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阻燃剂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氧树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环氧树脂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阻燃剂制备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固化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热及粘接性,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气等多个领域。由于环氧树脂主要由C、H、O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可燃性,离火后仍持续燃烧,容易引发火灾,该缺点使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未经改性的环氧树脂极限氧指数(LOI)只有19%左右,在空气中可以持续燃烧,属于易燃品,对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成为其应用的焦点,许多研究人员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环氧树脂常用的阻燃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卤素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协同阻燃剂和纳米阻燃剂。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已经逐步被淘汰,磷系和氮系阻燃剂的热稳定性、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耐渗性和加工性能都较差,纳米阻燃剂加入到聚合物中会明显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以磷-氮为代表的膨胀型协同阻燃剂由于缺少有效的碳源,对材料LOI的提高不大。US5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树脂阻燃剂,其结构式如式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阻燃剂,其结构式如式I:其中,R1、R2、R3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的代表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碳纳米管的酸化:将碳纳米管和包含H2SO4和HNO3的混酸进行反应,得到酸化碳纳米管;(2)将(1)中所得的酸化碳纳米管和三氯化磷进行反应,得亚磷酸酯改性碳纳米管;(3)将(2)中所得亚磷酸酯改性碳纳米管与催化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有机膦改性碳纳米管;(4)将(3)中所得有机磷改性碳纳米管与多胺进行反应,得到所述阻燃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优选单壁碳纳米管;所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25~100℃,优选40~70℃,反应时间为2~6h,优选3~5h。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120~150℃,优选125~140℃,反应时间为2~5h,优选2.5~3.5h。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催化剂选自金属氯化物,优选三氯化铝、氯化镁,更优选三氯化铝;催化剂的用量为亚磷酸酯改性碳纳米管的0.1~0.7wt%,优选0.3~0.5wt%;所述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140~210℃,优选150~205℃,反应时间为3~12h,优选5~9h。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有机磷改性碳纳米管与多胺的摩尔比为(0.5~1.5):(2~7),优选(0.8~1.3):(3~5);反应温度为20~50℃,优选30~35℃,反应时间为3~8h,优选4~5h;所述多胺选自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二苯基甲烷二胺、二苯基砜二胺和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聚氰胺。7.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10):1,优选(2~4):1;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基于A组分重量,环氧树脂55~75wt%;优选63~75wt%;稀释剂10~30wt%;优选13~26wt%;消泡剂1~15wt%,优选3~12wt%;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基于B组分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萌,刘赵兴,杜秀才,冯百旋,王慧骁,初长坤,曹善健,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