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257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搬运的图书竖直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即图书粘贴有分类号标识的背脊朝上,然后利用移动推杆,使得第二夹持板将图书的两侧夹紧,旋转限位块,使得限位块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贴合在一起,实现对推杆的固定,同样在将图书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时,图书粘贴有分类号的背脊朝上,由于第二弹性元件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板能够将图书竖着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这样图书管理人员在将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的图书放回至书架上时,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看到图书背脊上的分类号,以便于快速将该图书按照分类号放回至对于的书架上。

The way to quickly put books back to bookshelv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st realization method of books back to the bookshelf,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book will be transported vertically in the first support table, books classification mark paste back up, then moves the push rod makes the second clamping plate on both sides of clamping books, rotation stopper so, a limiting block and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and second vertical plates attached together, the push rod is fixed, the same will be placed in the second book in the support table, book pasted the classification number back up, because the second elastic element,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can be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book second support table. This will be the first to support the library management personnel in Taiwan and second support table book back to the shelf, managers can quickly see the classification of books on his back, so fast the books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number back to the sh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馆领域,具体涉及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的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保存手写和印刷的文献,还保存其他载体形式的资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遍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图书馆需要搬运图书的地方很多,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类型的运书车,目前图书馆内使用的运书车功能较为单一,运书车的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运书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运书车较大时会占用图书馆的地方,而运书车较小时,每次搬运的图书数量有限,无疑增加了来回搬运的次数,不能够满足正常的需求,而且现有的运输车不便于将运输车上的书放置在较高的书架上;同时图书一般都是直接堆放在书车上,工作人员不能够便捷地按图书背脊上的分类号将图书归还至书架上,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能够将图书竖向放置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使得图书的背脊朝上,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安装分类号将图书放回至书架上。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搬运的图书竖直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即图书粘贴有分类号标识的背脊朝上,然后利用移动推杆,使得第二夹持板将图书的两侧夹紧,旋转限位块,使得限位块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贴合在一起,实现对推杆的固定,同样在将图书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时,图书粘贴有分类号的背脊朝上,由于第二弹性元件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板能够将图书竖着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这样图书管理人员在将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的图书放回至书架上时,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看到图书背脊上的分类号,以便于快速将该图书按照分类号放回至对于的书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侧壁上均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均水平穿插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并且推杆能够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的末端上均设有第二夹持板,并且第二夹持板均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内侧,所述推杆上还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通过螺纹套在推杆上,并且限位块也分别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内侧,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还均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均设有凸台,并且凸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一端与凸台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夹持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侧壁上均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台和两个第二支撑台的移动槽内,并且连接杆位于移动槽内的末端上设有固紧杆,所述固紧杆上均设有固定板和固紧环,固定板和固紧环均套在固紧杆上,固定板和固紧环均位于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外侧,并且固紧环通过螺纹与固紧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移动块,移动块能够沿着第二立板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移动块与第二支撑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的顶部还设有立块,立块的侧壁上设有横杆,横杆穿插在立块上,并且横杆能够在立块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横杆上还设有连接块,连接块朝向立块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与第二支撑台之间还设有竖板,竖板与第二支撑台连接,所述竖板上设有凹槽和若干盲孔,横杆穿插在凹槽内,并且横杆能够在凹槽内移动,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在盲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还设有第一弹性元件,弹性元套在横杆上,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立块与竖板之间,并且第一弹性元件与立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的移动槽均为两个,两个连接杆之间还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底部还设有滚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在将图书放置在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上时,利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能够将图书竖直固定,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倾斜,同时由于图书的背脊朝上,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背脊粘贴的分类号快速将图书归还至对于的书架上,提高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当需要调节运输车的宽度时,拧松固紧杆上的固紧环,使得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连接杆来调节,满足不同宽度的使用需求,同时避免运输车占用空间;3、本专利技术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在将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的图书放回在高层书架上时,通过调节杆能够调节两个第二支撑台的高度,减少第二支撑台与高层书架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快速将图书放置在书架上,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支撑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杆和连接块的俯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一立板,2-移动槽,3-第一支撑台,4-连接杆,5-滚轮,6-第二立板,7-立块,8-竖板,9-第二支撑台,10-移动块,11-把手,12-固定板,13-加强筋,14-固紧环,15-固紧杆,16-盲孔,17-凹槽,18-第一弹性元件,19-横杆,20-定位杆,21-连接块,22-凸台,23-第二弹性元件,24-第一夹持板,25-图书,26-推杆,27-第二夹持板,2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搬运的图书竖直放置在第一支撑台3上,即图书粘贴有分类号标识的背脊朝上,然后利用移动推杆26,使得第二夹持板27将图书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

【技术保护点】
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搬运的图书竖直放置在第一支撑台(3)上,即图书粘贴有分类号标识的背脊朝上,然后利用移动推杆(26),使得第二夹持板(27)将图书(25)的两侧夹紧,旋转限位块(28),使得限位块(28)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贴合在一起,实现对推杆(26)的固定,同样在将图书(25)放置在第二支撑台(9)上时,图书粘贴有分类号的背脊朝上,由于第二弹性元件(23)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板(24)能够将图书竖着固定在第二支撑台(9)上。这样图书管理人员在将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9)上的图书(25)放回至书架上时,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看到图书(25)背脊上的分类号,以便于快速将该图书按照分类号放回至对于的书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搬运的图书竖直放置在第一支撑台(3)上,即图书粘贴有分类号标识的背脊朝上,然后利用移动推杆(26),使得第二夹持板(27)将图书(25)的两侧夹紧,旋转限位块(28),使得限位块(28)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贴合在一起,实现对推杆(26)的固定,同样在将图书(25)放置在第二支撑台(9)上时,图书粘贴有分类号的背脊朝上,由于第二弹性元件(23)的存在,使得第一夹持板(24)能够将图书竖着固定在第二支撑台(9)上。这样图书管理人员在将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9)上的图书(25)放回至书架上时,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看到图书(25)背脊上的分类号,以便于快速将该图书按照分类号放回至对于的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3)的顶部连接着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的侧壁上均连接着推杆(26),所述推杆(26)均水平穿插在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上,并且推杆(26)能够在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推杆(26)的末端上均连接着第二夹持板(27),并且第二夹持板(27)均位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的内侧,所述推杆(26)上还均与限位块(28)连接,限位块(28)通过螺纹套在推杆(26)上,并且限位块(28)也分别位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的内侧,所述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6)上还均与第二支撑台(9)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台(9)的顶部均设有凸台(22),并且凸台(22)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弹性元件(23),第二弹性元件(23)一端与凸台(22)连接,另一端上与第一夹持板(2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将图书放回至书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9)的侧壁上均设有移动槽(2),移动槽(2)内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台(3)和两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蓥市双河小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