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92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遗煤复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煤装入输送机,直至机尾;c、至机尾后,机头后滚筒边转动边下降,前滚筒同时上升,采煤机下行割三角煤,选择顶板完好的地段斜切进刀进入输送机直线段,完成入窝工序;d、移上端头输送机;e、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类似条件的遗煤复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A thick seam coal mining technolog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al mining heritage, in particular to a thick seam coal mining technolog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shearer cutting coal working face downward, to end cuts through the coal wall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raction, the front roller rotated and fell to the floor, and after the rising of drum shearer, B; upward swept coal, while the remaining coal into the front roller conveyor, down left until the tail to tail; C, after the head drum while rotating the drum down, before the rise at the same time, shearer cutting downward triangle coal, choose the roof intact knife into the conveyor into lots of oblique line segments, complete the process into the nest; D, head of E, moving conveyor; repeat cycle; the process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high efficiency, wide applicability, similar conditions can be provided by coal mining The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of the wa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遗煤复采
,具体涉及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
技术介绍
煤炭资源以井工开采为主。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井工开采对煤炭资源的采收率很低,平均资源回收率不到30%,与国际先进国家50%的煤炭资源回收率相比有巨大差距。造成煤炭资源回采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过去的“有水快流”政策导致的开采准入门槛低进而形成的私挖乱采、小煤矿利用落后采煤方法、以“采顶弃底”的形式掠夺开采厚煤层进而造成大量资源遗弃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受开采技术水平限制导致的矿井设计不规范、采区巷道布置不合理等进而形成大量残煤,导致资源遗弃,这也是造成资源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以及其它外部条件的限制,煤炭开采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资源残留,这也是影响中国煤炭资源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由于煤炭资源多年来被过度开采,现在我国赋存条件好、质量优的煤炭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为保证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充分回收和利用过去被落后开采方式所遗弃的资源已经摆在各大煤矿企业面前,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矿井主要以厚煤层开采技术为主,这些厚煤层由于历史上受小煤窑落后采煤工艺开采的影响,普遍存在大量的老空区,这些老空区不仅影响正常的采区布置和采掘衔接,而且顶板破碎造成的安全隐患、积水积气等隐蔽致灾因素情况不明,如果不制定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就盲目生产,很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加大厚煤层旧式开采破坏区遗煤复采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厚煤层遗煤复采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针对厚煤层上分层经老窑“挖顶弃底”方式开采后残煤的复采问题,提供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煤装入输送机,直至机尾;d、至机尾后,机头后滚筒边转动边下降,前滚筒同时上升,采煤机下行割三角煤,选择顶板完好的地段斜切进刀进入输送机直线段,完成入窝工序;d、移上端头输送机,即回风巷端头的输送机;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循环,直至完成整个工作面煤层的复采;顶煤采用一刀一放的方式下放,放顶煤步距0.6m,放顶煤高度平均为3.4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类似条件的遗煤复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和经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煤装入输送机,直至机尾;c、至机尾后,机头后滚筒边转动边下降,前滚筒同时上升,采煤机下行割三角煤,选择顶板完好的地段斜切进刀进入输送机直线段,完成入窝工序;d、移上端头输送机(移上端头输送机指的是移动回风巷端头的输送机);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循环,直至完成整个工作面煤层的复采;上行割煤是从运煤巷往回风巷割煤,反过来是下行割煤。具体工艺要求为:1、割煤:采煤机前滚筒直径为1.6m,后滚筒直径为1.6m,截深0.6m,采高2.2m;采煤机单向割煤,螺旋滚筒自行装煤,正常割煤牵引速度为0-7.5m/min,端头割煤时牵引速度控制在1m/min以下。2、移架:移架随割煤工作的进行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5m,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当采煤机割过煤后,以本架操作方式顺序逐架进行,在顶板破碎,悬顶面积大时,可在采煤机割完顶刀后,将支架伸缩梁伸出,及时维护煤帮顶板,保证其完整性,必要时可铺设顶网。移架到位后伸缩梁至煤壁端面距为200mm,支架移过后初撑力必须达到要求,支架要接顶严实。移架步距0.6m,移架要求带压擦顶移架。3、推前刮板运输机:在割煤、拉架后,滞后采煤机前滚筒10~15m,从下往上的顺序移刮板运输机,移刮板运输机应在刮板运输机运行中使用液压支架的推溜千斤顶进行。机头的前移要利用运输顺槽回柱绞车配合两过渡支架推移千斤顶和前后刮板运输机连接千斤顶进行,机头机尾前移时必须停开输送机。刮板运输机机身前移时,要逐步操作相邻2—3个千斤顶,每次前移20㎝左右,分三次进行,共前移60㎝,以防输送机错槽事故。刮板运输机前移时,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15m。前移后,运输机必须达到平、稳、直。4、放煤:(1)顶煤采用一刀一放的方式下放,放顶煤步距0.6m,放顶煤高度平均为3.4m。(2)顶煤采用双轮间隔顺序放煤,可按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放煤时上下端头各2架严禁放顶煤;第一轮先放顶煤的1/4,以松动顶部煤体,第2轮放煤全部放完直至见矸石含量超过1/10时停止放煤;如遇顶部为采空区无煤时,不得放顶开采。5、拉后刮板运输机:将后刮板运输机前方及架间浮煤清理干净后用架间拉溜千斤顶进行拉后刮板运输机工作,拉后刮板运输机按从机头向机尾的顺序进行,且必须在刮板运输机运行中拉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煤装入输送机,直至机尾;c、至机尾后,机头后滚筒边转动边下降,前滚筒同时上升,采煤机下行割三角煤,选择顶板完好的地段斜切进刀进入输送机直线段,完成入窝工序;d、移上端头输送机,即回风巷端头的输送机,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循环,直至完成整个工作面煤层的复采;顶煤采用一刀一放的方式下放,放顶煤步距0.6 m,放顶煤高度平均为3.4 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煤层遗煤复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割透煤壁后停止牵引,前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后滚筒;b、采煤机上行扫煤,前滚筒同时把下行时留下的余煤装入输送机,直至机尾;c、至机尾后,机头后滚筒边转动边下降,前滚筒同时上升,采煤机下行割三角煤,选择顶板完好的地段斜切进刀进入输送机直线段,完成入窝工序;d、移上端头输送机,即回风巷端头的输送机,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循环,直至完成整个工作面煤层的复采;顶煤采用一刀一放的方式下放,放顶煤步距0.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忠翟英达周建峰张百胜张郑伟焦雪峰贾永生刘锦荣曹东升张小荣焦义李先章付茂全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