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99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本方法首先进行桩位测量放线,安装临时护筒,钻孔开孔,成孔,判断钻头入岩岩面,终孔,然后第一次使用泥浆分离装置和泥浆泵清孔5~7小时后,再采用泥浆泵正循环清孔2~3个小时并检测泥浆指标,加工钢筋笼,下放钢筋笼,第二次采用泥浆泵清孔1~2小时并检测泥浆指标,采用导管浇筑混凝土,7天后进行超声波检测,完成灌注桩施工。本方法保证了灌注桩清孔时泥浆含砂率满足施工要求,缩短灌注桩清孔时间,加快灌注桩施工速度,提高灌注桩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基础建设的发展,钻孔灌注桩施工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影响钻孔灌注桩质量的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泥浆含砂率是指泥浆中大于74um的砂粒占泥浆总体积的百分含量,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携渣和冷却润滑作用,当钻杆高转速情况下,泥浆含砂率高时对泥浆泵、钻杆和钻头磨损严重,因此规定泥浆含砂率不能大于4%,且在钻进过程中需做好除砂净化工作。对于复杂地质土层,如泥炭土层中进行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控制困难,导致灌注桩施工时间大大地延长,平均10天左右完成一根桩的施工,严重降低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成本。对于灌注桩施工,传统的施工工艺为桩位测量放线、安装临时护筒、钻杆开孔、成孔、判断钻头入岩岩面、终孔,然后第一次泥浆泵反循环清孔24~48小时并检测泥浆指标,加工钢筋笼并下放至孔内,第二次泥浆泵清孔5~6小时并检测泥浆指标,浇筑混凝土后采用超声波检测,完成灌注桩施工。按传统施工工艺,灌注桩施工成孔顺利,但终孔后泥浆含砂率达标困难,导致第一次清孔时间过长达到48小时左右,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灌注桩桩位测量放线,安装临时护筒,对其位置进行复核并增加护桩;步骤二、桩机开始施工,采取冲击钻进成孔工艺进行施工,泥浆护壁;步骤三、根据成孔速度进行钻进取样,结合地质勘探钻孔资料,判断钻进土层类型,判定钻头入岩岩面,确定入岩深度,根据入岩深度钻进终孔;步骤四、终孔后采用泥浆分离装置和泥浆泵采用正循环进行第一次清孔,同时加工钢筋笼,并检测泥浆含砂率、粘度和比重指标,清孔5~7个小时含砂率达到3%,之后再采用泥浆泵正循环清孔2~3小时至泥浆比重达到1.15~1.2g/ml、粘度30~40s、含砂率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施工中控制泥浆含砂率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灌注桩桩位测量放线,安装临时护筒,对其位置进行复核并增加护桩;步骤二、桩机开始施工,采取冲击钻进成孔工艺进行施工,泥浆护壁;步骤三、根据成孔速度进行钻进取样,结合地质勘探钻孔资料,判断钻进土层类型,判定钻头入岩岩面,确定入岩深度,根据入岩深度钻进终孔;步骤四、终孔后采用泥浆分离装置和泥浆泵采用正循环进行第一次清孔,同时加工钢筋笼,并检测泥浆含砂率、粘度和比重指标,清孔5~7个小时含砂率达到3%,之后再采用泥浆泵正循环清孔2~3小时至泥浆比重达到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松明朱松张智博唐春乐方吉耿帆丁明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