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50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座,其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包括壳体、固定件、充电插头和两弹性件,固定件跟壳体固定连接,两弹性件设置在固定件上或者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两弹性件分别位于充电插头的两侧,两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设备设置充电接口的端面长度,弹性件伸出固定件的长度要大于或者等于充电插头伸出固定件且外露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座消除了由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壳的厚度不同和不同电子设备充电接口处的厚度设计不同对电子设备与充电座保持电连接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具有电子设备与充电座电连接稳定性高、通用性强的优点。

Recharge st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charging seat. The charging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is used to charge the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fixed, plug and elastic parts, fasteners with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lastic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piece or part through fixed on the shell fixing piece, elastic parts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lug. The face length between the elastic parts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interface, elastic member extending from the fixing piece length should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charging plug extends out of the fixing pieces are exposed from the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interface length.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7684\u5145\u7535\u5ea7\u6d88\u9664\u4e86\u7531\u4e8e\u7535\u5b50\u8bbe\u5907\u7684\u4fdd\u62a4\u58f3\u7684\u539a\u5ea6\u4e0d\u540c\u548c\u4e0d\u540c\u7535\u5b50\u8bbe\u5907\u5145\u7535\u63a5\u53e3\u5904\u7684\u539a\u5ea6\u8bbe\u8ba1\u4e0d\u540c\u5bf9\u7535\u5b50\u8bbe\u5907\u4e0e\u5145\u7535\u5ea7\u4fdd\u6301\u7535\u8fde\u63a5\u7a33\u5b9a\u6027\u6240\u9020\u6210\u7684\u5f71\u54cd\uff0c\u5177\u6709\u7535\u5b50\u8bbe\u5907\u4e0e\u5145\u7535\u5ea7\u7535\u8fde\u63a5\u7a33\u5b9a\u6027\u9ad8\u3001\u901a\u7528\u6027\u5f3a\u7684\u4f18\u70b9\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座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的高频率使用,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的特别快,因此人们需要经常使用充电适配器来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充电器在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时无法将电子设备稳固放置在充电器上,从而市场上出现了充电座。但是,由于现有的电子设备通常都会带有保护壳,保护壳的厚度不同,或者不同的电子设备充电接口处的厚度设计不同,从而导致现有的充电座在与电子设备连接时连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充电座与电子设备连接时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座,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固定件、充电插头和两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跟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插头一端用于连接电源,一端穿设在固定件上并露出固定件预定长度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两弹性件设置在固定件上或者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两弹性件分别位于充电插头的露出固定件一端的两侧,所述两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设备设置充电接口的端面长度,所述弹性件伸出固定件的长度要大于或者等于充电插头伸出固定件且外露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长度,当充电插头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所述固定件用于让电子设备抵靠,所述弹性件用于顶在充电接口所在电子设备的端面或者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端面上,所述弹性件在电子设备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优选地,当两弹性件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时,所述壳体包括中壳,所述中壳与固定件紧固连接,所述中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弹性件一端收纳在第二限位孔中,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件。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盖体和一弹簧,所述盖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盖体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限位孔的底壁上。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中壳和底壳,所述中壳和底壳均为外部轮廓具有弧度的壳体,所述中壳与固定件紧固连接,所述底壳与中壳可拆卸地连接且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固定在底壳或者中壳上并收容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充电插头包括插入部、中间部和连接部,所述中间部一端与插入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插入部即为充电插头可插入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一端,所述连接部即为连接电源的另一端,所述中壳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形状、尺寸与中间部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插入部穿过固定件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连接部穿过第一开口与电路板连接,所述中间部被固定件限位在第一容纳槽中。优选地,所述中间部与第一容纳槽槽壁两者相互接触的表面均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在底壳或者中壳上且收容在第一容纳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底壳远离中壳的表面朝内部凹陷形成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用于收纳充电线,所述第三容纳槽上开设有一位置与电路板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电路板在第二开口处与充电线连接。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防滑垫,所述底壳远离中壳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防滑垫限位在第二容纳槽中,且所述防滑垫突出于底壳远离中壳的表面或者与底壳远离中壳的表面相平齐。