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50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枪、电线、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通过电线与充电桩主体连接,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为空腔状,且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第一椎体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椎体两端为C端和D端,A端开口尺寸等于C端开口尺寸,B端开口尺寸等于D端开口尺寸,A端开口尺寸大于B端开口尺寸,B端与D端连接,充电桩主体上设有充电枪插入孔,A端与充电枪插入孔端连接,充电枪从C端插入,实现了充电桩设计合理,防水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A kind of waterproof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水,因为出现防水问题容易导致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尤其在下雨时,需要进行防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存在的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设计合理,防水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水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枪、电线、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通过电线与充电桩主体连接,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为空腔状,且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第一椎体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椎体两端为C端和D端,A端开口尺寸等于C端开口尺寸,B端开口尺寸等于D端开口尺寸,A端开口尺寸大于B端开口尺寸,B端与D端连接,充电桩主体上设有充电枪插入孔,A端与充电枪插入孔端连接,充电枪从C端插入。其中,本技术的原理为:当充电桩没有进行充电时,充电枪是需要插入充电枪插入孔内,但是在下雨时,雨水滴落在充电桩外壳上,雨水会顺着外壳下流,然后从充电枪插入孔中流入充电桩内,导致充电桩防水失效,而本申请对原充电枪插入孔进行了改进,在充电桩外壳上增加了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且两个椎体较小的端相连,较大的端形成开口,雨水滴落时,会在较小的端出滴落,而不会流到较大的端,即会在B端与D端形成水滴,A端与C端处的水会流到B端与D端,避免了水从充电枪插入孔流入充电桩内,对充电桩进行了保护。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插入孔水平中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上设有防水保护结构,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圆筒、导轨、滑球,所述充电枪外表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壁设有滑槽,滑球同时嵌入导轨和滑槽内,所述圆筒两端为开口状,所述圆筒套设在充电枪外表面。为了保障用户在下雨时也能够充电,本申请设计了防水保护结构,对充电枪拔出充电枪插入孔后进行防水保护,具体为:当充电枪拔出充电枪插入孔后,利用圆筒与充电枪的滑动连接,可以将圆筒推出,将充电枪的充电端口进行防水保护,防止雨水滴落在上面,当完成后,将圆筒退回即可。进一步的,所述圆筒上设有螺孔,丝杆一端穿过螺孔与固定片连接,丝杆另一端与旋转手柄连接。当需要固定圆筒的位置时,转动旋转手柄,带动丝杆前进,进而利用固定片对充电枪进行挤压固定,对圆筒进行固定。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采用不锈钢制成。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的端口均设有防水密封圈。设置防水密封圈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内壁均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利用干燥剂可以吸收水分,进行防潮保护。进一步的,所述圆筒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圆筒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圆筒的强度,涂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存在的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设计合理,防水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是本申请中防水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防水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存在的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设计合理,防水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水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枪2、电线3、第一椎体4、第二椎体5,充电枪通过电线与充电桩主体连接,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为空腔状,且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第一椎体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椎体两端为C端和D端,A端开口尺寸等于C端开口尺寸,B端开口尺寸等于D端开口尺寸,A端开口尺寸大于B端开口尺寸,B端与D端连接,充电桩主体上设有充电枪插入孔,A端与充电枪插入孔端连接,充电枪从C端插入。其中,本技术的原理为:当充电桩没有进行充电时,充电枪是需要插入充电枪插入孔内,但是在下雨时,雨水滴落在充电桩外壳上,雨水会顺着外壳下流,然后从充电枪插入孔中流入充电桩内,导致充电桩防水失效,而本申请对原充电枪插入孔进行了改进,在充电桩外壳上增加了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且两个椎体较小的端相连,较大的端形成开口,雨水滴落时,会在较小的端出滴落,而不会流到较大的端,即会在B端与D端形成水滴,A端与C端处的水会流到B端与D端,避免了水从充电枪插入孔流入充电桩内,对充电桩进行了保护。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插入孔水平中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上设有防水保护结构,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圆筒6、导轨7、滑球8,所述充电枪外表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壁设有滑槽,滑球同时嵌入导轨和滑槽内,所述圆筒两端为开口状,所述圆筒套设在充电枪外表面。为了保障用户在下雨时也能够充电,本申请设计了防水保护结构,对充电枪拔出充电枪插入孔后进行防水保护,具体为:当充电枪拔出充电枪插入孔后,利用圆筒与充电枪的滑动连接,可以将圆筒推出,将充电枪的充电端口进行防水保护,防止雨水滴落在上面,当完成后,将圆筒退回即可。进一步的,所述圆筒上设有螺孔,丝杆9一端穿过螺孔与固定片10连接,丝杆另一端与旋转手柄11连接。当需要固定圆筒的位置时,转动旋转手柄,带动丝杆前进,进而利用固定片对充电枪进行挤压固定,对圆筒进行固定。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采用不锈钢制成。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的端口均设有防水密封圈。设置防水密封圈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进一步的,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内壁均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利用干燥剂可以吸收水分,进行防潮保护。进一步的,所述圆筒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圆筒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圆筒的强度,涂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存在的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设计合理,防水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水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枪、电线、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通过电线与充电桩主体连接,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为空腔状,且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第一椎体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椎体两端为C端和D端,A端开口尺寸等于C端开口尺寸,B端开口尺寸等于D端开口尺寸,A端开口尺寸大于B端开口尺寸,B端与D端连接,充电桩主体上设有充电枪插入孔,A端与充电枪插入孔端连接,充电枪从C端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枪、电线、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通过电线与充电桩主体连接,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均为空腔状,且第一椎体、第二椎体两端均为开口状,第一椎体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椎体两端为C端和D端,A端开口尺寸等于C端开口尺寸,B端开口尺寸等于D端开口尺寸,A端开口尺寸大于B端开口尺寸,B端与D端连接,充电桩主体上设有充电枪插入孔,A端与充电枪插入孔端连接,充电枪从C端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第一椎体、第二椎体、充电枪插入孔水平中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上设有防水保护结构,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圆筒、导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耀伟陈爽晏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