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3290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包括里层(1),里层内外两侧都设有吸汗层(2),吸汗层内侧设有基础层(3);吸汗层(2)采用超微细丙纶熔喷纤维织成;基础层(3)采用竹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其内混纺有导电丝,衬里织物层底面由内向外设置有疏水层和吸水层,顶面由内向外设置有阻燃层和纳米负离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汗水快速吸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布料间静电。

Elimination of electrostatic high efficiency sweating fabric between cloth an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吸汗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技术介绍
面料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纺织基材,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功能有:耐高温面料、耐腐蚀面料、遮光面料、防紫外线面料等等,根据其性能特性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场所。常规面料织成的服装,吸汗功能一般,如果服装面料采用整体吸汗功能强的棉纤维织成,则服装容易变形,不易打理,而且容易变黄,污迹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吸汗面料,能够增强面料的局部吸汗性能,同时不影响面料整体的立体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包括里层,所述里层的内外两侧都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内侧设有基础层;各层通过水性聚氨酯胶粘接固定;所述里层采用大豆纤维织成;所述吸汗层采用超微细丙纶熔喷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采用竹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其内混纺有导电丝,衬里织物层底面由内向外设置有疏水层和吸水层,顶面由内向外设置有阻燃层和纳米负离子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面料结构简单,双层的吸汗材料可以将汗水快速吸收,保持身体干爽。而且可以将面料裁剪后与普通服装缝合,将该面料置于腋下等出含量大的部位,提高服装的特定部位吸汗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衬里织物层上设置有疏水层、吸水层、阻燃层和纳米负离子层,使服装织物具有了吸湿、阻燃和消除有害气体的效果,同时衬里织物层上混纺有导电丝,导电丝具有消除布料间静电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吸汗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里层1吸汗层2基础层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包括里层,所述里层的内外两侧都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内侧设有基础层;各层通过水性聚氨酯胶粘接固定;所述里层采用大豆纤维织成;所述吸汗层采用超微细丙纶熔喷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采用竹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其内混纺有导电丝,衬里织物层底面由内向外设置有疏水层和吸水层,顶面由内向外设置有阻燃层和纳米负离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1),所述里层(1)的内外两侧都设有吸汗层(2),所述吸汗层(2)的内侧设有基础层(3);各层通过水性聚氨酯胶粘接固定;所述里层(1)采用大豆纤维织成;所述吸汗层(2)采用超微细丙纶熔喷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3)采用竹纤维织成;所述基础层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其内混纺有导电丝,衬里织物层底面由内向外设置有疏水层和吸水层,顶面由内向外设置有阻燃层和纳米负离子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布料间静电高效吸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1),所述里层(1)的内外两侧都设有吸汗层(2),所述吸汗层(2)的内侧设有基础层(3);各层通过水性聚氨酯胶粘接固定;所述里层(1)采用大豆纤维织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华东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