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41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其中,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相适配,以使结构件与壳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

Fabrication methods of shell components, terminal equipment and shell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sing assembly, terminal equipment and housing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wherein, the housing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wall surfac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roove, the angle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groove and at least on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is less than 90 degrees; structural parts, structural parts set a connection par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groove is matched, so that the connection and shell structure. The housing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roove, the angle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and at least one groove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groove is smaller than 90 DEG to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ard, avoid connection to emerge from the groove, thereby realizing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shel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不断发展,手机的硬件和ID轻薄式外观都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需求也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现在的金属手机大多采用金属框架,内部支撑主板和天线槽、加强筋都是采用PA或PBT等绝缘的塑胶结构,由于金属框架和塑胶为不同材质,两者难以结合。在相关技术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一般在金属框内侧做成T字形,然后再做纳米T处理后进行模内注塑,但这种结构往往只能在一个方向拉胶,金属框架与塑胶之间无咬合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框架与塑胶之间易出现分离脱开现象,难以保证手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凹槽相适配,以使结构件与壳体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其中,结构件可以为塑胶件,在注塑时一部分塑胶进入凹槽内,另一部分分布在壳体壁面上,形成带有连接部的结构件,这样塑胶件就能够与金属制或塑料制的壳体更稳固地连接,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底壁的宽度,以使连接部不能从凹槽的开口脱出。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底壁的宽度,这样连接部就很难从凹槽中脱出,由此提高了结构件与壳体的连接强度,保证了结构件与壳体的紧密配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由此使得结构件在受力时凹槽的侧壁也能够阻碍结构件的运动,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并且在上述的角度内,凹槽容易加工成型,便于壳体组件的生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具有两个侧壁,两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两个侧壁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相当于在截面上凹槽的两个侧壁与底壁形成了一个等腰梯形,这样在连接部受力向外脱出时,两个侧壁均能够起到阻碍连接部脱出的作用,并且使得连接部所受的阻力更均匀,同时上述的凹槽结构易加工,便于制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至第二凹槽的开口,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的第二凹槽相当于开设在第一凹槽内的凹槽,这样的两个凹槽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燕尾式的结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壁均能够起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作用,避免连接部脱出,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凹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使得结构件在受力向外脱出时第二凹槽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能够优先提供对于结构件的阻力,避免结构件从第二凹槽的开口脱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凹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使得结构件在受力向外脱出时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能够优先提供对于结构件的阻力,避免结构件从第一凹槽的开口脱出;进一步地,即便连接部在第一凹槽内的一部分从第一凹槽脱出,那么进入到第一凹槽内的原来处于第二凹槽内的连接部也会被第一凹槽的开口卡住,防止连接部全部从凹槽内脱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底壁为圆形,凹槽具有一个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的底壁为圆形且凹槽具有一个侧壁,这样的凹槽结构相当于一个圆台状的结构,同样因开口的大小小于凹槽底壁的大小而实现对于连接部的卡位作用,避免连接部脱出,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壳体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壳体组件,实现在多个方向上卡住连接部,避免连接部从凹槽中脱出,由此实现结构件与壳体的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壳体的壁面上开设至少一个凹槽;挤压位于凹槽的开口两侧的壳体的壁面,以使凹槽的侧壁向凹槽内侧倾斜;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在凹槽内填充塑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可用于制作上述的壳体组件,首先在壳体的壁面上开设至少一个凹槽,之后挤压位于凹槽的开口两侧的壳体的壁面,壁面受挤压后凹槽的侧壁向凹槽内侧倾斜,由此将凹槽内原来互相垂直的底壁和侧壁挤压成夹角为锐角的结构,之后对凹槽进行纳米T处理,再向凹槽内和凹槽口附近填充塑胶,待塑胶成型后凹槽的侧壁能够实现对于塑胶朝向凹槽底壁的阻力,避免凹槽内的塑胶脱出,提高塑胶与壳体的连接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通过阶梯式T型刀在壳体的壁面上加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挤压工具挤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两侧的壳体的壁面,以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壁向凹槽的内侧倾斜,从而使得第一凹槽的侧壁与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以及第二凹槽的侧壁与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填充塑胶。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工出的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内,通过挤压工具挤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两侧的壳体的壁面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一个类似于燕尾式结构的两阶内缩的外八字尾凹槽,这样使得在注塑完成后凹槽能够在多个方向上与塑胶咬合,避免壳体再跌落或碰撞时造成塑胶件从凹槽内脱出。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的凹槽的加工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的加工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以使所述结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以使所述结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宽度,以使所述连接部不能从所述凹槽的开口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大于80°且小于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