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梓怡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67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4:41
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特征在于其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工作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1)、电动机(2)、空气压缩机(3)、上活塞(4)、凸轮(5)、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7)、下活塞弹簧(9);传动系统包括接头卡(8)、接头管(10)、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工作系统包括气囊槽(15)、气囊顶(16)、A气囊(17)、B气囊(18)、床架(1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能够预防常年卧床病号身体褥疮产生或延迟产生;二是减轻了卧床病号由于常年卧床的痛苦;三是减轻了护士或家人的工作强度。

A pneumatic mattress for preventing bedsore

A pneumatic mattress for preventing bedso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power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working system; power system includes a controller (1), a motor (2), (3), air compressor piston (4), cam (5), (6), a piston spring piston (7), piston spring (9);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rises a connector (8), (10), under the joint pipe pipe pipe (11), (12), under the gas pipe head (13), pipe head (14); the work system comprises an air bag, air bag slot (15) the top (16), A (17), the B air bag (18), (19).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one is to prevent the sick body bedsores perennial bedridden or delayed; the two is to reduce the sick bed due to perennial bed pain; three is the work intensity reduction of nurse or fam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住院病人用的病床,尤其是常年卧床不起的重病号所需的病床——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常年卧床不起的重病号所用的病床,与一般家庭用病床一样即沙发床或是硬板床,这样的病床容易使常年卧床不起的重病号产生褥疮,进而褥疮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如果护理不周到皮肉则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病床容易使常年卧床不起的重病号产生褥疮,进而褥疮越来越多,护理不周到皮肉则腐烂的弊端。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减轻了护士和家人的工作强度,同时不易产生褥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工作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1)、电动机(2)、空气压缩机(3)、上活塞(4)、凸轮(5)、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7)、下活塞弹簧(9);传动系统包括接头卡(8)、接头管(10)、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工作系统包括气囊槽(15)、气囊顶(16)、A气囊(17)、B气囊(18)、床架(19)。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其凸轮(5)是偏心园凸轮,其平面形顶部的结构使活塞稳定停留在上部或下部;A气囊(17)、B气囊(18)间隔放置,可使气囊顶(16)间隔上升或下降;A气囊(17)、B气囊(18)下部与气囊槽(15)的形状一样,上部的气囊顶(16)基本保持平面,以支撑病人的身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一是能够预防常年卧床病号身体褥疮的产生或延迟产生;二是减轻了卧床病号由于常年卧床的痛苦;三是减轻了护士或家人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的示意图;图2是上活塞(4)被顶起使上输气管(12)充气的示意图;图3是下活塞(7)被压下使下输气管(11)充气的示意图;图4是A气囊(17)和B气囊(18)未充气的示意图,图5是A气囊(17)和B气囊(18)充满气的示意图;图6是图2凸轮(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按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制作,从市场购买电动机(2)、空气压缩机(3),购买单片机并设计单片机控制器(1),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上活塞(4)、凸轮(5)、下活塞(7)、接头卡(8)、气囊槽(15)和床架(19),用弹簧钢制作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弹簧(9),用塑料(或橡胶)制作接头管(10)、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A气囊(17)、B气囊(18),用工程塑料制作气囊顶(16)。然后,按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进行组装,首先,单片机控制器(1)与电动机(2)用导线连接,电动机(2)经减速器(未画出)减速后与凸轮(5)通过轴固定连接,空气压缩机(3)与上活塞(4)、下活塞(7)以及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凸轮(5)与上活塞(4)、下活塞(7)活动连接,上活塞(4)与上活塞弹簧(6)活动连接,下活塞(7)与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接头卡(8)与空气压缩机(3)及接头管(10)固定连接,上下接头管(10)分别与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固定连接,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与气囊B(17)固定连接,A气囊(17)、B气囊(18)、分别与气囊槽(15)活动连接,气囊顶(16)分别与A气囊(17)、B气囊(18)固定连接,气囊槽(15)与床架(19)固定连接。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首先见图1和图2,单片机控制器(1)指令电动机(2)转动,带动空气压缩机(3)的凸轮(5)工作,进而使上活塞(4)压缩上活塞弹簧(6),将空气压缩机(3)的空气压入上输气管(12),通过上输气管头(14)将空气压入B气囊(18)中,B气囊(18)鼓起将气囊顶(16)顶起(详见图5),从而将病人支起一定的高度。同时,下活塞(7)通过下活塞弹簧(9)的推动而上移,A气囊(17)中的空气通过下输气管头(13)进入空气压缩机(3)的下部。此时,单片机控制器(1)指令电动机(2)停止工作,顶起气囊顶(16)并停留预先设置的时间。然后见图1和图3,单片机控制器(1)指令电动机(2)工作,使空气压缩机(3)的凸轮(5)继续转动,进而使下活塞(7)压缩下活塞弹簧(9),将空气压缩机(3)的空气压入下输气管(11),通过下输气管头(13)将空气压入A气囊(17)中,A气囊(17)鼓起将气囊顶(16)顶起(详见图5),从而将病人支起一定的高度。同时,上活塞(4)通过上活塞弹簧(6)的推动而下移,B气囊(18)中的空气通过上输气管(12)进入空气压缩机(3)的上部。此时,单片机控制器(1)指令电动机(2)停止工作,A气囊(17)空气顶起气囊顶(16)并停留设置的时间。气囊槽(15)和床架(19)是优质碳素钢制作,既不变形也不会压缩,间隔放置的A气囊(17)和B气囊(18)上的气囊顶(16)就会交替将病人支起一定的高度(详见图4、图5)。这样病人受压的皮肉就会交替休息,既减轻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疲劳,又不会血管长期被压血液流通不畅,从而长期卧床的病人就不易产生褥疮而腐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特征在于其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工作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1)、电动机(2)、空气压缩机(3)、上活塞(4)、凸轮(5)、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7)、下活塞弹簧(9);传动系统包括接头卡(8)、接头管(10)、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工作系统包括气囊槽(15)、气囊顶(16)、A气囊(17)、B气囊(18)、床架(19);单片机控制器(1)与电动机(2)用导线连接,电动机(2)与凸轮(5)通过轴固定连接,空气压缩机(3)与上活塞(4)、下活塞(7)以及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凸轮(5)与上活塞(4)、下活塞(7)活动连接,上活塞(4)与上活塞弹簧(6)活动连接,下活塞(7)与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接头卡(8)与空气压缩机(3)及接头管(10)固定连接,上下接头管(10)分别与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固定连接,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与气囊B(17)固定连接,A气囊(17)、B气囊(18)、分别与气囊槽(15)活动连接,气囊顶(16)分别与A气囊(17)、B气囊(18)固定连接,气囊槽(15)与床架(19)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褥疮气动软床,特征在于其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工作系统组成;动力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1)、电动机(2)、空气压缩机(3)、上活塞(4)、凸轮(5)、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7)、下活塞弹簧(9);传动系统包括接头卡(8)、接头管(10)、下输气管(11)、上输气管(12)、下输气管头(13)、上输气管头(14);工作系统包括气囊槽(15)、气囊顶(16)、A气囊(17)、B气囊(18)、床架(19);单片机控制器(1)与电动机(2)用导线连接,电动机(2)与凸轮(5)通过轴固定连接,空气压缩机(3)与上活塞(4)、下活塞(7)以及上活塞弹簧(6)、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凸轮(5)与上活塞(4)、下活塞(7)活动连接,上活塞(4)与上活塞弹簧(6)活动连接,下活塞(7)与下活塞弹簧(9)活动连接,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梓怡
申请(专利权)人:刘梓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