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生态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8778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设置有植被层和用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下端设置有限制土壤穿过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侧设置有紧贴过滤层的透水膜,所述屋顶设置有用于承接穿过透水膜的水分的蓄水层。有雨水落在屋顶后,雨水在屋顶蓄积,并会往房屋内渗水,而平常的做法是让屋顶的水分自然风干进而去除水分。这种做法会对屋顶产生干裂的副作用,另外也没有防水的效果。植被层和土壤层的存在,让雨水能够被植物利用。而过滤层和透水膜的存在让雨水下渗的过程中不会带走土壤中的大颗粒物质,避免造成淤泥污染。

Housing ecological waterproof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proof housing ecological system, including the roof, th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vegetation layer and soil layer for plant growth, the lower the soil layer filter layer is limited through the soil, one side of the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permeable membrane filtration layer, the roof set for aquifer water through the permeable membrane to undertake. There is rain on the roof after the rain on the roof and to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water seepage, the usual approach is to let the roof of the water and natural air dry moisture removal. It can have a dry side effect on the roof, and there is no waterproof effect. The existence of vegetation and soil layers allows rainwater to be used by plants. The existence of filtration and permeable membranes will not take away the large particles in the soil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filtration, and avoid the sludge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生态防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房屋屋顶的表面通常称为屋面,主要是指屋檐和屋脊之间的部分。现有的屋面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及避雷措施等,但是混凝土层若前期养护不到位,或者在浇筑时振捣不到位,房屋容易渗水,给住户带来很大的困扰,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这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能够避免因混凝土养护不当或浇筑不到位的问题引起的漏水问题,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设置有植被层和用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下端设置有限制土壤穿过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一侧设置有紧贴过滤层的透水膜,所述屋顶设置有用于承接穿过透水膜的水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雨水落在屋顶后,雨水在屋顶蓄积,并会往房屋内渗水,而平常的做法是让屋顶的水分自然风干进而去除水分。这种做法会对屋顶产生干裂的副作用,另外也没有防水的效果。植被层和土壤层的存在,让雨水能够被植物利用。而过滤层和透水膜的存在让雨水下渗的过程中不会带走土壤中的大颗粒物质,避免造成淤泥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由海绵材料构成,所述蓄水层和透水膜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海绵材料膨胀后体积的空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材料能够吸收土壤渗透出的多余的水分,同时海绵材料中吸收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给土壤提供水分。由于海绵材料吸水容易膨胀,过滤网和蓄水层之间设置有空隙层给海绵材料提供膨胀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的下方依次设置有钢性防水层,所述钢性防水层设置有用于容纳水分的集水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暴雨时,蓄水层将无法承载过多的水分,因此多余的水分将会顺着重力下渗至集水池中,达到收集的目的,避免与屋顶直接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池连通有用于将集水池中水分排出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有封闭排水管的封闭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封闭件让集水池中的水分留在集水池内,随着水分的蒸发作用将会上升至蓄水层中被吸收,进而再次挥发让植被层中的植物利用。而当集水池中的水分过多时,拿出封闭件将集水池中的水分导出避免下次雨水下落后,集水池内的水分溢出集水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顶设置有凹槽,所述封闭件包括与凹槽卡接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排水管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闭板卡入凹槽后,封闭板将封闭排水管进而封闭集水池。密封圈受到挤压后,能够好地对排水管进行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板设置有贯穿封闭板的燕尾槽,所述封闭板卡接有燕尾板,所述燕尾板一体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处于排水管内并与排水管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封闭板的晃动,将燕尾板卡入燕尾槽中,此时固定杆与排水管抵接,限制封闭板朝竖直方向移动,进而限制封闭板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燕尾板的体积略大于燕尾槽的内部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燕尾板和燕尾槽能够卡接地更加紧密。综上所述,有雨水落在屋顶后,雨水在屋顶蓄积,并会往房屋内渗水,而平常的做法是让屋顶的水分自然风干进而去除水分。这种做法会对屋顶产生干裂的副作用,另外也没有防水的效果。植被层和土壤层的存在,让雨水能够被植物利用。而过滤层和透水膜的存在让雨水下渗的过程中不会带走土壤中的大颗粒物质,避免造成淤泥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植被层;2、土壤层;3、透水膜;4、过滤层;5、空隙层;6、蓄水层;7、密封圈;8、钢性防水层;9、集水池;10、排水管;11、凹槽;12、封闭板;13、燕尾槽;14、燕尾板;15、固定杆;16、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屋顶在正常状态下的上和下。如图1所示,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包括植被层1和土壤层2。植被层1包括地被植物、灌木、小乔木等植物,这些植物种植在土壤层2中,由土壤提供养分使其生长。土壤层2外包裹有过滤层4,避免土壤土质的流失。过滤层4远离土壤层2的一侧设置有紧贴过滤层4的透水膜3。透水膜3只能使水分子透过,使透过的水分更加澄清,避免土壤养分的流失,同时防止土壤土质污染屋面影响美观。过滤层4下方设置有蓄水层6。蓄水层6采用海绵材料,能够吸收土壤渗透出的多余的水分,同时海绵材料中吸收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给土壤提供水分。由于海绵材料吸水容易膨胀,过滤层4和蓄水层6之间设置有空隙层5给海绵材料提供膨胀空间。蓄水层6下方设置有有钢性防水层8,钢性防水层8由混凝土构成,强度高,防水效果好,可以有效阻隔水分进入房屋内部。钢性防水层8设置有用于从蓄水层6下渗水分的集水池9。集水池9设置有与集水池9连通的排水管10。屋顶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10的固定块16,排水管10在固定块内不会随意晃动。排水管10远离集水池9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封闭排水管10的封闭件。屋顶设置有处于排水管10一端的凹槽11。封闭件包括卡接在凹槽11内的封闭板12。封闭板12与凹槽11恰好契合,因此,封闭板12只能沿着凹槽11的开口方向移动才能与凹槽11分离。封闭板12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排水管10与封闭板12连接处的密封圈7。密封圈7配合封闭板12封闭排水管10的出水端。封闭板12设置有沿着垂直于封闭板12方向贯穿封闭板12的燕尾槽13。燕尾槽13卡接有燕尾板14。燕尾板14的体积略大于燕尾槽13的槽内容积。当燕尾板14卡接在燕尾槽13内时,燕尾板14将和燕尾槽13配合紧密进而限制水分的通过。燕尾板14一体连接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处于排水管10的内部并与排水管10远离凹槽11一端的管壁抵接。因此固定杆15与排水管10配合限制封闭板12与凹槽11分离。当需要将集水池9内的水分排出时,先让燕尾板14和燕尾槽13分离进而取出固定杆15,随后便能拿出封闭板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房屋生态防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包括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设置有植被层(1)和用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层(2),所述土壤层(2)的下端设置有限制土壤穿过的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的一侧设置有紧贴过滤层(4)的透水膜(3),所述屋顶设置有用于承接穿过透水膜(3)的水分的蓄水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包括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设置有植被层(1)和用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层(2),所述土壤层(2)的下端设置有限制土壤穿过的过滤层(4),所述过滤层(4)的一侧设置有紧贴过滤层(4)的透水膜(3),所述屋顶设置有用于承接穿过透水膜(3)的水分的蓄水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层(6)由海绵材料构成,所述蓄水层(6)和透水膜(3)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海绵材料膨胀后体积的空隙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生态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层(6)的下方依次设置有钢性防水层(8),所述钢性防水层(8)设置有用于容纳水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虹戴世中杜芳芳童晓青吴耀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