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89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管体和分隔板体,所述分隔板体容置在所述管体内腔中,所述分隔板体为3块,各所述分隔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管体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该分隔板体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管体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由于监测通道数量的减少,其监测通道通径变大了,能够满足多尺寸的监测仪器、探头等下井和升井需要。监测井管为单根连续式,中间无接头,下入井下后,不用担心接头渗漏风险。管体和分隔板体采用的材质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使用寿命长,最长可达50年,环保不污染地下水,不污染被监测目的层地下水。

A kind of underground water monitoring wel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oundwater monitoring wells tube, comprising a tube body and the partition, the partition plate containing body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ube, the partition plate is 3 blocks, each of the front side partition plate bod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ube body inner wall interval sealing connection, the partition plate body after each other side sealing connection, which makes the cavity of the pipe body is divided into 3 independent monitoring channel.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onitoring channels, the path of monitoring channels becomes larger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multi - size monitoring instruments, probes and other well and well - well. The monitoring well tube is a single continuous type, and there is no joint in the middle. After downhole, there is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risk of leakage of the joint. The material of pipe body and partition plate is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which has a long life and can last up to 50 yea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es not pollute groundwater, and does not pollute the groundwater of monitored targe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
技术介绍
2014年以来,全国每年新建地下水监测井约5000口。随着政府、行业协会等对地下水监测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单井单层的监测井建井模式逐步会被一口多层监测井取代。目前,国内研发了连续七通道监测井井管,外径分别为70mm和105mm,均设计有7个监测通道。其中,70mm口径的连续多通道监测管最大监测通道通径20mm,105mm口径的连续多通道监测管最大监测通道通径30mm。建井深度150m,实现了在一口监测井内对最多7个目的含水层位的独立监测。近年来,受国土部地调局委托,水环中心承担了全国地下水监测井建造技术和地下水监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随着多通道监测井的建设,我们总结出了一定经验:一是7通道监测井监测层位过多,需求不大,二是7通道监测井通道通径较小(不超过30mm),一些监测设备无法安装,即使监测设备安装到位后,也容易卡在井下,无法顺利升井。容易造成事故。造成事故后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实用,通道通径加大及成本降低的地下水监测井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一管体和分隔板体,所述分隔板体容置在所述管体内腔中,所述分隔板体为3块,各所述分隔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管体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该分隔板体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管体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所述管体的内腔被各所述分隔板均匀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所述管体为一根管体,其最大长度为150m。所述管体外径为105mm,壁厚为3mm。所述分隔板体的厚度为2mm。所述管体和所述分隔板体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所述管体与各所述分隔板体一体成型。在所述管体底部的各监测通道内均装有通道封塞,在3个监测通道对应的管体外壁上分别设有监测窗口,3个该监测窗口分别与井内3个目的层水位一一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更为实用、经济;由于监测通道数量的减少,其监测通道通径变大了,最大监测通道通径为45mm,能够满足35mm口径以下尺寸监测仪器、探头等下井和升井需要。监测井管为单根连续式,中间无接头,下入井下后,不用担心接头渗漏风险。管体和分隔板体采用的材质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使用寿命长,最长可达50年,环保不污染地下水,不污染被监测目的层地下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径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一管体1和分隔板体2,分隔板体容置2在管体1的内腔,分隔板体2为3块,各分隔板体2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管体1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分隔板体2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管体1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4。管体的内腔被各分隔板体2均匀分隔成3个监测通道4,即各相邻分隔板体2之间的夹角相等。目前一口监测井内对3个以下目的层水位进行监测是主流,超过3个目的层水位的比较少。由于监测通道数量的减少,其监测通道通径变大了,最大监测通道通径约为45mm,能够满足35mm口径以下尺寸的监测仪器、探头等下井和升井需要。能够满足多数监测仪器、探头的安装需要,也为事故处理留出了空间。管体1为一根管体,其长度根据监测井深度定做,该管体由专用设备连续挤压成型,目前一根管体的最大长度为150m,管体中间没有接头,下入监测井下后,不用担心有接头渗漏风险。优选,管体1外径为105mm,壁厚为3mm。分隔板体的厚度为2mm。管体和分隔板体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质。其使用寿命长,最长可达50年,其材料环保,不污染地下水,不污染被监测目的层地下水。管体与各分隔板体一体成型。在所述管体底部的各监测通道内均装有通道封塞(图中未标出),各通道封塞密封地堵住与其匹配的监测通道;在3个监测通道对应的管体外壁上分别设有监测窗口(图中未标出),3个监测窗口分别与各井内3个目的层水位一一对应,以使得目的层的水进入监测通道。本技术同时监测3个目的层水位,改变了传统监测井只能监测单层地下水的模式。极大节约了监测井建井成本,同时节约了监测井占地。同时比监测7个目的层水位的监测井管较为实用,7个监测通道的监测井管其监测层位过多,需求不大,目前一口监测井内对3个以下目的层水位进行监测是主流,超过3个目的层水位的比较少。具有7个监测通道,其通道通径较小(不超过30mm),一些监测设备无法安装,即使监测设备安装到位后,也容易卡在井下,无法顺利升井,容易造成事故,造成事故后处理困难。目前,本技术在国内外均没有报道。在现场使用时,在监测钻孔中下入该监测井管之前,为确保分层效果,一是在监测井管的监测通道外壁对应含水层监测层位的部位,用专用工具在管体壁上开监测窗口,目的是使得监测井管的监测通道与被监测层水位相对应、不错位;二是在监测井管的监测通道的底端均安装有通道封塞;监测井管下入井内后,利用粘土等止水物质,分层填入止水层位,进行分层止水,目的是切断监测层位之间的联系通道,防止3个目的层位的地下水相互串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管体和分隔板体,所述分隔板体容置在所述管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体为3块,各所述分隔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管体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该分隔板体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管体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它包括管体和分隔板体,所述分隔板体容置在所述管体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体为3块,各所述分隔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管体轴向内壁间隔密封连接,各该分隔板体的后侧面互相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管体内腔被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监测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腔被各所述分隔板均匀分隔成3个独立的监测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一根管体,其最大长度为150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杰叶成明解伟何计彬冯建月王营超潘德元关晓琳王明明李炳平冉德发张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