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竖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1195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竖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立方体的井体,所述井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电缆管通过的管孔,所述管孔处设有抵触于电缆管上的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包括:贴设于井体内壁的夹紧块,贯穿电缆管两侧夹紧块的限位杆,位于夹紧块相背面的弹性件;电缆管两侧的所述夹紧块均设有位于夹紧块相对面上的卡口,当电缆管件穿过管孔时,管孔处的夹紧块将电缆管夹紧,使得电缆管不易在管孔中窜动,降低电缆管的外壳与管孔之间摩擦而受损的可能性。

Cable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ble shaf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well body comprises a cube, side of the w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pe hole for accommodating the cable through the pipe, the pipe hole is provided with resistance in cable pipe locking structure, the locking structure includes: adher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lamping block in wells, through the cable duct on both sides of the clamping block limiting lever, located in the back of the elastic clamping block; the clamping block on both sides of the cabl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block on the opposite surface of the bayonet, when the cable pipe through the tube holes, clamping holes in the cable pipe clamp, the cable pipe in pipe orifice is not easy to mov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amage between the friction reducing cable tube shell and tub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竖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竖井。
技术介绍
电缆竖井是用于布放垂直干线电缆的通道。电缆竖井常被设置为立方体,在立方体的竖直面上设置有便于电缆管路进入竖井内的孔。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竖井多为直接在竖井的侧壁上开设一个通孔,公开号为CN2032188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型电缆竖井,其所提供的电缆竖井规的导向口能够在四周开口,以便电缆穿过。这种开设在四周侧壁的导向口在容纳电缆的过程中,易与电缆之间存在间隙,使电缆在导向口中晃动,影响操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竖井,其具有能够对穿过导向口的电缆进行限位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竖井,包括立方体的井体,所述井体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电缆管通过的管孔,所述管孔处设有抵触于电缆管上的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包括:贴设于井体内壁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分别抵触于电缆管的两侧;贯穿电缆管两侧夹紧块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于井体内壁,所述夹紧块滑移连接于限位杆上;位于夹紧块相背面的弹性件;电缆管两侧的所述夹紧块均设有位于夹紧块相对面上的卡口,所述卡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积形状为:自夹紧块平行于其所在井体内壁的两面向中心轴线处逐渐变小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管件穿过管孔时,管孔处的夹紧块将电缆管夹紧,使得电缆管不易在管孔中窜动,降低电缆管的外壳与管孔之间摩擦而受损的可能性。夹紧块在夹紧电缆管的过程中,其夹紧的运动过程通过在限位杆上往复运动而实现。当电缆管从夹紧块之间穿过时,由于卡口的口部面积逐渐由大变小,故电缆管所受的限位力逐渐变大,相较于直接对电缆管施加巨大的恒定不变的限位力,这种逐渐增强限位程度的方式能够使电缆管在受力过程中自身状态更稳定,不易因局部突然受力过大而发生晃动。进一步设置:电缆管两侧所述夹紧块上的卡口组成容纳电缆管穿过的圆形,卡口的内壁抵触于电缆管的外圆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结构能够通过其弧形的形状与电缆管贴合更紧密,使得电缆管与夹紧块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间隙更小,不易从夹紧块之间脱落。进一步设置:所述夹紧块设置为立方体,所述夹紧块上的限位杆穿设于夹紧块垂直于其所在井体内壁的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块在限位杆上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夹紧块的运动轨迹始终平行于限位杆,即平行于夹紧块所在的井体内壁所在平面;当电缆管穿过井体侧壁时,电缆管须垂直于井体侧壁,即电缆管垂直于夹紧块,不易造成电缆管与夹紧块之间的位置偏差和磨损。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杆在竖直方向上线性阵列,至少设有两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数量越多,夹紧块与其之间的连接关系越可靠,在夹紧块运动过程中,夹紧块、限位杆与井体之间发生晃动的可能性越小,限位电缆管的程度越高,降低电缆晃动的可能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一端固连于夹紧块背离电缆管的一侧,另一端固连于限位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被穿过夹紧块之间时,弹性件发生形变,其形变所造成的复位力将电缆管顶紧,使得电缆管不易晃动。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弹性件抵触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限位杆,所述弹性件平行于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用于将限位杆限位于井体上,且限位杆不贴于井体内壁,与井体内壁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以便于夹紧块与限位杆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夹紧块的运动处于平稳状态,不易因电缆管的穿入造成晃动。