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4574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层盐碱土层、密集孔层和排盐层,所述密集孔层中的每个所述孔内均具有细沙,所述上层盐碱土层间隔堆隆多个带状土垛,所述带状土垛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下角小于28°,相邻所述带状土垛的间距为1‑1.5m,带状土垛的高度为80‑16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种植层设计厚度超过40cm的粘性盐碱地的原位改良与修复。

A salt and alkali soil layered improved salt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ayered modified saline salt drainage system, including saline soil, top-down upper layer and dense hole row salt, the dense layer of each hole in the hole with sand, the upper soil saline interval multiple banded soil pile uplift pile,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strip of soil pile as an isosceles triangle, the isosceles triangle under the angle less than 28 degre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strip mounds is 1 1.5m, the height is 80 zonal soil pile 160c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in situ improvement and repair of the adhesive saline alkali land with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nting layer more than 4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
技术介绍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现有技术没有分层改良的意识,缺少充分利用雨水和地形结合模式对于加速盐碱土脱盐的功能与效果的措施,大大增加后期栽植植物时受到土壤盐碱侵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利用雨季雨水进行盐碱土排盐,利用地形增强脱盐洗盐效果和速度,实现分层改良的目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层盐碱土层、密集孔层和排盐层,所述密集孔层中的每个所述孔内均具有细沙,所述上层盐碱土层间隔堆隆多个带状土垛,所述带状土垛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下角小于28°,相邻所述带状土垛的间距为1-1.5m,所述带状土垛的高度为80-160cm。进一步,还包括海绵垫层,所述海绵垫层位于所述排盐层和所述密集孔层之间。进一步,所述带状土垛表面覆盖防尘网。进一步,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

【技术保护点】
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层盐碱土层、密集孔层和排盐层,所述密集孔层中的每个所述孔内均具有细沙,所述上层盐碱土层间隔堆隆多个带状土垛,所述带状土垛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下角小于28°,相邻所述带状土垛的间距为1‑1.5m,所述带状土垛的高度为80‑160cm。

【技术特征摘要】
1.盐碱地分层改良排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的上层盐碱土层、密集孔层和排盐层,所述密集孔层中的每个所述孔内均具有细沙,所述上层盐碱土层间隔堆隆多个带状土垛,所述带状土垛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下角小于28°,相邻所述带状土垛的间距为1-1.5m,所述带状土垛的高度为80-160cm。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永王彬彬邬合同王英满张凤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