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变换反应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硫变换催化剂变换反应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变换反应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扩能改造以及成品油加氢要求的提高,炼厂对氢气的需求量增大,一些与之配套的煤制氢装置的运行负荷不断提高,导致变换单元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装填量也必须随之增加,才能满足高负荷工艺气的变换要求。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从热力学角度而言,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变换反应的深度,可以降低反应产物中CO的平衡浓度;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提高反应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度,利于变换反应的快速进行,但当长时间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时,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结构、活性以及使用寿命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来讲,将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能够更好的发挥催化剂性能。含预变换装置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CO变换工艺一般为“预变+一变+二变+三变”模式,现有的工业装置在各变换炉之间大多配有温度调节装置。其中,工艺气在进入预变炉之前,首先经过一个预变炉的前置换热器,与一变炉出口的高温变换气换热以提高工艺气温度,工艺气预热后再进入预变炉。然而,随着生产负荷的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变换反应工艺,其使用的装置包括预变炉(3)、一变炉(4)、换热器(7)及第一副线(1),第一副线(1)是换热器(7)主管路的支线,第一副线(1)连接在换热器(7)两侧的主管路上,其特征在于:换热器(7)两侧的主管路上还设置与第一副线(1)并联的第二副线(2);所述变换反应工艺包含2‑3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1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结束后,更换预变催化剂开始下一个周期,2‑3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结束后,更换一变催化剂;1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包括以下步骤:A、预变催化剂运行初期:开启第一副线(1)和第二副线(2),提高未经换热器(7)换热的工艺气比例,控制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变换反应工艺,其使用的装置包括预变炉(3)、一变炉(4)、换热器(7)及第一副线(1),第一副线(1)是换热器(7)主管路的支线,第一副线(1)连接在换热器(7)两侧的主管路上,其特征在于:换热器(7)两侧的主管路上还设置与第一副线(1)并联的第二副线(2);所述变换反应工艺包含2-3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1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结束后,更换预变催化剂开始下一个周期,2-3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结束后,更换一变催化剂;1个预变催化剂运行周期包括以下步骤:A、预变催化剂运行初期:开启第一副线(1)和第二副线(2),提高未经换热器(7)换热的工艺气比例,控制预变炉(3)入口工艺气温度保持在露点温度以上15-25℃区间;B、预变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鲁,余汉涛,田兆明,白志敏,齐焕东,王昊,姜建波,薛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