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绍林专利>正文

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362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包括转轴以及纤维毛刷,在纤维毛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刷盘,纤维毛刷的外径大于刷盘的外径,刷盘包括固定环,在固定环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盲孔,立柱固定在盲孔内,在立柱上部开设缩小段,滑套套设在缩小段内,在立柱下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端与滑套连接,第一弹簧下端与盲孔顶部连接,刷毛均匀分布在刷座上,刷座卡接在刷板外侧壁上,在刷板内侧壁上铰接有两个连杆,立柱上端与刷座内侧壁上的弧顶部分留有间隙。单个刷板受力较大时,刷板通过连杆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滑套上,滑套下移而致使第一弹簧受力压缩,第一弹簧的回复弹力与作用应力相互抵消,避免刷毛应力受损。

Polishing treatment mechanism for end face of vertical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加工领域,具体是指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
技术介绍
立转窗生产工艺包括框扇断料→框扇铣口→铣排水孔→铣锁孔槽→装毛条→钻五金孔→切玻璃压条→装密封毛条→装玻璃压条→装滑轮→框、扇组合→检验→包装→入库等,而选用铝材作为原材料,其中要求在断桥铝材断料后其切口处必须保证平整无毛刺,以满足立转窗在后期的加工要求以及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能。传统的去毛刺装置,即通过钢丝毛刷对切口处进行反复打磨清理,以保证切口端面处的平整;但是在钢丝毛刷使用时,毛刷外圆周各局部与毛刺接触时随毛刺清理程度的变化其受力也不断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毛刷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该部分过度磨损,降低了毛刷的清理效率以及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在实现对铝材切面毛刺进行清理的同时,降低毛刷自身受到作用应力影响,达到延长毛刷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包括转轴以及固定在转轴上的纤维毛刷,在所述纤维毛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刷盘,所述纤维毛刷的外径大于所述刷盘的外径,所述刷盘包括与转轴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

【技术保护点】
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5)以及固定在转轴(15)上的纤维毛刷(15),在所述纤维毛刷(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刷盘,所述纤维毛刷(15)的外径大于所述刷盘的外径,所述刷盘包括与转轴配合的固定环(9),在所述固定环(9)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盲孔(8),立柱(12)固定在盲孔(8)内,在所述立柱(12)上部设置有外径小于立柱(12)外径的缩小段(6),在缩小段(6)上设有外螺纹,螺母(4)与缩小段(6)螺纹配合,滑套(5)套设在缩小段(6)内,在立柱(12)下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上端与滑套(5)连接,第一弹簧(7)下端与盲孔(8)顶部连接,还包括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立转窗型材端面抛光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5)以及固定在转轴(15)上的纤维毛刷(15),在所述纤维毛刷(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刷盘,所述纤维毛刷(15)的外径大于所述刷盘的外径,所述刷盘包括与转轴配合的固定环(9),在所述固定环(9)外圆周壁上开有多个盲孔(8),立柱(12)固定在盲孔(8)内,在所述立柱(12)上部设置有外径小于立柱(12)外径的缩小段(6),在缩小段(6)上设有外螺纹,螺母(4)与缩小段(6)螺纹配合,滑套(5)套设在缩小段(6)内,在立柱(12)下部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上端与滑套(5)连接,第一弹簧(7)下端与盲孔(8)顶部连接,还包括多个能拼接成环形的弧形刷座(2),刷毛(1)均匀分布在刷座(2)上,且所述刷座(2)卡接在与之匹配的刷板(11)外侧壁上,在刷板(11)内侧壁上铰接有两个连杆(3),两个连杆(3)末端分别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牟绍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