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用打谷机,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打谷机是水稻成熟后对水稻上的谷粒进行收取的设备,现有的打谷机在进行打谷时会将水稻的叶子一起打下,如此需要人工与谷粒混合在一起的稻叶除去,人工清除稻叶的方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清除效率低,从而会降低谷粒收取的效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提高稻叶清除效率、能够提高谷粒收取效率的农业用高效打谷机。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人工清除稻叶的方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清除效率低,从而会降低谷粒收取的效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提高稻叶清除效率、能够提高谷粒收取效率的农业用高效打谷机。(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包括有底板、支板、壳体、下料斗、打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支板(2)、壳体(3)、下料斗(4)、打谷装置(5)、除叶装置(6)和驱动装置(7),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左侧上部为敞口式设置,壳体(3)的右侧下部也为敞口式设置,壳体(3)的底部中间安装有下料斗(4),壳体(3)内的上部设有打谷装置(5),壳体(3)内的下部设有除叶装置(6),壳体(3)前侧面的右侧上部设有驱动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支板(2)、壳体(3)、下料斗(4)、打谷装置(5)、除叶装置(6)和驱动装置(7),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支板(2),两个支板(2)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左侧上部为敞口式设置,壳体(3)的右侧下部也为敞口式设置,壳体(3)的底部中间安装有下料斗(4),壳体(3)内的上部设有打谷装置(5),壳体(3)内的下部设有除叶装置(6),壳体(3)前侧面的右侧上部设有驱动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打谷装置(5)包括有第一轴承座(501)、第一转轴(502)、第一滚筒(503)和打谷齿(504),第一轴承座(50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轴承座(501)分别嵌入式的安装在壳体(3)上部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个第一轴承座(501)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502),第一转轴(50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轴承座(501)的轴承连接,壳体(3)内的第一转轴(502)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滚筒(503),第一滚筒(503)上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打谷齿(5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除叶装置(6)包括有第二轴承座(601)、第二转轴(602)、第二滚筒(603)、叶片(604)、第一皮带轮(605)、第二皮带轮(606)和第一平皮带(607),第二轴承座(60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轴承座(601)分别嵌入式的安装在壳体(3)下部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两个第二轴承座(601)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602),第二转轴(602)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轴承座(601)的轴承连接,壳体(3)内的第二转轴(602)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滚筒(603),第二滚筒(603)上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叶片(604),壳体(3)后侧的第二转轴(602)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05),壳体(3)后侧的第一转轴(502)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606),第一皮带轮(605)和第二皮带轮(606)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6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7)包括有电机(701)、第三皮带轮(702)、第四皮带轮(703)和第二平皮带(704),电机(701)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3)前侧面的右侧上部,电机(7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三皮带轮(702),壳体(3)前侧的第一转轴(502)外围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四皮带轮(703),第三皮带轮(702)和第四皮带轮(703)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7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高效打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敲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强,江建荣,朋玉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吴剑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