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99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包括伞体(1),所述伞体(1)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伞裙组(2);所述伞裙组(2)包括奇数个伞裙,其中最中间的伞裙伞径最小,向两侧的伞裙依次两两对称、伞径大小相等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特设计的特高压绝缘子伞套结构,本伞套结构应用于特高压支柱复合绝缘子。伞套采用“大中小中大”三伞型五伞结构,其特点拉大了相邻连两个大伞的间距,增加了爬电距离的有效性,提高了其抗污闪、雨闪的能力,使绝缘子具有优良的耐污秽能力。

Ultra high voltage composite insulator umbrella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UHV composite insulator umbrella structure. The umbrella body (1) comprises an umbrella body (1), and a plurality of umbrella skirt groups (2)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umbrella skirt group (2) comprises odd number of umbrella skirts, the middle umbrella skirt has the smallest umbrella diameter, and the umbrella skirts on both sides are orderly 22 symmetrical, and the umbrella diameter is equal in siz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UHV insulator umbrella cover structure with a special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housing structure of UHV post composite insulator. The \medium and small umbrella in\ three umbrella type five umbrella structure, which widened the adjacent even two big umbrella spacing,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eepage distance,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nti pollution and raining flashover, so the insulator has excellent anti contamination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直流输变电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用伞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环境污染状况的加剧,特高压输变电对于防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小伞或其它传统伞形结构耐污能力相对较差,很难满足防污要求。当结构高度和爬电距离相同时,“三伞型五伞”结构复合绝缘子其伞间距比其它伞形结构的复合绝缘子的伞间距大。同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其它伞形结构的复合绝缘子在高海拔和高寒地区易被冰凌桥接,容易发生冰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满足相关标准规定、耐污秽性能优异、造价低等特点的伞型结构设计。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伞体(1),所述伞体(1)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伞裙组(2);所述伞裙组(2)包括奇数个伞裙,其中最中间的伞裙伞径最小,向两侧的伞裙依次两两对称、伞径大小相等设置。所述伞裙组(2)包括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位于两侧,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中间设置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所述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之间设置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和第二大伞(25)规格相等,所述第一中伞(22)和第二中伞(24)规格相等,所述第一大伞(21)尺寸大于第一中伞(22),所述第一中伞(22)尺寸大于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伞尖倒圆角相等,伞的两面与伞裙轴线的夹角相等,伞的两面与护套对应倒圆角相等。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的伞尖厚度相同,都为3~4mm;伞裙伞裙的根部厚度,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为8~9mm、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为6~7mm、小伞(23)为5~6mm。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相邻伞间距相等,为30-40mm。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伞伸出为80~85mm;所述第一中伞(22)和第二中伞(24)伞伸出为55~60mm;所述小伞(23)伞伸出为40~45mm。所述伞裙组(2)通过高温高压注射成型于伞体(1)上,形成一体。所述伞套适用于特高压支柱复合绝缘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特设计的特高压绝缘子伞套结构,本伞套结构应用于特高压支柱复合绝缘子。伞套采用“大中小中大”三伞型五伞结构,其特点拉大了相邻连两个大伞的间距,增加了爬电距离的有效性,提高了其抗污闪、雨闪的能力,使绝缘子具有优良的耐污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伞体、2为伞裙组、3为护套;21为第一大伞、22为第一中伞、23为小伞、24为第二中伞、25为第二大伞。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伞体1,所述伞体1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伞裙组2;所述伞裙组2包括奇数个伞裙,其中最中间的伞裙伞径最小,向两侧的伞裙依次两两对称、伞径大小相等设置。所述伞裙组2包括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位于两侧,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中间设置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所述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之间设置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和第二大伞(25)规格相等,所述第一中伞22和第二中伞24规格相等,所述第一大伞21尺寸大于第一中伞22,所述第一中伞22尺寸大于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伞尖倒圆角相等,伞的两面与伞裙轴线的夹角相等,伞的两面与护套对应倒圆角相等。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的伞尖厚度相同,都为3~4mm;伞裙伞裙的根部厚度,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为8~9mm、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为6~7mm、小伞23为5~6mm。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相邻伞间距相等,为30-40mm。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伞伸出为80~85mm;所述第一中伞22和第二中伞24伞伸出为55~60mm;所述小伞23伞伸出为40~45mm。所述伞裙组2通过高温高压注射成型于伞体1上,形成一体。具体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的伞尖倒圆角均为1.2~1.5mm,伞的两面倾角分别为10~12°和4~5.5°,伞的两面与护套3的倒圆角分别为8~10°和4~6°,且所述护套3厚度为6~7mm。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伞间距和伞伸出的设计,满足4级污秽对爬电距离要求,并节省硅橡胶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

【技术保护点】
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体(1),所述伞体(1)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伞裙组(2);所述伞裙组(2)包括奇数个伞裙,其中最中间的伞裙伞径最小,向两侧的伞裙依次两两对称、伞径大小相等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体(1),所述伞体(1)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伞裙组(2);所述伞裙组(2)包括奇数个伞裙,其中最中间的伞裙伞径最小,向两侧的伞裙依次两两对称、伞径大小相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裙组(2)包括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位于两侧,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中间设置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所述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之间设置小伞(23)。3.所述第一大伞(21)和第二大伞(25)规格相等,所述第一中伞(22)和第二中伞(24)规格相等,所述第一大伞(21)尺寸大于第一中伞(22),所述第一中伞(22)尺寸大于小伞(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伞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伞(21)、第二大伞(25)、第一中伞(22)、第二中伞(24)和小伞(23)伞尖倒圆角相等,伞的两面与伞裙轴线的夹角相等,伞的两面与护套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伟张玲马钢李谋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双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