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632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该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充电座;以及,通过连杆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的充电解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考虑汽车前机舱空间利用率情况,在前大灯后侧加装充电座,与充电解锁装置配合操作,高压充电线较短且易布置,合理利用了前机舱空间,节约了线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化机舱的效果,并方便了驾驶员操作充电设备。

A car rechargeable structure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charging port structure and car, the car charging port structure includes: a moun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automobile headlight; arranged on the charging seat on the mounting seat; an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automobile headlight connected charging unlo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onsidering the automobile front cabin space utilization, charging seat installed in the rear headlight, and unlocking device with charging operation, high voltage charging line is short and easy layout, reasonable use of the front cabin space, save the cost of wiring harness, to beautify the room effect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driver the operation of charg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伴随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汽车已不仅仅作为代步的工具,更是一座移动的电源。现阶段纯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池驱动电机实现车辆的行驶,续航里程较低时需要进行充电。目前动力电池充电口布置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借用原汽油车加油口位置,由于充电机在前机舱,该方案高压充电线束过长,走线困难,存在较大电能损耗且成本较高;第二种充电口布置在前格栅LOGO处,该方案需要开发新的翻转机构,且对前格栅改动幅度大、对冷却等系统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解决了因汽车充电口的布置方式造成充电线束走线困难的问题。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充电座;以及通过连杆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的充电解锁装置。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汽车前大灯后方的汽车前机舱,并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可选地,所述充电解锁装置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充电解锁装置固定。可选地,所述充电解锁装置的另一端设有控制按钮。可选地,所述充电解锁装置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充电口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案综合考虑汽车前机舱空间利用率情况,在前大灯后侧加装充电座,与充电解锁装置配合操作,高压充电线较短且易布置,合理利用了前机舱空间,节约了线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化机舱的效果,并方便了驾驶员操作充电设备。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安装座与充电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汽车前大灯与充电解锁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的充电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安装座,2、充电座,3、充电解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充电座2;以及,通过连杆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的充电解锁装置3。该实施例中,由于汽车前大灯后侧的汽车前机舱可利用空间较大,将所述充电座2设置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前机舱空间中,并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1上,且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通过连杆连接在汽车前大灯后侧。在车辆需要充电时,通过拨动设置在驾驶室的充电解锁装置3的控制按钮,通过连杆控制汽车前大灯带动后侧的安装座1以及充电座2向前弹出到预设位置后锁止,可以将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枪插入充电座2实现充电操作,充电结束时,拔掉充电枪,将大灯向后推入初始位置后锁止,可恢复车辆的行驶状态。该方案合理利用了前机舱的空间,高压充电线较短且容易布置,节约了线束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化机舱的效果,方便驾驶员操作充电设备。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设置在所述汽车前大灯后方的汽车前机舱,并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该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的大小根据汽车前机舱的空间情况设置,将所述充电座2安装在安装座1上,保证汽车前大灯向前弹出或者向后推入时不会碰到前机舱内的汽车零部件,由于充电机布置在前机舱,该布置方案可以减少高压充电线的使用,避免了充电线束过长造成的较大的电能损耗,节约了线束成本。值得指出的是,所述充电座2可以根据需求分别布置在汽车两侧的前大灯后方,或者一侧;且慢充座和快充座可以分别布置在汽车两侧或者合成布置在汽车一侧。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固定。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的另一端设有控制按钮。该实施例中,在车辆需要充电时,拨动充电解锁装置3的控制按钮,充电解锁装置3解锁,并通过连杆推动汽车前大灯带动后侧的安装座1以及充电座2沿预设轨迹向前弹出预设距离后锁止,此时可将与充电桩连接的充电枪插入充电座2实现充电,充电完成后,拔掉充电枪,将汽车前大灯向后推入初始位置,充电解锁装置3锁止。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该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解锁装置3的控制按钮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在需要充电时,驾驶员可通过拨动按钮控制汽车前大灯向前弹出,操作方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充电口结构。本技术的该实施例,综合考虑汽车前机舱空间利用率情况,在前大灯后侧加装充电座,与充电解锁装置配合操作,高压充电线较短且易布置,合理利用了前机舱空间,节约了线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化机舱的效果,并方便了驾驶员操作充电设备。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充电座(2);以及通过连杆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的充电解锁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前大灯后侧的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充电座(2);以及通过连杆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的充电解锁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设置在所述汽车前大灯后方的汽车前机舱,并与所述汽车前大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宗凯胡兴胜秦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