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35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包括外壳、盖板、触头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件及静铁芯,所述线圈组件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和静铁芯,所述触头组件与线圈组件接通,所述触头组件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触头组件反向设置于外壳的两侧,并与盖板平行,所述触头组件包括触头螺丝、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所述触头螺丝穿插于外壳内外且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与线圈组件接通,而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依次通过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从不同方向接通触头组件,通过扩展起动点,有利于提高起动效率,同时触头组件安装更为稳固,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接触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起动点火的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在起动汽车电机的时候需要很大的电流,而钥匙是用来控制起动电机的,当钥匙接通时,如果大电流从钥匙流向起动机,那么,钥匙必须做得很大且笨重,能够耐大电流的频繁通过而不烧毁,而且要用很粗的电线把蓄电池,钥匙和起动电机连接起来,很不划算,使用也不可靠,维修也不方便,而起动继电器可以允许大电流频繁通过,所以人们想到了运用起动继电器来控制电机起动。现有起动继电器通常会包括外壳、盖板、触头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件及静铁芯,线圈组件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和静铁芯,触头组件与线圈组件接通,然而,目前市场上起动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均同一方向设置于盖板一侧,即使触头在多,方向也是单一的,不利于扩展起动点,且触头组件由于自身固定问题,易影响接触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解决了现有起动继电器的触头组件均同一方向设于盖板一侧,方向单一,不利于扩展起动点,且触头组件由于自身固定问题,易影响接触灵敏度的缺陷。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包括外壳、盖板、触头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件及静铁芯,所述盖板配合外壳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的线圈组件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和静铁芯,所述触头组件与线圈组件接通,所述的触头组件设置有多组,且所述的多组触头组件反向设置于外壳的两侧,并与盖板平行,所述触头组件包括触头螺丝、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所述触头螺丝穿插于外壳内外且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与线圈组件接通,而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依次通过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紧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结构合理,通过将两组触头组件反向设置于外壳的两侧,并与盖板平行,从而可同时从不同方向接通触头组件,通过扩展起动点,有利于提高起动效率,而通过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的固定,能够使触头螺丝的安装更为稳固,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接触灵敏度,而提高整个使用性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限位架、隔板及导通片,所述线圈绕于线圈骨架上,所述限位架固定于线圈骨架和外壳之间,所述线圈骨架靠近触头螺丝的一端延伸有凸臂,所述隔板和导通片紧贴套设于凸臂上,且导通片另一端紧贴于触头螺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线圈组件的结构更为简化,同时能够使线圈组件与触头组件的接触性更强,使之接通的稳定性更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动铁芯组件包括动铁芯、安装环、动触片、限位片、复位弹簧及压盘,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同轴设置于线圈组件内,所述压盘抵压于动铁芯与盖板之间,所述安装环套设于动铁芯上,所述动触片和限位片分别套设于安装环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动铁芯外且两端抵压于压盘和线圈组件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盘能够很好的限制动铁芯的安装,以更好的配合静铁芯发挥作用,同时使动铁芯能够稳定的带动动触片与触头螺丝接触,限位片可很好的固定动触片的位置,而复位弹簧能够使动铁芯带动触片快速复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的内侧壁设置有一防水垫,所述压盘紧压于防水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盖板和外壳之间的密封性,以避免液体、杂质等进入外壳而影响继电器性能,甚至减少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盖板通过若干空心铆钉固装于外壳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使盖板的安装更为牢固,同时又方便拆卸盖板进行检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焊接片,且所述外壳通过