,同时,真空泵需要将胶体从胶体底部吸起来,所需能耗大,不仅成本高。而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滤芯生产用抽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抽胶桶内的抽胶质量,减小胶体的残留,降低能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面上设有后支撑架、中部支撑架及前限位架,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前限位架的高度,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抵于所述后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后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一立柱、右侧第一立柱及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为顶部开口的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立柱及右侧第一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二立柱、右侧第二立柱及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二立柱及右侧第二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所述前限位架包括左侧限位柱及右侧限位柱,所述左侧限位柱与右侧限位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左、右侧限位柱正对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中部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一支撑滚轮及右侧第一支撑滚轮,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滚轮与右侧第一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底部的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二支撑滚轮及右侧第二支撑滚轮,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滚轮与右侧第二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底部的两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两根中部支撑柱及两根后部支撑柱,两根所述中部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正下方,且一根所述中部支撑柱抵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滚轮正下方的第二弧形支撑板上,另一根所述中部支撑柱抵于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滚轮正下方的第二弧形支撑板上;两根所述后部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正下方,且一根所述后部支撑柱抵于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滚轮正下方的第一弧形支撑板上,另一根所述后部支撑柱抵于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滚轮正下方的第一弧形支撑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放置于一支撑杆,所述左侧第一立柱及右侧第一立柱的顶部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能够分别放置于所述左、右侧第一立柱的凹槽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调节链条,所述左、右侧第二立柱的顶部分别设有一通孔,所述调节链条的两端分别经一卡接件卡设于左、右侧第一立柱的通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接件为环形卡钩,且所述环形卡钩上设有一开口,所述环形卡钩经所述开口卡接于所述通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底部还设有脚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后支撑架、中部支撑架及前限位架,在中部支撑架内设置第二弧形支撑板,在后支撑架内设置第一弧形支撑板,利用第一弧形支撑板与第二弧形支撑板对胶桶进行支撑,同时利用第一弧形支撑板及第二弧形支撑板之间的高度差,能够使胶桶前端向下倾斜设置,再利用前限位架对胶桶的前端进行限位,这样能够便于真空泵对胶桶内部的胶体进行抽胶,防止胶桶底部胶体出现残留问题,保证胶体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小真空泵的压力,减小真空泵的功率,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更加环保;2.本技术中在左侧第一立柱及右侧第一立柱的顶部设置凹槽,支撑杆能够放置于凹槽内,这样能够抬高对胶桶底部,使胶体都流到胶体顶部的出胶口处,防止胶体的残留,同时在中部支撑架上设置链条,这样能够利用链条对胶桶的中部进行固定,防止胶桶掉落,保证胶桶的安装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杆使用时的状态图。其中:1、机架;2、后支撑架;3、中部支撑架;4、前限位架;5、左侧第一立柱;6、右侧第一立柱;7、第一弧形支撑板;8、左侧第二立柱;9、右侧第二立柱;10、第二弧形支撑板;11、左侧限位柱;12、右侧限位柱;13、左侧第一支撑滚轮;14、右侧第一支撑滚轮;15、左侧第二支撑滚轮;16、右侧第二支撑滚轮;17、中部支撑柱;18、后部支撑柱;19、支撑杆;20、凹槽;21、调节链条;22、通孔;23、卡接件;24、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顶面上设有后支撑架2、中部支撑架3及前限位架4,所述中部支撑架3的高度大于所述前限位架4的高度,所述中部支撑架3的高度抵于所述后支撑架2的高度;所述后支撑架2包括左侧第一立柱5、右侧第一立柱6及第一弧形支撑板7,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7为顶部开口的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立柱5及右侧第一立柱6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中部支撑架3包括左侧第二立柱8、右侧第二立柱9及第二弧形支撑板10,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二立柱8及右侧第二立柱9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7的底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10的底面高度;所述前限位架4包括左侧限位柱11及右侧限位柱12,所述左侧限位柱11与右侧限位柱12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左、右侧限位柱正对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中部设置。在本技术中,胶桶的前端设有出胶口,出胶口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进行连接,其中,在以往结构中,胶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出胶口则是设置在胶桶的顶部,这样的话,真空泵所需的吸力较大,所需要的功率也会特别大,能耗高,成本高,而且在胶桶底部的胶体难以被吸出,出现残留问题,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机架,使用时,直接将装有胶体的胶桶放置在机架上,胶桶的前端面则抵在前限位架上,胶桶的中部则放置在第二弧形支撑板上,胶桶的后部则放置在第一弧形支撑板上,其中,由于第一弧形支撑板的高度会大于第二弧形支撑板的高度,利用第一弧形支撑板与第二弧形支撑板之间的高度差,则胶桶的前端会倾斜向下设置,这样胶桶内的胶体会朝向胶体前端的出胶口流动,便于真空泵对胶体的抽取,能够减小真空泵的功率,降低真空泵的能耗,也就是降低成本。同时,胶体会朝向出胶口流动,这样胶桶内的胶体不会出现残留问题,能够保证胶体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胶桶倾斜设置,为了防止胶桶从机架上溜下去,通过设置前限位架,前限位架则抵于胶桶的前侧面上,对胶桶进行限位,防止胶桶滑落。参见图1、2所示,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7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一支撑滚轮13及右侧第一支撑滚轮14,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滚轮与右侧第一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10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二支撑滚轮15及右侧第二支撑滚轮16,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面上设有后支撑架、中部支撑架及前限位架,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前限位架的高度,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抵于所述后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后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一立柱、右侧第一立柱及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为顶部开口的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立柱及右侧第一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二立柱、右侧第二立柱及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二立柱及右侧第二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所述前限位架包括左侧限位柱及右侧限位柱,所述左侧限位柱与右侧限位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左、右侧限位柱正对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中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面上设有后支撑架、中部支撑架及前限位架,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前限位架的高度,所述中部支撑架的高度抵于所述后支撑架的高度;所述后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一立柱、右侧第一立柱及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为顶部开口的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一立柱及右侧第一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左侧第二立柱、右侧第二立柱及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二立柱及右侧第二立柱的顶部内侧相连,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底面高度;所述前限位架包括左侧限位柱及右侧限位柱,所述左侧限位柱与右侧限位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左、右侧限位柱正对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支撑板的中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一支撑滚轮及右侧第一支撑滚轮,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滚轮与右侧第一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底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生产用胶桶的辅助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内分别设有左侧第二支撑滚轮及右侧第二支撑滚轮,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滚轮与右侧第二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底部的两侧。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曙之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