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及其低压塑壳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5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及其低压塑壳开关。脱扣机构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位于所述壳体中且可作旋转运动,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一个第一旋转配合部,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与所述壳体的一个第二旋转配合部相互配合并可围绕一个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旋转配合部相对的表面可彼此接触,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且各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摩擦力,进而能够尽量减少旋转部件运动后所受到的阻力,尽量保证旋转部件的动作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及其低压塑壳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采用这种脱扣机构的低压塑壳开关。
技术介绍
低压塑壳开关中均设置有脱扣机构,其作用是当电路中出现过载电流时进行延时脱扣,或者是当电路中出现大的短路电流时进行瞬时脱扣,使低压塑壳开关跳闸,以实现对电路的保护。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塑壳开关一般都包括一个可以旋转的脱扣杆,该脱扣杆可以与锁扣杆扣合,当电路中出现过载电流或者大的短路电流时,热的感温元件或磁脱扣元件推动锁扣杆与脱扣杆脱离接触,从而带动脱扣杆旋转释放,并撞击低压塑壳开关上的牵引杆,使得低压塑壳开关动作,例如跳闸。因此,脱扣杆和锁扣杆的动作时间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及其低压塑壳开关,以减少旋转部件在旋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本技术一方面提供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位于所述壳体中且可作旋转运动。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一个第一旋转配合部。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与所述壳体的一个第二旋转配合部相互配合并可围绕一个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旋转配合部相对的表面可彼此接触。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各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通过减少壳体与旋转部件相接触的表面的面积,以减少摩擦力,进而能够尽量减少旋转部件运动后所受到的阻力,尽量保证旋转部件的动作速度。并且,该方式不会过多的增加成本,简单可行。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接触面为扇形。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远离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另一个,其另一侧靠近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另一个。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旋转配合部和第二旋转配合部之间的接触面尽量为线形,进而尽可能地减少接触面积,减少摩擦。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数量为三个。采用三个第一突出部能够使第一旋转配合部和第二旋转配合部接触的表面较平。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件为锁扣部件和/或脱扣部件。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脱扣部件还包括一个第一凸起部和一个第二突出部。其中,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接触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相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脱扣部件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较为快速的运动,保证动作速度。此外,将第二突出部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凸起部的高度相同,能够尽量减少其他部件受力的改变。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脱扣部件还包括一个第三旋转配合部。所述第三旋转配合部包括一个第一弧形本体和一个第三突出部。第三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本体的表面上且沿所述第一弧形本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且所述第三突出部的接触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本体的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三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高度相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脱扣部件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较为快速的运动,保证动作速度。此外,将第三突出部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突出部的高度相同,能够尽量减少其他部件受力的改变。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一个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包括一个第二弧形本体和一个第四突出部。该第四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本体的表面上且沿所述第二弧形本体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所述第四突出部用于防止所述脱扣部件在与所述锁扣部件的扣合方向上旋转过位。所述第四突出部的接触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本体的表面的面积。所述第四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高度相同。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脱扣部件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能够较为快速的运动,保证动作速度。此外,将第三突出部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突出部的高度相同,能够尽量减少其他部件受力的改变。根据如上所述的脱扣机构,可选地,第一旋转配合部为一体成型,第二旋转配合部为一体成型。这样方便制作。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低压塑壳开关,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通过减少壳体与旋转部件相接触的表面的面积,以减少摩擦力,进而能够尽量减少旋转部件运动后所受到的阻力,尽量保证旋转部件的动作速度。并且,该方式不会过多的增加成本,简单可行。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低压塑壳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低压塑壳开关中的脱扣部件和锁扣部件的动作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锁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脱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脱扣机构101-壳体102-锁扣部件103-脱扣部件104-蓄能部件1021-第一旋转配合部1022-第一本体部分1031-第一旋转配合部1032-第二本体部分109-间隙110-第一突出部120-第二旋转配合部121-第二旋转配合部122-第三本体部分111-第一凸起部112-第二突出部113-第一弧形本体114-第三突出部115-第二弧形本体116-第四突出部1011-上盖1012-底座123-第三本体部分170-第一旋转配合部1701-第一本体部分171-第一旋转配合部1711-第二本体部分1721-第一弧形本体1722-第三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脱扣机构100包括一个壳体101和一个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位于壳体101中且可作旋转运动。该旋转部件具有一个第一旋转配合部。该第一旋转配合部与壳体101的一个第二旋转配合部相互配合并可围绕一个旋转轴转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01包括上盖1011和底座1012。两者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扣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内腔的壳体101。旋转部件位于内腔中。本实施例中,该旋转部件可以是锁扣部件102或脱扣部件103,即旋转部件可以是锁扣部件102,也可以是脱扣部件103。如图2所示,锁扣部件102逆时针运动的过程中,脱扣部件103可与锁扣部件102脱离,并在蓄能部件104的作用下,顺时针运动,进而撞击低压塑壳开关上的牵引杆。该蓄能部件104可以为弹簧。如图1至图3所示,若该旋转部件为锁扣部件102,则第一旋转配合部可以为图1所示的部件170,该第一旋转配合部170朝向上盖1011,可以与上盖1011上相应的第二旋转部件配合,也可以为图2和图3中所示的部件1021,该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朝向底座1012,可以与底座1012上相应的第二旋转配合部件配合。该第一旋转配合部170的第一本体部分1701的结构可以是图1所示的圆柱,也可以是中空的圆筒,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该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的第一本体部分1022的结构可以是图2和图3所示的圆柱,也可以是中空的圆筒,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该第一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及其低压塑壳开关

【技术保护点】
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100),包括一个壳体(101)和一个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位于所述壳体(101)中且可作旋转运动,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一个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170,171),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170,171)与所述壳体(101)的一个第二旋转配合部(120,121)相互配合并可围绕一个旋转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与所述第二旋转配合部(120,121)相对的表面可彼此接触,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110)且各所述第一突出部(110)之间具有一个间隙(109)。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低压塑壳开关的脱扣机构(100),包括一个壳体(101)和一个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位于所述壳体(101)中且可作旋转运动,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一个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170,171),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170,171)与所述壳体(101)的一个第二旋转配合部(120,121)相互配合并可围绕一个旋转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配合部(1021,1031)与所述第二旋转配合部(120,121)相对的表面可彼此接触,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具有围绕所述旋转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110)且各所述第一突出部(110)之间具有一个间隙(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接触面为扇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一侧远离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另一个,其另一侧靠近所述相对的表面中的另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10)的数量为三个。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扣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为锁扣部件(102)和/或脱扣部件(1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扣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部件(103)还包括:一个第一凸起部(111)和一个第二突出部(112),其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突出部(112)的接触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军赵峰渠涛范磊磊林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