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534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8:53
一种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特别是为了维持工件在实施车铣加工时的稳定性而创设的实用性定位装置,其主要设具有一可装设于机台支撑座的套筒本体,于套筒本体前端设有一容槽,套筒件具有滑顺旋动的特性,另经封环内径套设的防尘环而可避免粉尘入侵影响轴承滑顺性,而在套筒件前端设有一套孔以供套组一束夹件,该束夹件外径概呈斜锥收束状,且该束夹件的外端更成型一环状束抵斜面,配合一束紧环螺锁于套筒件前端的螺纹段而可对束夹件形成迫夹作用,且其螺合程度愈深入则其束夹件对工件的束夹程度愈紧,据此构成的固定装置特能对工件形成紧束的稳定固定效果,解决现有顶针固定方式易产生较大振幅而影响加工质量缺失的问题。

Drawing and fixing device for milling and milling

A milling stretch fixing device, especially practical positioning devic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kpiece in the milling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ain set, it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with a supporting base of the sleeve body, the slee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 sleeve with slip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rotation. The other seal ring diameter set dustproof ring which can prevent dust intrusion bearing smooth, and has a hole in the sleeve member front to set a bunch of clamps, the clamp diameter is generally constricted and the oblique cone shape, the outer end of the clamping beam forming a ring shape more beam against slope, with a screw thread fastening ring lock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sleeve member and the beam clamp clip and the forming force, screwing degree more in-depth the beam clamps the workpiece clamping more tightly, a special fix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workpiece forming tight The stable fixation effect of the beam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himble fixed way is easy to produce large amplitude and affect the quality of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主要是针对一般车、铣床等加工机械,在进行工件加工时的定位维持而设计,通过其固定装置对工件的束夹定位,可有效避免工件在车铣加工的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振幅,以维持其整体的加工质量。
技术介绍
按照一般车床或铣床等加工机械再进行工件的车铣工作业,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于机台1的一侧设有一旋转动力源2,而在机台1上另设有一组水平型态的滑轨3及一螺杆4,借以于滑轨3上组设一支撑座6,同时使支撑座6与螺杆4呈螺合关系,经螺杆4一端的驱动源5得以操作支撑座6在滑轨3的导引下作适当的往复位移调整,使支撑座6顶部的顶针7得以配合旋转动力源2架设工件8,并使工件8受旋转动力源2的驱动产生旋转,使车铣刀具9得以对工件8施行车铣加工,以完成预期的加工作业。在上述的结构设计中,其工件8一端被固设于旋转动力源上,使其得以受旋转动力源2的驱动而旋转,进而受车铣刀具9的车铣加工,而为维持其加工过程中的工件8稳定性,经顶针7顶持于工件8的另一端,使工件8得以在旋转动力源2与顶针7的双向定位下维持稳定的转动,只有在此一定位型态下,因顶针7对工件8只是形成单点式的顶抵,其接触部位并不大,所以在工件8的旋转与车铣刀具9的车铣作用力影响下,要维持工件8的稳定性并不容易,甚至可能随着车铣作业的进行而使工件产生大幅度的振动,如此一来,可能造成其整体的加工质量难以获得精确维持,自然会影响其产业利用价值,因而有必要设法加以解决改善。本案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常用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亟思加以改良创新,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现有车、铣床等加工机械在工件的定位上,因采用顶针顶抵定位而容易在车铣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工件振幅过大的问题与缺失,专利技术人特着手进行研发改良,期能在工件的定位上提供更佳的固定方式,以减少其车铣加工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振幅过大问题,令其加工质量可获得提升与维持。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改善现有顶针顶抵部位过小所可能导致的工件振幅过大问题,本专利技术于结构设计上,改为采用一束夹式的固定装置作为工件相异于旋转动力源一端的定位,该固定装置由一套筒本体与一套筒件套组而成,于套筒件后端与套筒本体间套设有轴承,而在套筒件前端则套设有束夹件以套插工件,并经一束紧环螺合于套筒件前端而得对束夹件形成迫夹作用,佐以调控支撑座的退移而对工件形成束夹拉掣定位效果,配合套筒件后端的轴承而得赋予套筒件连同工件随旋转动力源驱动而旋转的效能,使其得以顺利完成车铣加工。