焊接片焊接有安装支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方便整个继电器更好的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结构合理,通过对触头组件进行改进,可同时从不同方向接通触头组件,通过扩展起动点,有利于提高起动效率,同时能够使触头组件安装更为稳固,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接触灵敏度,而提高整个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的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包括外壳1、盖板2、触头组件3、线圈组件4、动铁芯组件5及静铁芯6,盖板2配合外壳1形成封闭空间,线圈组件4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5和静铁芯6,触头组件3与线圈组件4接通,其中,触头组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触头组件3反向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并与盖板2平行,触头组件3包括触头螺丝31、螺母32、弹性垫圈33及锁紧垫圈34,其中,触头螺丝31穿插于外壳1内外且位于外壳1内的部分与线圈组件4接通,而位于外壳1外的部分依次通过螺母32、弹性垫圈33及锁紧垫圈24紧固。该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结构合理,通过将两组触头组件3反向设置于外壳1的两侧,并与盖板2平行,从而可同时从不同方向接通触头组件3,通过扩展起动点,有利于提高起动效率,而通过螺母32、弹性垫圈33及锁紧垫圈34的固定,能够使触头螺丝31的安装更为稳固,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接触灵敏度,而提高整个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线圈组件4包括线圈骨架41、线圈42、限位架43、隔板44及导通片45,线圈42绕于线圈骨架41上,限位架43固定于线圈骨架41和外壳1之间,线圈骨架41靠近触头螺丝31的一端延伸有凸臂411,隔板44和导通片45紧贴套设于凸臂411上,且导通片45另一端紧贴于触头螺丝31,从而使线圈组件4的结构更为简化,同时能够使线圈组件4与触头组件3的接触性更强,使之接通的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中,动铁芯组件5包括动铁芯51、安装环52、动触片53、限位片54、复位弹簧55及压盘56,动铁芯51和静铁芯6同轴设置于线圈组件4内,压盘56抵压于动铁芯51与盖板2之间,安装环52套设于动铁芯51上,动触片53和限位片54分别套设于安装环52上,复位弹簧55套设于动铁芯51外且两端抵压于压盘56和线圈组件4之间,压盘56能够很好的限制动铁芯51的安装,以更好的配合静铁芯6发挥作用,同时使动铁芯51能够稳定的带动动触片53与触头螺丝31接触,限位片54可很好的固定动触片53的位置,而复位弹簧55能够使动铁芯51带动触片53快速复位。本实施例中,盖板2的内侧壁设置有一防水垫7,压盘56紧压于防水垫7,从而能够大大提高盖板2和外壳1之间的密封性,以避免液体、杂质等进入外壳1而影响继电器性能,甚至减少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盖板2通过若干空心铆钉8固装于外壳1上,从而能够使盖板2的安装更为牢固,同时又方便拆卸盖板2进行检修。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设置有焊接片9,且外壳1通过焊接片9焊接有安装支架10,从而能够方便整个继电器更好的安装。从而在使用时,接通电源后,线圈42产生电磁吸力,电磁吸力将带动动铁芯51移动,直至动铁芯51上的动触片53移动至与触头螺丝31接触,从而继电器开始工作,而当电源断开时,线圈42产生的电磁吸力消失,复位弹簧55带动动铁芯51复位,使动触片53与触头螺丝31断开接触,从而继电器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包括外壳、盖板、触头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件及静铁芯,所述盖板配合外壳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的线圈组件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和静铁芯,所述触头组件与线圈组件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多组触头组件反向设置于外壳的两侧,并与盖板平行,所述触头组件包括触头螺丝、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所述触头螺丝穿插于外壳内外且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与线圈组件接通,而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依次通过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包括外壳、盖板、触头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件及静铁芯,所述盖板配合外壳形成封闭空间,所述的线圈组件外包围于动铁芯组件和静铁芯,所述触头组件与线圈组件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多组触头组件反向设置于外壳的两侧,并与盖板平行,所述触头组件包括触头螺丝、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所述触头螺丝穿插于外壳内外且位于外壳内的部分与线圈组件接通,而位于外壳外的部分依次通过螺母、弹性垫圈及锁紧垫圈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接触起动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限位架、隔板及导通片,所述线圈绕于线圈骨架上,所述限位架固定于线圈骨架和外壳之间,所述线圈骨架靠近触头螺丝的一端延伸有凸臂,所述隔板和导通片紧贴套设于凸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熙贵韩顺林郑锡土林忠良陈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特立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