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577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它由食用菌菌渣50份~100份,桑枝杆20份~30份,木质碎片20份~30份,蚕沙25~40份,甘蔗叶10份~20份,离子钙溶剂5~10份,生石灰8份~15份,土壤20份~30份,石膏2份~5份,水200份~280份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廉,成长时间短;这些原料中,甘蔗叶中含有糖分等多种有机质,食用菌菌渣还残留有食用菌菌根、菌丝残体等,其具有比重轻、疏松透气的特点;本基质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土壤以及添加了生石灰和石膏粉,其持水性比泥炭类基质强,抗雨水冲刷能力强。

Plant culture matrix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 cultivation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edible fungus residue of 50 ~ 100, 20 ~ 30 mulberry rod, wood fragments of 20 ~ 30, silkworm 25~40, sugarcane leaves 10 ~ 20, calcium ion solvent 5~10 copies. Born in 8 ~ 15 lime soil, 20 ~ 30, gypsum 2 ~ 5, 200 ~ 280 made of wat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easily obtained raw materials, low price, low production cost, short growth time; in these raw material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containing sugar cane in the leaves, the edible fungi residue remained edible mycorrhizal mycelium and residu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weight, loose; the matrix contains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soil and add lime and gypsum powder,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han the peat matrix, anti rain erosion can Stro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是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及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的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城市的建设发展使得人口密度及房屋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人均占有的绿化面积不足是城市建设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利用屋顶天台栽培绿化植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屋顶绿化是指在屋面上覆盖绿色植被、并配有排水设施,使屋面具备隔热保温、净化空气、阻噪吸尘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屋顶温度,保护屋顶防水层,而且可以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的目的。传统的屋顶栽培绿化植物采用的是以一般的翻耕土壤作为栽培基质,而由于该翻耕土壤比重大,对屋顶压力大,而且翻耕土壤容易流失,如果土层太薄,极易迅速干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如果土层太厚,满足了植物的生长,但屋顶又承受不住。可见,一般的翻耕土壤不是作为屋顶绿化植物最理想的栽培基质。后来,人们又选用了质地轻的无土基质来替代翻耕土壤,经过无害处理的作物桔杆、泥炭等因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好较大的盐分平衡能力,是作物首选基质材料,但散装泥炭类基质,不仅存在体积大、运输成本高、而且存在抗雨水冲刷能力差、易随水流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比重轻、有机质含量丰富,持水性强的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50份~100份,桑枝杆20份~30份,木质碎片20份~30份,蚕沙25~40份,甘蔗叶10份~20份,离子钙溶剂5~10份,生石灰8份~15份,土壤20份~30份,石膏2~5份,水200份~280份。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离子钙溶剂含有醋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食用菌菌渣为将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物料。上述植物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桑枝杆、木质碎片晒干后分别粉碎,过50目筛,将食用菌菌渣破碎成粉,将土壤破碎成粉,将粉碎后的桑枝杆粉、木质碎片与食用菌菌渣粉和土壤粉混合,加水和离子钙溶剂搅拌;B、将甘蔗叶切碎后与蚕沙混合进行腐熟;C、将A步骤所得物与B步骤所得物混合均匀,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D、测量堆内温度升至50℃~6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培养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以上时,保温3~5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发酵结束。进一步的:C步骤中的建堆,其堆高为1.5米~2米,堆宽为1.5米~2米。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将食用菌菌渣、桑枝杆、木质碎片、蚕沙、甘蔗叶以及土壤作为基质原料,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廉,成长时间短;这些原料中,甘蔗叶中含有糖分等多种有机质,食用菌菌渣还残留有食用菌菌根、菌丝残体等,其具有比重轻、疏松透气的特点;本基质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土壤以及添加了生石灰和石膏粉,其持水性比泥炭类基质强,抗雨水冲刷能力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50份,桑枝杆30份,木质碎片30份,蚕沙25份,甘蔗叶20份,离子钙溶剂10份,生石灰8份,土壤20份,石膏2份,水200份,离子钙溶剂中含有醋酸钙,食用菌菌渣为将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物料;其制备步骤为:A、将桑枝杆、木质碎片晒干后分别粉碎,过50目筛,将食用菌菌渣破碎成粉,将土壤破碎成粉,将粉碎后的桑枝杆粉、木质碎片与食用菌菌渣粉和土壤粉混合,加水和离子钙溶剂搅拌;B、将甘蔗叶切碎后与蚕沙混合进行腐熟;C、将A步骤所得物与B步骤所得物混合均匀,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其堆高为1.5米,堆宽为1.5米,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D、测量堆内温度升至5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培养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0℃时,保温3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发酵结束。本实施例制得的植物栽培基质平均每立方米的重量为600Kg。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植物栽培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100份,桑枝杆20份,木质碎片20份,蚕沙40份,甘蔗叶10份,离子钙溶剂5份,生石灰15份,土壤30份,石膏5份,水280份,离子钙溶剂中含有葡萄糖酸钙,食用菌菌渣为将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物料;其制备步骤为:A、将桑枝杆、木质碎片晒干后分别粉碎,过50目筛,将食用菌菌渣破碎成粉,将土壤破碎成粉,将粉碎后的桑枝杆粉、木质碎片与食用菌菌渣粉和土壤粉混合,加水和离子钙溶剂搅拌;B、将甘蔗叶切碎后与蚕沙混合进行腐熟;C、将A步骤所得物与B步骤所得物混合均匀,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搅拌均匀后进行建堆,其堆高为2米,堆宽为2米,将堆的表面压实,每隔1米打通气孔;D、测量堆内温度升至60℃时,翻堆,将堆内与堆外培养料翻拌均匀,当该次翻堆后,待料温再升温到65℃时,保温5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发酵结束。本实施例制得的植物栽培基质平均每立方米的重量为550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50份~100份,桑枝杆20份~30份,木质碎片20份~30份,蚕沙25~40份,甘蔗叶10份~20份,离子钙溶剂5~10份,生石灰8份~15份,土壤20份~30份,石膏2份~5份,水200份~2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50份~100份,桑枝杆20份~30份,木质碎片20份~30份,蚕沙25~40份,甘蔗叶10份~20份,离子钙溶剂5~10份,生石灰8份~15份,土壤20份~30份,石膏2份~5份,水200份~2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钙溶剂含有醋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菌渣为将食用菌采收后剩下的物料。4.一种植物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50份~100份,桑枝杆20份~30份,木质碎片20份~30份,蚕沙25份~40份,甘蔗叶10份~20份,离子钙溶剂5~10份,生石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哈慧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智风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