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035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涉及油气科研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壳体;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和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沿X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沿Y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沿Z轴相对设置;装置本体的中心设置有承压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三维渗透率的测量,所以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均设置了施压杆,利用每个方向上至少两个施压杆相对施压的结构形成三维的轴压加载装置,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三个方向轴压的独立加载,以最大限度模拟地层条件,为原位地层条件下渗透率的测量奠定基础。

An axially loaded loading device and a hot fluid solid coup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xial loading device and fluid solid heat coupl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and gas research,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and a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shell;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body also comprises at least two X axial pressure rod, at least two Y axial pressure rod and at least two Z axial pressure rod; at least two X axial pressure rod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along the X axis, at least two Y axial pressure rod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along the Y axis, at least two Z axial pressure rods ar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along the Z axis;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earing mechanism. In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of permeability, so in the X axis, Y axis and Z axis three direc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pressure rod, using each direction at least two bar pressure relative pressure of structure to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axial loading device, it can achieve three independent load the direction of axial compression, to maximize the simulation of ground condition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 situ measurement of stratum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科研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低渗透、致密等非常规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强各向异性被逐步认识,如何模拟真实地层条件下岩石三维变形特征与渗流特征成为制约致密油气乃至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理论和开发核心技术急需突破的瓶颈。但是,现有技术的真三轴流固、热流固耦合实验装置中,只能实现单向渗透率的测量,不能实现三维渗透率的测量,不能用来评价非常规储层中常见的强各向异性特征,对于原位地层渗流特征研究意义并不大。所以,基于原位地层条件下三维渗透率测量的实验装置,便成为了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实现原位地层条件下三维渗透率测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压加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和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至少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沿X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沿Y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沿Z轴相对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中心设置有承压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三维渗透率的测量,所以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均设置了施压杆,利用每个方向上至少两个施压杆相对施压的结构形成三维的轴压加载装置,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三个方向轴压的独立加载,以最大限度模拟地层条件,为原位地层条件下渗透率的测量奠定基础。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承压机架;所述X轴施压杆、所述Y轴施压杆和所述Z轴施压杆上均设置有轴向的导向槽;所述承压机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用于限制所述X轴施压杆、所述Y轴施压杆和所述Z轴施压杆沿轴向移动。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加热机构。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圆环形PTC热敏电阻。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X轴施压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端;和\或,所述Y轴施压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端;和\或,所述Z轴施压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端。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杆体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孔中,所述第二杆体插接在所述保温层的外孔中。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X轴施压杆的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和\或,所述Y轴施压杆的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和\或,所述Z轴施压杆的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材质包括环氧玻璃。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通过两层EVA/ITO透明材料贴合而成。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圆筒结构;所述壳体的直径为400mm,高度为400mm。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圆筒结构。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为100mm,长度为100mm。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为50mm,长度为40mm。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涂层包括UGL-9纳米涂层。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热流固耦合装置,包括所述轴压加载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流固耦合装置采用了所述轴压加载装置,利用每个方向上至少两个施压杆相对施压的结构形成三维的轴压加载装置,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三个方向轴压的独立加载,以最大限度模拟地层条件,为原位地层条件下渗透率的测量奠定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轴压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流固耦合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流固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压台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承压台体的俯视图;图7为图5所示的承压台体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压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压机构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压台体;2-壳体;3-X轴施压杆;4-Y轴施压杆;5-Z轴施压杆;6-承压机架;7-加热机构;8-保温层;11-承压子台体;12-缓冲填充层;13-缓冲片层;14-导流槽;15-流体通道;16-榫卯机构;61-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轴压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流固耦合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热流固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轴压加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2。另外,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3、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4和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5;至少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3沿X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4沿Y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5沿Z轴相对设置。在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X轴施压杆3、所述Y轴施压杆4以及所述Z轴施压杆5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3、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4以及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5是如图1中所示的结构来设置的,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3、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4以及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5分别两两相对,然后朝向中心设置的承压机构。由上可知,为了实现真三轴应力施加,所以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均设置了施压杆,所以基于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压加载装置以及热流固耦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压加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2);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3)、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4)和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5);至少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3)沿X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4)沿Y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5)沿Z轴相对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中心设置有承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压加载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壳体(2);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至少两个X轴施压杆(3)、至少两个Y轴施压杆(4)和至少两个Z轴施压杆(5);至少两个所述X轴施压杆(3)沿X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Y轴施压杆(4)沿Y轴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Z轴施压杆(5)沿Z轴相对设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中心设置有承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压机架(6);所述X轴施压杆(3)、所述Y轴施压杆(4)和所述Z轴施压杆(5)上均设置有轴向的导向槽(61);所述承压机架(6)与所述导向槽(61)滑动连接,用于限制所述X轴施压杆(3)、所述Y轴施压杆(4)和所述Z轴施压杆(5)沿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壁设置有加热机构(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壁上的圆环形PTC热敏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施压杆(3)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汝宽辛晶雷丽刘彦锋王改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