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01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以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内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其中室内机具有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且风机配置成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第一腔室内的换热气流经由送风口进入第二腔室,以及促使其流动通过设置于第二腔室的干衣装置后经由回风口进入第一腔室;以及室内机配置成通过调节换热器的工作状态在机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

Indoor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door machine, a vertical air conditioner comprises a housing, which defines a first chamber and a second chamber, can be controlled to open the supply air and return air inl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arranged in a fan and heat exchanger is the hot air for forming temperature changes therein; the second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drying device, in order to place the wet clothes to be dried; the indoor machine with drying drying mode and condensing drying mode, and the fan are arranged in a hot air for drying drying mode and condensing drying mode the first chamber passes through an air outlet into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flow through the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drying device through the air outlet into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indoor machine is configured by adjusting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switched between the drying clothes mode and the condensing dry coat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立式空调的室内机部分空间浪费,空调除了制冷制热季节利用率不高。如何在温度适宜季节也能利用空调进行一些必要的日常工作,是本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干衣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其中所述室内机具有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且所述风机配置成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换热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以及促使其流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干衣装置后经由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室内机配置成通过调节所述换热器的工作状态在机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以将其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以及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前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后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上游。可选地,当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烘干干衣模式时,所述换热器受控持续制热,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至少部分空气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所述换热器并升温形成烘干气流。可选地,当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冷凝干衣模式时,所述换热器受控交替制热和制冷,并且在制热时加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其的至少部分空气以形成所述烘干气流,以及在制冷时冷却自所述第二腔室回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其的至少部分所述烘干气流以使所述至少部分烘干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可选地,所述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首先持续制热第一时间,而后受控切换为持续制冷第二时间;一个所述第一时间和与其连续的一个所述第二时间共同形成所述室内机运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时的一个运行周期;且每个所述运行周期内的所述第一时间长于所述第二时间。可选地,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室内机配置成,在所述冷凝干衣模式和所述烘干干衣模式下,当流经所述送风口的所述烘干气流和流经所述回风口的所述烘干气流的温度差小于预设的温度差值时,结束烘干。可选地,限定有所述第一腔室的部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受控打开或关闭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室内机具有换热模式,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受控打开,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受控关闭,以允许环境空气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在流经所述换热器形成所述换热气流后流出所述第一腔室。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封闭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烘干气流在封闭的所述壳体内持续经由受控打开的所述送风口自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和经由受控打开的所述回风口自所述第二腔室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可选地,限定有所述第二腔室的部分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排风口;且所述室内机具有制热干衣模式,所述进风口、所述送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配置成在所述制热干衣模式下受控打开,以允许环境空气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流经所述换热器形成所述烘干气流,以及允许所述烘干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在流经所述干衣装置后经由所述排风口流出至周围环境。可选地,所述干衣装置包括容纳桶,所述容纳桶的桶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容纳桶的至少部分桶壁与至少部分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干衣风道,以引导自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所述烘干气流环绕在所述容纳桶的周侧,并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至所述容纳桶内。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通过在用于形成换热气流的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换热风,持续将第一腔室内换热气流吹入第二腔室,并将第二腔室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因此可实现烘干第二腔室内的潮湿衣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室内机可在工作于干衣模式下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干衣产生的湿热空气从室内机流出至室内环境,使在正在进行干衣的空调器不会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有效防止室内机在处于干衣模式下给室内用户带来不便或不舒适的感觉。本专利技术的室内机通过控制换热器间隔制冷和制热,可以无需专门设置额外的烘干装置或复杂的风路,仅利用立式柜机固有的结构及其换热系统中的必要的原有装置即可实现衣物烘干功能。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于换热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于制热干衣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性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壳体内可限定有可受控连通的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具体地,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之间可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以连通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20。第一腔室10内设置有风机101和换热器102,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第二腔室20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特别地,室内机1具有多种干衣模式,具体可包括: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于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时的示意性风路图。参见图2,风机101配置成在烘干干衣模式或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第一腔室10内的换热气流经由送风口201进入第二腔室20,以及促使其流动通过设置于第二腔室20的干衣装置后经由回风口202进入第一腔室10。优选地,干衣装置可设置于第二腔室20的中间位置,以实现最佳干衣效果。换热器102可受控制冷或制热。进一步地,室内机1可配置成通过调节换热器102的工作状态在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也即是,本专利技术的室内机1可通过在用于形成换热气流的第一腔室10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20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制冷或制热的换热气流,以持续将第一腔室10内的换热气流送入第二腔室20并使其在流经第二腔室20内的干衣装置后流回至第一腔室10内,从而将第二腔室20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进而实现烘干第二腔室20内的潮湿衣物。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100以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也即是分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其中所述室内机具有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且所述风机配置成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换热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以及促使其流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干衣装置后经由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室内机配置成通过调节所述换热器的工作状态在机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其中所述室内机具有烘干干衣模式和冷凝干衣模式,且所述风机配置成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促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换热气流经由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以及促使其流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干衣装置后经由所述回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室内机配置成通过调节所述换热器的工作状态在机在所述烘干干衣模式和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中,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以将其内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以及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前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所述回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的后部,且位于所述风机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当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烘干干衣模式时,所述换热器受控持续制热,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至少部分空气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所述换热器并升温形成烘干气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中,当所述室内机工作于所述冷凝干衣模式时,所述换热器受控交替制热和制冷,并且在制热时加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其的至少部分空气以形成所述烘干气流,以及在制冷时冷却自所述第二腔室回流至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持续流经其的至少部分所述烘干气流以使所述至少部分烘干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中,所述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冷凝干衣模式下首先持续制热第一时间,而后受控切换为持续制冷第二时间;一个所述第一时间和与其连续的一个所述第二时间共同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超杨中锋王彦生曾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