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175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该水稻插秧机包括拖拉机和插秧机构,拖拉机后端设置有储秧盘,拖拉机后端设有转盘,插秧机构包括前端设置秧爪的插秧器,固定在滑板上的机架和扶秧板,插秧器其中部活动铰接有曲柄,曲柄通过传动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机架与插秧器之间铰接有摆臂;秧爪在下行时贴近扶秧板侧壁运动,秧爪侧面与扶秧板侧壁呈31°~35°夹角;秧爪上方设置有秧箱,秧箱末端设有分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插秧机结构简单合理,对各种规格秧苗适应性强,还能提高泥浆对栽插秧苗的粘附力,秧苗栽插后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倒苗、浮苗现象。

Rice transpla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ice plant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rice transplanter. The rice transplanter and the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ctor, the tractor rea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tray, tracto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table, including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edling claw the transplan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slide frame and the rotary seedling transplanter board,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 the crank rotary transmission through a transmission belt; hinged between the frame and the swinging arm transplanter; seedling claw close to help seedling plate lateral wall motion in the downlink, the seedling claw side and a 31 side wall supporting seedling plate to 35 DEG angle; with the seedling box is arranged above the seedling claw, the seedling box is arranged at the tail end of the separating device. The rice transplan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strong adaptability to all kinds of seedlings, and also improves the adhesion force of the mud to the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After seeding, the seedlings have good stability and are not easy to fall seedlings or float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传统的农业工作方式大部分被现代科技所取代。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其效率高,减少了农民手工插秧的工作量。但现有的插秧机对秧苗规格的适应范围窄,要求采用工厂化育秧,并需严格控制秧苗高度、秧茎粗细度、根系发育度,才能顺利上机进行栽插,而对于我国农村广泛采用的大田育苗水洗秧苗,因规格差异性大而很难适应,尤其在泥浆流动性不均匀、秧苗规格不符的情况下,秧苗对于栽插爪的跟随性不好,栽插的秧苗入泥深度会深浅不一,泥浆对秧苗的粘附力差,继而发生严重的漏插、倒苗、浮苗现象,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后续补插,从而使机插丧失其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水稻插秧机,对各种规格秧苗适应性强,还能提高泥浆对栽插秧苗的粘附力,秧苗栽插后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倒苗、浮苗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拖拉机和插秧机构,所述拖拉机后端设置有储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后端设有转盘,所述插秧机构包括前端设置秧爪的插秧器,固定在滑板上的机架和扶秧板,所述插秧器其中部活动铰接有曲柄,所述曲柄通过传动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与插秧器之间铰接有摆臂;所述秧爪在下行时贴近扶秧板侧壁运动,所述秧爪侧面与扶秧板侧壁呈31°~35°夹角;所述秧爪上方设置有秧箱,所述秧箱末端设有分秧器。所述摆臂回转半径大于曲柄转动半径。所述储秧盘至少有3层。所述秧爪与扶秧板侧面上设有带凸起花纹的摩檫片。所述秧爪呈锯齿形。所述拖拉机为后轮驱动,其驱动轮上设有防滑装置。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水稻插秧机结构简单合理,对各种规格秧苗适应性强,还能提高泥浆对栽插秧苗的粘附力,秧苗栽插后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倒苗、浮苗现象。