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激素在小麦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35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所述性激素优选孕酮,应用时,是在孕穗期作物受到低温冷害后24小时内向叶面喷施浓度为0.05μmol/L孕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作物孕穗期受低温灾害后喷施孕酮,能有效增加小麦孕穗期的抗寒性,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Application of a sex hormone in the cold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reduction of wheat during the booting st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x hormone application in cold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t booting stage of crops. When the sex hormone is used to optimize progesterone, it is applied at the booting stage when the crops are exposed to chilling injury for 24 hours, the spraying concentration is 0.05 mu mol/L progesterone. The application of progesterone in the booting stage of crops at low temperatur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old resistance of wheat at booting stage, and alleviate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at booting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性激素在小麦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物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性激素在小麦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春季低温已成为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在过去的几十年,低温已经造成澳大利亚、美国、欧洲和中国小麦的大幅减产。在中国长江流域,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等麦区是春季低温的多发区,对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江流域麦区春季低温多发生于3月底至4月上旬,此时小麦正处于孕穗期,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前后,若遇5℃以下气温,就会造成低温冷害,减产幅度可达30%~50%。因此,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后的修复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小麦受到低温冷害后,可对其外部施用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如脱落酸和水杨酸)如,有助于诱导小麦发生这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能有效的减轻小麦受冷害程度,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对小麦稳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如今低温天气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提高小麦抗寒性,研究低温冷害后小麦的修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孕酮(英语:Progesterone;化学式:C21H30O2;分子量:314.46)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基本的调节代谢激素。近年来发现,这种化合物也存在于在某些植物中,有研究表明植物体内的孕酮可能存在调节植物生长过程的作用,但其在植物中的确切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激素在小麦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具体是选用孕酮喷施在孕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小麦叶片,通过孕酮对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小麦的修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性激素为孕酮。作为应用优选方案,孕穗期作物在受到低温冷害后24小时内向叶面喷施浓度为0.05μmol/L孕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物孕穗期抗寒修复剂,其特点在于,所述修复剂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孕酮。当然,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修复剂剂可以只包含孕酮,也可以包括植物学上可接受的其它辅助成分。作为修复剂优选方案,所述修复剂为粉剂或水剂。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作物是指小麦、水稻。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小麦在孕穗期受低温灾害后喷施孕酮有修复其功能叶片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的作用,说明喷施孕酮能有效增加小麦孕穗期的抗寒性,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孕穗期冷害后喷施蒸馏水的3天后小麦长势。图2是孕穗期冷害后喷施修复剂的3天后小麦长势。图3是孕穗期冷冻害后喷施蒸馏水和修复剂5天后小麦麦穗的发育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下面将以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实施例作为说明:1)选用两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分别为半冬性品种:烟农19,春性品种:扬麦18)为研究对象,盆栽大田装土,盆直径30cm,高30cm,每盆10株左右,大田装土,每盆装土10kg,播种前每盆施入有机肥75g、纯氮1.05g、P2O51.35g、K2O2.25g,并在小麦拔节期每盆追施纯氮1.05g,埋于试验田中,管理同大田。2)孕穗期(4月上旬),取盆栽置于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低温冷害处理,处理温度为2℃连续处理3天,每天处理时间12小时,处理后置于室外。3)在灾害处理后24小时之内向叶面喷施修复剂浓度为0.05μmol/L孕酮,与未喷施试剂的受灾小麦做对比。4)喷施孕酮6天后,分别测定喷施孕酮和未喷施孕酮的小麦功能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5)测定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6)为验证喷施孕酮对受灾小麦有修复作用,以小麦的功能叶片光合生理指标与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如图1-2所示,喷施蒸馏水的处理,小麦植株受孕穗期低温胁迫后的萎蔫及基部叶片黄化程度并未得到改善;喷施修复剂的处理,3天以后小麦植株叶片的萎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基部叶片并未出现大量的黄化现象,提高了光合面积,有利于灾后光合能力的修复。如图3所示,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修复剂处理的幼穗发育较好,排列整齐,麦芒坚挺向上,而喷施蒸馏水的处理幼穗整体发育较差。从籽粒发育情况与外形来看,喷施修复剂后籽粒较饱满,穗顶部和基部籽粒发育较好,而喷施蒸馏水的处理幼穗顶部和基部籽粒发育较差,小花退化现象严重,穗粒数减少。表1不同基因型小麦受害后喷施修复剂对功能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由表1试验数据可得,孕穗期喷施孕酮相对于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组功能叶片的Pn、Gs、Ci、Tr和SPAD值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低温胁迫后喷施孕酮使烟农19功能叶片的Pn、Gs、Ci、SPAD值相对于对照组(喷施等量蒸馏水,下同)均有较大提升;对扬麦18功能叶片中的Pn、Gs、Ci、Tr和SPAD值也有较大提升,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孕酮对小麦光合组织有一定的缓解修复作用,能够减轻低温胁迫对小麦功能叶片光合能力的伤害。表2不同基因型小麦受害后喷施修复剂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由表2试验数据可得,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孕酮均使两种基因型小麦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呈上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本次试验中,孕酮能使孕穗期低温胁迫后的烟农19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36%、31.2%、9.77%和66.48%;能使孕穗期低温胁迫后的杨麦18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36%、22.75%、15.75%和43.53%.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小麦在孕穗期受低温灾害后喷施孕酮有修复其功能叶片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的作用,说明喷施孕酮能有效增加小麦孕穗期的抗寒性,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对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揭示的内容,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不必经过创造性劳动所进行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性激素在小麦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性激素为孕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孕穗期作物在受到低温冷害后24小时内向叶面喷施浓度为0.05μmol/L孕酮。4.一种作物孕穗期抗寒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静黄正来米璐马尚宇韩笑刘亮樊永惠许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