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在电子设备的挤压下可发生弹性形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充电座,其在充电插头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个弹性件,增加了电子设备与充电座连接的支撑点,不仅使电子设备与充电座连接更稳固,防止电子设备出现晃动,而且弹性件在电子设备的挤压下可发生弹性变形,消除了由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壳的厚度不同和不同电子设备充电接口处的厚度设计不同对电子设备与充电座连接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确保了电子设备与充电座保持电连接的稳定性。另外的,本技术的充电座,其充电插头可以进行转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电子设备插入的角度不对而导致充电插头折断,同时也防止电子设备被刮伤。另外的,本技术的充电座,其在底壳上设置有第三通纳槽来收纳充电线,可以更好地收纳充电线,避免了充电线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另外的,本技术的充电座,其在底壳上设置有配重块,增加了充电座的重量,防止电子设备抵靠在固定件时由于充电座重量太轻而导致倾倒,确保了电子设备与充电座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的充电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电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固定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充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中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的中壳从图5a中A-A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的充电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的充电座从图6a中B-B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的盖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b是本技术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面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电路板、配重块与底壳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10a是本技术的底壳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b是本技术的底壳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考图1a、图1b和图2,本技术的充电座10一端用于与市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图未示)的充电接口中以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包括固定件11、充电插头12、面壳13、中壳14、电路板15、配重块16、底壳18以及防滑垫19。所述面壳13设置在固定件11和中壳14之间,所述固定件11、面壳13和中壳14三者紧固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或者焊接,所述面壳13的整体外形和尺寸与中壳14基本一致,所述面壳13为金属材料,其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可以在面壳13的外表面上设计各种图案以让充电座10的外观更美观。所述面壳13、中壳14和底壳18均为外部轮廓具有弧度的壳体,所述中壳14与底壳18可拆卸地连接,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或者卡接,且两者包围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15和配重块16均收纳在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充电插头12部分收纳在该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充电插头12收纳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的一端与电路板15连接,其伸出第一容纳空间外的一端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路板15一端用于与市电连接,所述防滑垫19与底壳18远离中壳14的端面连接。所述充电插头12可以是Lighting插头、MicroUSB插头或者Type-C插头。作为一种变形,面壳13和防滑垫19可以省略。在本技术中,中壳14单独构成壳体,或者中壳14和底壳18共同构成壳体,或者中壳14、底壳18和面壳13三者共同构成壳体。请一并参考图3a和图3b,所述固定件11整体外形为近似“C”字形,所述固定件11包括底部117和两翼部119,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电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座,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固定件、充电插头和两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跟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插头一端用于连接电源,一端穿设在固定件上并露出固定件预定长度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两弹性件设置在固定件上或者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两弹性件分别位于充电插头的露出固定件一端的两侧,所述两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设备设置充电接口的端面长度,所述弹性件伸出固定件的长度要大于或者等于充电插头伸出固定件且外露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长度,当充电插头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所述固定件用于让电子设备抵靠,所述弹性件用于顶在充电接口所在电子设备的端面或者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端面上,所述弹性件在电子设备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座,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固定件、充电插头和两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跟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插头一端用于连接电源,一端穿设在固定件上并露出固定件预定长度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两弹性件设置在固定件上或者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两弹性件分别位于充电插头的露出固定件一端的两侧,所述两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子设备设置充电接口的端面长度,所述弹性件伸出固定件的长度要大于或者等于充电插头伸出固定件且外露于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长度,当充电插头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为电子设备充电时,所述固定件用于让电子设备抵靠,所述弹性件用于顶在充电接口所在电子设备的端面或者电子设备保护壳的端面上,所述弹性件在电子设备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当两弹性件部分穿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上时,所述壳体包括中壳,所述中壳与固定件紧固连接,所述中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弹性件一端收纳在第二限位孔中,相对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一盖体和一弹簧,所述盖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盖体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限位孔的底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中壳和底壳,所述中壳和底壳均为外部轮廓具有弧度的壳体,所述中壳与固定件紧固连接,所述底壳与中壳可拆卸地连接且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固定在底壳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