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跃龙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036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模板,包括铝蜂窝芯、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侧板,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蜂窝芯侧面设置有注塑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均嵌入于注塑层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第二碳纤维板背面均呈拱形设置,所述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均呈弧形凸起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的背面分别与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紧贴,所述注塑层上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上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单板和第二铝单板,所述第一铝单板、第二铝单板和铝侧板背面均设置有与榫眼相配对的榫头;该建筑模板能重量轻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但是目前的建筑模板均采用实心的结构,较重,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盈的建筑模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包括铝蜂窝芯、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侧板,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蜂窝芯侧面设置有注塑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均嵌入于注塑层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第二碳纤维板背面均呈拱形设置,所述铝蜂窝芯上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蜂窝芯、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侧板,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蜂窝芯侧面设置有注塑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均嵌入于注塑层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第二碳纤维板背面均呈拱形设置,所述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均呈弧形凸起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的背面分别与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紧贴,所述注塑层上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上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单板和第二铝单板,所述第一铝单板、第二铝单板和铝侧板背面均设置有与榫眼相配对的榫头,所述第一铝单板、第二铝单板和铝侧板均通过榫头和榫眼与注塑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蜂窝芯、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侧板,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和铝蜂窝芯侧面设置有注塑层,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均嵌入于注塑层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板和第二碳纤维板背面均呈拱形设置,所述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均呈弧形凸起设置,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的背面分别与铝蜂窝芯上面和下面紧贴,所述注塑层上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碳纤维发泡板和第二碳纤维发泡板上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铝单板和第二铝单板,所述第一铝单板、第二铝单板和铝侧板背面均设置有与榫眼相配对的榫头,所述第一铝单板、第二铝单板和铝侧板均通过榫头和榫眼与注塑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眼底面设置有呈波浪状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嵌入于榫眼设置,所述榫头末端开有与第一磁铁相契合的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侧板的侧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导向槽末端设置有防止连接件脱离导向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柏跃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