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94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搅拌机,包括上部(1)和下部(2),上部(1)为圆柱体,下部(2)为椎体,上部(1)和下部(1)连通,上部(1)的轴心位置设有主轴(3),主轴(3)连接搅拌棒(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将主轴和搅拌棒设置在同一端点,通过主轴的旋转带动搅拌棒,将从进料口进来的秸秆进行初步搅拌,再通过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进行第二步搅拌,经过均匀搅拌后的秸秆混合均匀,水分干湿度一致,且质地松软,便于压制成型。

Straw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搅拌机。
技术介绍
秸秆粉碎后可以制成饲料或压制成型,但是秸秆含水量不均一,而且粉碎后的秸秆容易结块,质地不够松软,不能提高采食性和消化率。适当地进行搅拌可以使得原料混合更加均匀,而且使得秸秆质地松软,适口性提高,且便于后期压捆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且搅拌充分的秸秆搅拌机。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一种秸秆搅拌机,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椎体,上部和下部连通,上部的轴心位置设有主轴,主轴连接搅拌棒。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上每隔20cm设有一个破口。作为优选,所述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连接于同一端点。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夹角为a为60°。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为直径为5cm的圆钢。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棒直径为1c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搅拌棒长为29cm,第二搅拌棒长为22cm,第三搅拌棒长为15cm。作为优选,上部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出气口和进料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高度为1.4m,下部高度为0.6m。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将主轴和搅拌棒设置在同一端点,通过主轴的旋转带动搅拌棒,将从进料口进来的秸秆进行初步搅拌,再通过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进行第二步搅拌,经过均匀搅拌后的秸秆混合均匀,水分均一,且质地松软,便于压制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部,2-下部,3-主轴,4-搅拌棒,5-破口,21-第一搅拌棒,22-第二搅拌棒,23-第三搅拌棒,11-第一进料口,12-出气口,13-第二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秸秆搅拌机,包括上部1和下部2,上部1为圆柱体,下部2为椎体,上部1和下部1连通,上部1的轴心位置设有主轴3,主轴3连接搅拌棒4,主轴3为直径为5cm的圆钢,搅拌棒4直径为1cm。主轴3上每隔20cm设有一个破口5,搅拌更为均匀,下部2设有第一搅拌棒21、第二搅拌棒22和第三搅拌棒23,第一搅拌棒21、第二搅拌棒22和第三搅拌棒23连接于同一端点。上部1和下部1的夹角为a为60°,这个角度下料最快,第一搅拌棒21长为29cm,第二搅拌棒22长为22cm,第三搅拌棒23长为15cm。上部1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出气口12和第二进料口13,双进料口进料更快,在本技术中,上部1高度为1.4m,下部2高度为0.6m。本技术通过在将主轴和搅拌棒设置在同一端点,通过主轴的旋转带动搅拌棒,将从进料口进来的秸秆进行初步搅拌,再通过第一搅拌棒、第二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进行第二步搅拌,经过均匀搅拌后的秸秆混合均匀,水分均一,且质地松软,便于压制成型。通过上下两个搅拌系统,避免下料过快引起的堵料问题和搅拌不均匀问题。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秸秆搅拌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1)和下部(2),所述上部(1)为圆柱体,所述下部(2)为椎体,所述上部(1)和下部(2)连通,所述上部(1)的轴心位置设有主轴(3),所述主轴(3)连接有搅拌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1)和下部(2),所述上部(1)为圆柱体,所述下部(2)为椎体,所述上部(1)和下部(2)连通,所述上部(1)的轴心位置设有主轴(3),所述主轴(3)连接有搅拌棒(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上每隔20cm设有一个破口(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2)设有第一搅拌棒(21)、第二搅拌棒(22)和第三搅拌棒(23),所述第一搅拌棒(21)、第二搅拌棒(22)和第三搅拌棒(23)连接于同一端点。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秸秆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中化张桂萍叶娟张生飞林翠陈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