该插秧机通过拖拉机驱动,工作效率高,适用性广;通过秧箱和分秧器为插秧器取秧,速度快;通过插秧器的秧爪贴近扶秧板侧面向下运动,对秧苗进行横叉带苗,秧苗适用规格范围宽,能广泛适用于工厂育秧、无土育秧和普通的大田水洗秧,且动作准确性高,带苗效果好,栽插深度规范一致;扶秧板与秧叉共同作用,对横置秧苗进行扶直侧插,秧叉在带苗下插过程中,对秧苗入泥部分进行侧压,秧苗入泥部分与泥浆结合紧密,泥浆对秧苗粘附力强,能大幅度提高栽插秧苗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减少倒苗或浮苗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拖拉机,2-储秧盘,3-插秧机构,31-秧箱,32-机架,33-滑板,34-分秧器,35-摆臂,36-插秧器,37-扶秧板,38-曲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稻插秧机实施例,包括拖拉机1和插秧机构3,拖拉机1后端设置有储秧盘2,拖拉机1后端设有转盘,插秧机构3包括前端设置秧爪的插秧器36,固定在滑板33上的机架32和扶秧板37,插秧器36其中部活动铰接有曲柄38,曲柄38通过传动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机架32与插秧器36之间铰接有摆臂35;秧爪在下行时贴近扶秧板37侧壁运动,秧爪侧面与扶秧板37侧壁呈31°~35°夹角;秧爪上方设置有秧箱31,秧箱31末端设有分秧器34。摆臂35回转半径大于曲柄38转动半径。储秧盘2至少有3层。秧爪与扶秧板37侧面上设有带凸起花纹的摩檫片。秧爪呈锯齿形。拖拉机1为后轮驱动,其驱动轮上设有防滑装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时将待插的秧苗放置于储秧盘2上,开动拖拉机1,将秧苗放入秧箱31内便可在分秧器34和插秧器36的带动下进行插秧工作。从秧箱31中取来的小股秧苗传送到插苗机构3动作区域,并呈根部朝内、叶部朝外的水平横置状态,插秧器36的秧爪从上向下运动,通过秧爪锯齿叉住秧苗根部之上的秧杆部分,并带动向下运动,秧杆上部被扶秧板37挡住并受到向上作用力,秧苗在秧爪的向下作用力和扶秧板37向上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秧苗逐渐由水平横置状态向根部朝下的垂直状态变化,秧苗逐渐进入扶秧板与秧爪之间的角形置秧区,秧爪对秧苗的叉着点逐渐下移至根部,秧苗根部以上部分被扶秧板37挤压紧贴秧爪侧面,继续向下运动的秧爪通过叉着点对秧苗根部的向下作用力,和秧爪侧面与秧苗紧密接触的静摩擦力,共同作用带动秧苗下行,将秧苗侧插到泥中。秧爪在带苗侧插过程中,会对秧苗入泥部分进行侧压,使秧苗入泥部分与秧爪对侧的泥浆结合紧密,泥浆对秧苗入泥部分粘附力增加,从而提高栽插秧苗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当秧苗到达栽插深度后,插秧器36的秧爪停止向下运动,并开始向上运动,由于插秧机在工作时不断向前行进,固定在滑板33上的扶秧板37随之向前移动,并与栽插入泥的秧苗逐渐远离,秧苗根部以上部分不再受到扶秧板37挤压紧贴秧爪侧面,秧爪侧面对秧苗的静摩擦力消失,秧爪从秧苗的一侧向上升起,不会带扯已栽插入泥的秧苗倾斜或倒伏,且所留下的泥浆空洞范围小,对秧苗的稳定性影响也小,秧苗在根部和另一侧泥浆的粘附力作用下,稳定在栽插位置不动,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在向下插苗过程中,既有秧爪对秧苗根部叉着点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又有秧爪侧面对秧苗根部以上部分的静摩擦力,模仿人工插苗的用力方式,秧爪对秧苗的带动力大,秧苗对秧爪的运动跟随性好,不受泥浆流动性影响,对于秧苗规格适用范围宽,尤其能很好地适应大田水洗秧苗的栽插,入泥深度规范一致,不易发生倒苗或浮苗现象。在秧爪上升出泥后,既要随插秧机向前运动,其本身又要向前回复至待插位准备下一次栽插,相对于前次栽插的秧苗存在向前的相对运动,秧爪侧面与扶秧板侧面呈31°~35°夹角的角度,可防止秧爪在向前运动时秧爪碰触或带动已栽插的秧苗,引发勾苗或扯苗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水稻插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拖拉机(1)和插秧机构(3),所述拖拉机(1)后端设置有储秧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1)后端设有转盘,所述插秧机构(3)包括前端设置秧爪的插秧器(36),固定在滑板(33)上的机架(32)和扶秧板(37),所述插秧器(36)其中部活动铰接有曲柄(38),所述曲柄(38)通过传动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机架(32)与插秧器(36)之间铰接有摆臂(35);所述秧爪在下行时贴近扶秧板(37)侧壁运动,所述秧爪侧面与扶秧板(37)侧壁呈31°~35°夹角;所述秧爪上方设置有秧箱(31),所述秧箱(31)末端设有分秧器(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拖拉机(1)和插秧机构(3),所述拖拉机(1)后端设置有储秧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1)后端设有转盘,所述插秧机构(3)包括前端设置秧爪的插秧器(36),固定在滑板(33)上的机架(32)和扶秧板(37),所述插秧器(36)其中部活动铰接有曲柄(38),所述曲柄(38)通过传动带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机架(32)与插秧器(36)之间铰接有摆臂(35);所述秧爪在下行时贴近扶秧板(37)侧壁运动,所述秧爪侧面与扶秧板(37)侧壁呈31°~35°夹角;所述秧爪上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永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