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侧的夹紧块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入电缆管时,电缆管受到限位,电缆管撑开夹紧块时,夹紧块上的反作用力将电缆管进行限位,使电缆管不易晃动。进一步设置:井体侧壁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井体的相对的竖直面上均设有竖直高度相同的管孔,所述井体的两组不同的相对面上的管孔的竖直高度存在距离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穿过多根电缆管时,穿入同一个井体的电缆管相互之间不易抵触碰撞,能够保持电缆管平稳可靠的状态。进一步设置:所述夹紧块贴设于井体内壁上的面积大于管孔的面积,所述卡口组成的圆形空间面积小于管孔的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管穿过管孔时,管孔的较大的面积便于电缆管穿入;遇到卡口处时,卡口处较小的面积和夹紧块处带有的弹性复位力能够对电缆管起到限位作用,降低电缆管晃动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缆管在穿过竖井的过程中,既能够降低与竖井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减小电缆管受损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将电缆管限位至不易与管孔之间发生相对晃动的状态,使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井体与防松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防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体;2、管孔;3、防松结构;31、夹紧块;32、限位杆;33、弹性件;4、卡口;41、倒角;5、连接部;6、电缆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缆竖井,如图1所示,其外形为水泥砼浇注的立方体井体1,井体1设有四个侧壁,垂直于这四个侧壁的两面为镂空,以便与其他井体1相连。如图1所示,在井体1的四个侧壁上设有管孔2,以便电缆管6通过。每两个管孔2为一组,一组管孔2中的两个分别位于井体1的侧壁中相对的两面上。当电缆管6穿过一个井体1上的两组管孔2时,两根电缆管6不会相互抵触,即每组管孔2中的两个管孔2之间的连线并不处于共面状态。当井体1侧壁竖直设置时,两组管孔2的竖直高度不等,但同一组管孔2的竖直高度相等。如图1所示,在井体1内壁设有位于管孔2处的防松结构3,防松结构3用于将电缆管6夹紧,以便减小电缆管6与井体1之间的摩擦。如图1和2所示,防松结构3中起到主要夹紧作用的为夹紧块31,一处放松结构中的夹紧块31共有两块,夹紧块31呈立方体设置,两个夹紧块31相对的棱边处设有卡口4,卡口4自夹紧块31棱边处向夹紧块31的中心处凹陷,两个夹紧块31上的卡口4相对时,正好能够形成一个圆形空隙,以便电缆管6穿过。如图1和2所示,在夹紧块31上还穿设有垂直于夹紧块31中心轴线的限位杆32,限位杆32至少设置有两根,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两根限位杆32固定夹紧块31,限位杆32将两块夹紧块31贯穿相连,且限位杆32平行于其所在的井体1侧壁。两根限位杆32分别处于夹紧块31的两侧,为了减小对卡口4卡紧电缆管6的影响,限位杆32贯穿夹紧块31时,两根限位杆32均处于夹紧块31背离圆弧形卡口4的圆心处,以便在电缆管6穿过管孔2时不易碰撞到限位杆32上。如图1和2所示,在卡口4的棱边处设有有倒角41,倒角41采用倒圆角结构,倒圆角结构能够降低电缆管6被刮伤的可能性。设置倒角41后的卡口4的面积自夹紧块31的两面处向其中心处逐渐变小。为了便于电缆管6的安装,管孔2的面积大于卡口4所形成的圆形的面积。如图1和2所示,为了便于将放松结构限位在井体1上,在井体1的侧壁上垂直引出有连接部5,连接部5采用水泥砼,与井体1预制固连,每根限位杆32的两端均设有对应的连接部5。夹紧块31合拢时为正方形,限位杆32的长度大于两个夹紧块31合拢时的棱边长度,为了便于夹紧块31被撑开后复位,在夹紧块31与连接部5之间设有弹性件33。弹性件33采用压簧,压簧共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竖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竖井,包括立方体的井体(1),所述井体(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电缆管(6)通过的管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2)处设有抵触于电缆管(6)上的防松结构(3),所述防松结构(3)包括:贴设于井体(1)内壁的夹紧块(31),所述夹紧块(31)分别抵触于电缆管(6)的两侧;贯穿电缆管(6)两侧夹紧块(31)的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连接于井体(1)内壁,所述夹紧块(31)滑移连接于限位杆(32)上;位于夹紧块(31)相背面的弹性件(33);电缆管(6)两侧的所述夹紧块(31)均设有位于夹紧块(31)相对面上的卡口(4),所述卡口(4)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积形状为:自夹紧块(31)平行于其所在井体(1)内壁的两面向中心轴线处逐渐变小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竖井,包括立方体的井体(1),所述井体(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电缆管(6)通过的管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2)处设有抵触于电缆管(6)上的防松结构(3),所述防松结构(3)包括:贴设于井体(1)内壁的夹紧块(31),所述夹紧块(31)分别抵触于电缆管(6)的两侧;贯穿电缆管(6)两侧夹紧块(31)的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连接于井体(1)内壁,所述夹紧块(31)滑移连接于限位杆(32)上;位于夹紧块(31)相背面的弹性件(33);电缆管(6)两侧的所述夹紧块(31)均设有位于夹紧块(31)相对面上的卡口(4),所述卡口(4)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积形状为:自夹紧块(31)平行于其所在井体(1)内壁的两面向中心轴线处逐渐变小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竖井,其特征在于:电缆管(6)两侧所述夹紧块(31)上的卡口(4)组成容纳电缆管(6)穿过的圆形,卡口(4)的内壁抵触于电缆管(6)的外圆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竖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块(31)面向井体(1)中心轴线的一面、背离中心轴线的一面处均在卡口(4)边缘设置倒角(41),两倒角(41)的斜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竖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东电力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