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及一种真空加硫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981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所述加硫机设有加热腔室,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出风管、以及分别设于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进风口和加热腔室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加热腔室之间设有侧隔板,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上下左右均匀排布的侧面流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真空加硫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环风系统以及真空加硫机结构简单,且形成的循环风能够较为均匀的分布于加热腔室内。

A circulating air system of sulfur adding machine and a vacuum sulphur ad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及一种真空加硫机
本技术涉及制鞋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以及应用该循环风系统的真空加硫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真空加硫机对鞋面进行定型,真空加硫机需要通过加热对鞋面进行软化处理,为了保证鞋面的软化程度基本一致,此时,需要通过循环风将加热烘道内的热量均匀分布,现有技术的循环风通过加热腔室下方板上的平孔或在加热腔室侧壁设置导风板将循环风引流至内加热腔室,然后由上端出风口引出以此循环,但是此结构复杂,且通过导风板引流的循环风是成批的,进入加热腔室的循环风还是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提高循环风在加热腔室内的均匀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所述加硫机设有加热腔室,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出风管、以及分别设于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进风口和加热腔室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加热腔室之间设有侧隔板,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上下左右均匀排布的侧面流通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面流通孔为圆台形,侧面流通孔的大头端朝向进风通道,小头端朝向加热腔室。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隔板朝向加热腔室的表面设有与侧面流通孔一一对应的凸台,所述侧面流通孔贯穿凸台。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加热腔室上方的中心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的一端均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分别一一对应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腔室的底部设有底部流通道,所述底部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底部流通道与加热腔室之间设有底隔板,所述底隔板设有底部流通孔。相应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真空加硫机,包括本技术所述的循环风系统。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侧隔板朝向加热腔室的侧壁,或者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侧隔板朝向进风通道的侧壁。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蒸汽系统,所述蒸汽系统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通入加热腔室内。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真空泵和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真空泵和加热腔室连接。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循环风系统以及应用该循环风系统的真空加硫机通过风机将循环风导入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循环风通过侧隔板上的侧面流通孔进入到加热腔室,循环风进入加热腔室后由于风机的吸风会进入到出风管,随后进入到风机,然后再由风机的出风口进入到进风管,以此循环流通,本技术通过侧隔板上均匀分布的侧面流通孔进入加热腔室,侧面流通孔的分布范围广,可以进入到加热腔室的各个角落,且进入加热腔室后较为均匀,从而实现鞋面的均匀软化目的,另外,采用侧面流通孔的结构无需另外加设导风板,简化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循环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设有底部流通道的循环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真空加硫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其中,所述加硫机设有加热腔室11,鞋架进入加热腔室11进行加热软化处理。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风机2、进风管3、出风管4、以及分别设于加热腔室11两侧的进风通道(5a、5b),设于加热腔室11左侧的进风通道为左侧进风通道5a,设于加热管道右侧的进风通道为右侧进风通道5b,所述进风通道(5a、5b)与加热腔室11之间设有侧隔板6,所述侧隔板6上设有上下左右均匀排布的侧面流通孔7。其中,所述进风管3的两端分别与风机2的出风口和进风通道(5a、5b)连通,所述出风管4的两端分别与风机2的进风口和加热腔室11连通。工作时,风机2将循环风导入加热腔室11两侧的进风通道(5a、5b),循环风通过侧隔板6上的侧面流通孔7进入到加热腔室11,循环风进入加热腔室11后由于风机2的吸风会进入到出风管4,随后进入到风机2,然后再由风机2的出风口进入到进风管3,以此循环流通。作为侧面流通孔7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侧面流通孔7为圆台形,侧面流通孔7的大头端朝向进风通道(5a、5b),小头端朝向加热腔室11。此时,由侧面流通孔7流出的循环风会沿平直方向流动一段距离,保证循环风能够到达加热腔室11的中心,以使加热腔室11内的各个部位的热能分布均匀。进一步地,所述侧隔板6朝向加热腔室11的表面设有与侧面流通孔7一一对应的凸台,所述侧面流通孔7贯穿凸台(附图未画出),为了节省材料,一般将侧隔板6设计的比较薄,当侧隔板6较薄时很难对循环风进行导向,本技术通过在侧隔板6的侧壁设置凸台增加侧面流通孔7的导向长度,此时,由侧面流通孔7流出的气流持续较长的水平距离,以使至少部分循环风能够流通道中心位置,进一步提高加热腔室内热量的均匀性。其中凸台的外侧壁优选为与侧面流通孔相适配的圆台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机2安装于所述加热腔室11上方的中心位置,此时,由加热腔室11流出的循环风收集较为便捷,另外,可以使左右进风通道(5a、5b)能够对称的流通。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3包括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的一端均与风机2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加热腔室11两侧的进风通道(5a、5b)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可以通过一个总管与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也可以直接与出风口连接。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加热腔室11的底部设有底部流通道5c,所述底部流通道5c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进风通道(5a、5b)连通,所述底部流通道5c与加热腔室11之间设有底隔板8,所述底隔板8设有底部流通孔9。本技术通过加设底部流通道5c将部分循环风由加热腔室11的底部引入,可以加强底部这部分的热量均匀分布。相应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真空加硫机,包括本技术所述的循环风系统。所述真空加硫机可以为单箱体式的加硫机,也可以是多箱体式的加硫机,优选的,真空加硫机为单箱体式真空加硫机。当所述真空加硫机为单箱体式真空加硫机时,其还包括加热管、蒸汽系统12和抽真空系统13。其中,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侧隔板6朝向加热腔室11的侧壁,或者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侧隔板6朝向进风通道(5a、5b)的侧壁,通过加热管对加热腔室11的鞋面进行加热;所述蒸汽系统12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通入加热腔室11内,蒸汽是随着循环风的循环流动而流动的,通过蒸汽对鞋面进行蒸汽软化处理,提高制鞋的质量。其中所述抽真空系统13包括真空泵和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真空泵和加热腔室11连接。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及一种真空加硫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所述加硫机设有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出风管、以及分别设于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进风口和加热腔室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加热腔室之间设有侧隔板,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上下左右均匀排布的侧面流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所述加硫机设有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系统包括风机、进风管、出风管、以及分别设于加热腔室两侧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的进风口和加热腔室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加热腔室之间设有侧隔板,所述侧隔板上设有上下左右均匀排布的侧面流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流通孔为圆台形,侧面流通孔的大头端朝向进风通道,小头端朝向加热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板朝向加热腔室的表面设有与侧面流通孔一一对应的凸台,所述侧面流通孔贯穿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加热腔室上方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硫机的循环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进风管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起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誉泰机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