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及其滤料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0955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炭颗粒与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在反应塔向上述混合填料喷水,通入含硫臭气和氧气;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用上述除臭滤料进行除臭。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上述滤料与之相对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除臭反应塔,除臭反应塔内堆填有上述高效生物除臭滤料,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喷淋头、氧气通入口、底部设有臭气进口;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放口。该除臭工艺可在一边处理含硫臭气的同时一边原位生长硫杆菌属群,等待时间短,且处理效率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后期维护成本低。

A high efficiency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process and its filter material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及其滤料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及其滤料与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治理的目的。目前,生物除臭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排水泵站的恶臭去除。该项技术以生物滤塔作为核心处理装置,在滤塔内设置大量天然碳质或其他质地填料。以填料为载体,将好氧硫杆菌属等菌种通过培养,挂膜在填料表面及空隙,形成强大的生物氧化滤层。滤层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挂膜,有时还会进行菌种移植、投加营养药剂,这样生物滤塔启动运行周期较长,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供一种原位自生挂膜、自生产菌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该工艺可极大地提高生物氧化滤层的吸附、生物氧化和微电解功能,并在氧化膜形成基础上自动产生硫杆属菌,有效去除市政污水及其他工业废气中产恶臭物质。该滤料在投入使用时,启动运行的等待周期短,后期维护成本低,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除臭活性更高,更加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除臭工艺相关的除臭滤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除臭工艺相关的除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炭颗粒与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填料装载至反应塔,反应塔顶部喷水,通入含硫臭气,通氧气;所述含硫臭气包括H2S;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了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将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进行除臭。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赤铁矿渣的粒径为20-30mm。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竹炭颗粒的粒径为10-50mm。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混合填料中,竹炭颗粒的体积占比为80-90%。进一步地,步骤2)中,H2S的浓度为10-30mg/m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生物除臭滤料,如上述高效生物除臭工艺的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反应塔,所述除臭反应塔内堆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为上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所述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喷淋头、氧气通入口、底部设有臭气进口;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臭气进口、回收罐相连通。进一步地,除臭反应塔设有连通排放口与填料上液面的升液管,经处理的臭气经过升液管上升至排放口,检测后返回除臭反应塔或进入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的堆积高度为1.5-2.0m。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滤料,该滤料在等待周期可对含H2S的臭气进行处理,该除臭工艺,随着处理时间的推移,硫杆菌属群的含量增加,可实现生态性自生除臭,无需中途添加菌种或药剂,后期维护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和装置,会迅速使硫杆属菌群着床和挂膜,可原位生成形成强大的生物氧化滤层,有利于生物滤塔长时间停机后的快速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1、填料;2、喷淋头;3、氧气通入口;4、臭气进口;41、臭气通管;42、通孔;5、排放口;51、升液管;6、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炭颗粒与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填料装载至反应塔,反应塔顶部喷水,通入含硫臭气,通氧气;该步骤中,通氧气,使反应塔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0-95%;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了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将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进行除臭。该方法利用高比表面积、高强度、轻质、强吸附的竹炭颗粒和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赤铁矿相配合,形成一种混合填料,再将该填料置于反应塔中,通入待处理的含有如H2S等硫源的臭味等气体,在水喷淋和氧气作用下,1-2周左右,溶水中的亚铁及流动的铁,会被竹炭吸附,并挂在竹炭表面,填充在空隙中,在母核外形成一种氧化铁膜,该膜在pH值为3-5及O2作用,有废气通入下,会大量增殖好氧型氧化亚铁硫杆属菌群。氧化亚铁硫杆菌属是以(NHX)2·SO2、KCl、KHPO3等为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基,是嗜酸型菌属。因此,硫杆菌属会降解和氧化H2S、氨气及有机产臭物质。另外,混合滤料是铁碳混合状态,会形成无数个Fe-C原电池,具有极强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有机产臭物质,如甲硫醇、甲硫醚等,对无机产臭物质的硫化氢、氨气等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通过该工艺,可原位高效地生成高活性、持久性的生物滤层,该滤料会在生物除臭过程中强化生物氧化、微电解过程,使无机、有机产臭物质得以净化去除,达到臭气消除目的。该工艺的处理效率高,可适用于生物滤塔长时间停机后的快速启动。该除臭工艺的核心滤料,其利用天然的竹炭颗粒和赤铁矿渣,取材来源厂、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型、小型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家族厨卫臭气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与上述工艺相对应的除臭滤料和除臭装置。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反应塔,所述除臭反应塔内堆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为上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所述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喷淋头、氧气通入口、底部设有臭气进口;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臭气进口、回收罐相连通。实施例1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85重量份的粒径为10-50mm的竹炭颗粒与15重量份的粒径为30-50mm的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填料装载至反应塔,反应塔顶部喷水,循环通入含硫臭气,通氧气使反应塔内氧气浓度保持在90-95%;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了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将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进行除臭。实施该工艺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除臭反应塔,所述除臭反应塔内堆设有填料1,所述填料为上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所述除臭反应塔的高度为3m,所述填料的堆积高度为1.8m;所述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喷淋头2、氧气通入口3、底部设有臭气进口4;除臭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放口5,所述排放口通过三通阀6分别与臭气进口、回收罐相连通。除臭反应塔设有连通排放口与填料上液面的升液管51,经处理的臭气经过升液管上升至排放口,检测后返回除臭反应塔或进入气液分离器;该除臭反应塔内设有连通所述臭气进口的臭气通管41,臭气通管的下侧设有供臭气流出的通孔42。本实施例中,第一天开始记录,步骤2)中,每处理30min后,排放口的处理后气体的H2S和NH3的含量,与通入的臭气中H2S和NH3的含量的比值进行监控,如下表所示:表1原位产菌阶段的臭气处理效率时间D1D3D5D7D9D11D13D16D20D25ΔH2S[%]9655289653322ΔNH3[%]9460311813117444注:D1代表第一天,以此类推。由上表可知,在刚通入含有H2S和NH3的臭气阶段,硫杆属菌群的量较少,除臭效率低,而随时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臭气的量的累积,硫杆属菌群汇集,除臭能力稳定地增长,到两个星期以后,基本上可达到95%以上的除臭效率。该滤料和装置,在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及其滤料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炭颗粒与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填料装载至反应塔,反应塔顶部喷水,通入含硫臭气,通氧气;所述含硫臭气包括H2S;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将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进行除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竹炭颗粒与赤铁矿渣颗粒,混匀,得混合填料;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填料装载至反应塔,反应塔顶部喷水,通入含硫臭气,通氧气;所述含硫臭气包括H2S;3)待混合填料表面富集硫杆菌属群,得到高效生物除臭滤料;4)将步骤3)得到的高效生物除臭滤料进行除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赤铁矿渣的粒径为20-3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竹炭颗粒的粒径为10-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填料中,竹炭颗粒的体积占比为80-9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翀钟颖孙艳丽曲祥瑞刘起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