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经由其结构的组成设计,利用套筒件套设的束夹件配合束紧环对工件端部形成迫夹固定,佐以支撑座的后移调控而形成拉掣作用,特得使工件获得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同时经套筒件后部套设的轴承而赋予其随旋转动力源转动的效能,特能使工件在极为稳定的状态下顺畅旋动而完成其车铣加工,可有效解决现有顶针顶底定位方式所可能产生的振幅过大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与缺失,从而赋予更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铣床的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铣床的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另一视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平面剖示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立体剖示图。图中:1机台;2旋转动力源;3滑轨;4螺杆;5驱动源;6支撑座;7顶针;8工件;9车铣刀具;10机台;11旋转动力源;12滑轨;13螺杆;14驱动源;15支撑座;16拉伸固定装置;17工件;18车铣刀具;20套筒本体;21容槽;22螺孔;23封环;24栓孔;25螺栓;26防尘环;27固定螺栓;30套筒件;31缩径段;32螺纹段;33轴承;34固定环;35套孔;36螺纹段;37束紧环;38压抵斜面;40束夹件;41内径孔;42束抵斜面;43剖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5a,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型态,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车、铣床等机械设备,基本上仍是沿袭此类机械设备的功能架构,包含一机台10、一套筒本体20、一套筒件30以及一束夹件40所构成。该机台10一侧设有一旋转动力源11,而在机台10上另设有一组水平型态的滑轨12及一螺杆13,于滑轨12上组设一支撑座15,同时使支撑座15与螺杆13呈螺合关系,经螺杆13一端的驱动源14得以操作支撑座15在滑轨12的导引下作适当的往复位移调整,而在支撑座15相对于前述旋转动力源11等高的顶部位置组设为本专利技术的拉伸固定装置16,借以配合旋转动力源11架设工件17,使工件17得受旋转动力源11的驱动产生旋转,令车铣刀具18得以对工件17施行车铣加工,以完成预期的车铣加工作业。而在本专利技术的拉伸固定装置16的结构设计上,主要设具有一可装设于机台10支撑座15的套筒本体20,并以固定螺栓27穿入套筒本体20尾端并锁固于机台10上,于套筒本体20前端设有一容槽21,并在容槽21周缘的前端面制设有多个螺孔22,该容槽21内可供套组一套筒件30,于套筒件30后部缩径段31套设有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33图中显示为二个,并经一固定环34锁设于缩径段31后端的螺纹段32,以维持轴承33与套筒件30的套组关系,使套筒件30套组于套筒本体20的容槽21后,再于套筒本体20前端套组一封环23,并以螺栓25通过封环23的栓孔24锁入套筒本体20前端面的螺孔22,使得以封环23锁设限位该套筒件30与套筒本体20的套组关系,并经轴承33的作用而使套筒件30具有滑顺旋动的特性,另于前述封环23的内径套设有一防尘环26,从而避免粉尘入侵影响前述轴承33的滑顺性;此外,在该套筒件30前端设有一略具锥度的套孔35,于该套孔35内得以套组一另制的束夹件40,该束夹件40具有至少相符或略大于前述工件17尺径的内径孔41,而其外径则概呈斜锥收束状,并使其前端外径加大而突伸于套筒件30的套孔35外端,且该束夹件40突出的外端段更成型一环状束抵斜面42,另在束夹件40环设规划有多个纵向剖设的剖槽43,借以赋予束夹件40具压缩紧束裕度,配合于套筒件30前端外径预设的螺纹段36所螺合锁设的一束紧环37的内径孔周壁压抵斜面38设计,将可对束夹件40形成迫夹作用,使得以对套插其中的工件17形成束夹定位效果,且其螺合程度愈深入则其束夹件40对工件17的束夹程度愈紧,据此构成本专利技术可稳固束夹固定工件17的拉伸固定装置16。经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本专利技术拉伸固定装置16在实施上,配合旋转动力源11分别夹持固定工件17的两端,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拉伸固定装置16经其束夹件40的内径孔41供工件17一端套插后,再经束紧环37与套筒件30的螺锁而迫所束紧束夹件40对工件17形成紧固的束夹,取代的现有顶针的顶抵模式,同时经支撑座15的退移调控形成拉掣作用,因此可以获得极为稳固的定位效果,配合该套筒件30后端套设的轴承33作用,使工件17在受旋转动力源11驱动而旋转时,该套筒件30将随之产生滑顺的转动效果,不致影响其工件17的旋转动作,但却可经其束夹件40对工件17的全面束夹定位,得以避免工件17受车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组设于车、铣床的支撑座顶部,用以配合旋转动力源作为工件的两端定位,使工件得以受旋转动力源驱动而旋转,进而受车铣刀具施行车铣加工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固定装置,主要设具有一可装设于机台支撑座的套筒本体,于套筒本体前端设有一容槽,并在容槽前端面得结合一封环,该容槽内可供套组一套筒件,于套筒件后部缩径段套设有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受套筒本体前端结合的封环得以限位该套筒件与套筒本体的套组关系,并经轴承的作用而使套筒件具有滑顺旋动的特性,又在该套筒件前端设有一套孔,于该套孔内得以套组一另制的束夹件,该束夹件具有至少相符或略大于前述工件尺径的内径孔,而其前端外径加大并突伸于套筒件的套孔外端,且该束夹件突出的外端段更成型一环状束抵斜面,另在束夹件环设规划有多个纵向剖设的剖槽,借以赋予束夹件具压缩紧束裕度,配合于套筒件前端外径预设的螺纹段所螺合锁设的一束紧环内径孔周壁压抵斜面设计,将可对束夹件形成迫夹作用,使得以对套插其中的工件形成稳固的束夹定位效果,且其螺合程度愈深入则其束夹件对工件的束夹程度愈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铣加工拉伸固定装置,组设于车、铣床的支撑座顶部,用以配合旋转动力源作为工件的两端定位,使工件得以受旋转动力源驱动而旋转,进而受车铣刀具施行车铣加工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固定装置,主要设具有一可装设于机台支撑座的套筒本体,于套筒本体前端设有一容槽,并在容槽前端面得结合一封环,该容槽内可供套组一套筒件,于套筒件后部缩径段套设有至少一个或以上的轴承,受套筒本体前端结合的封环得以限位该套筒件与套筒本体的套组关系,并经轴承的作用而使套筒件具有滑顺旋动的特性,又在该套筒件前端设有一套孔,于该套孔内得以套组一另制的束夹件,该束夹件具有至少相符或略大于前述工件尺径的内径孔,而其前端外径加大并突伸于套筒件的套孔外端,且该束夹件突出的外端段更成型一环状束抵斜面,另在束夹件环设规划有多个纵向剖设的剖槽,借以赋予束夹件具压缩紧束裕度,配合于套筒件前端外径预设的螺纹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丽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