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767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属于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安装。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顶层现浇梁、中间层现浇梁、底层现浇梁、设置在顶层现浇梁与中间层现浇梁之间的第一混凝土外墙板、设置在中间层现浇梁与底层现浇梁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外墙板,所述顶层现浇梁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中间层现浇梁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贯穿中间层现浇梁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连接,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底层现浇梁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节点。

A connection node of a non load-bearing precast concret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node of a non load-bearing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late, which belongs to the installatio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anels. Provides a simple structure, non bearing joint precast concrete wall panels and low manufacture cost,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the top cast-in-place beam, the middle layer and the bottom beam cast-in-place cast-in-place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layer and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cast-in-place beam cast-in-place beam first mixed concrete external wall panels set in the middle layer between the bottom of cast-in-place beam and cast-in-place beam second concrete wall panels, the first connec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beam and cast-in-place concrete wall plat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node, the middle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ast-in-place beam and the first concrete wall panels, second connections through the middle layer of cast-in-place beam and second concrete wall plate connection, third join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bottom wall concrete cast-in-plac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建筑设计中,常需要设置全混凝土外墙。而在低烈度区,考虑成本及结构布置的原因,通常采用承重混凝土外墙与非承重混凝土外墙相结合的方式。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采用相同节点不合理、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顶层现浇梁、中间层现浇梁、底层现浇梁、剪力墙、设置在顶层现浇梁与中间层现浇梁之间的第一混凝土外墙板、设置在中间层现浇梁与底层现浇梁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外墙板,所述顶层现浇梁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中间层现浇梁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贯穿中间层现浇梁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连接,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底层现浇梁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节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仅需使用第一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第三连接节点便可将第一混凝土外墙板和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顶层现浇梁、中间层现浇梁和底层现浇梁安装在一起,结构简单、施工难度小、安装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插筋,预制插筋一端预制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中,另一端浇筑在顶层现浇梁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钢筋是预埋在第一混凝土外墙中的,现场安装时,只需将预制钢筋背向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一端浇筑在顶层现浇梁中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包括浇筑在中间层现浇梁中的第一钢筋锚头,第一钢筋锚头一端预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中,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钢筋锚头一端是预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中的,现场安装时,将第一钢筋锚头裸露在第二外墙板外的一部分浇筑在中间层现浇梁中,并将第一钢筋锚头背向中间层现浇梁的一端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外墙板朝向中间层现浇梁的一端预制第一螺纹盲孔,第一钢筋锚头穿入螺纹盲孔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将第一钢筋锚头朝向第二混凝土外墙板的一端穿入第一螺纹盲孔中,即可将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中间层现浇梁连接。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纹盲孔上分别连通有第一灌浆孔和第一出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钢筋锚头一端插入螺纹盲孔中,通过第一灌浆孔将灌浆料注入第一螺纹盲孔中,当灌浆料从第一灌浆孔中溢出,即表示第一螺纹盲孔中填满灌浆料,停止灌浆。第一螺纹盲孔的内螺纹有利于用于增大灌浆料与灌浆料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抗剪能力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与中间层现浇梁的连接处涂抹有座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浆使得第一混凝土外墙板与中间层现浇梁的连接更加坚固,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层现浇梁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之间设有第二钢筋锚头,第二钢筋锚头一端浇筑在底层现浇梁中,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第二混凝土外墙板时,首先将第二钢筋锚头一端浇筑在底层现浇梁中,然后再将另一端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连接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中朝向底层现浇梁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盲孔,第二螺纹盲孔内上分别连通有第二灌浆孔和第二出浆孔,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底层现浇梁中的连接处涂抹有座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锚头背向底层现浇梁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螺纹盲孔中,通过第二灌浆孔向第二螺纹盲孔中注入灌浆料,加固第二钢筋锚头与第二螺纹盲孔的连接。同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底层现浇梁中的连接处涂抹有座浆,进一步加固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与底层现浇梁的连接。进一步设置:所述剪力墙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第四连接节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接节点将剪力墙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第四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中的螺栓套筒和与螺栓套筒配合的螺栓,螺栓一端与螺栓套筒连接,另一端浇筑在剪力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时,首先将螺栓旋进螺栓套筒中,并在螺栓旋进螺栓套筒中,并将螺栓背向螺栓套筒的一端浇筑在剪力墙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简单、可靠。给构件的预制、运输、现场吊装、就位及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所用的主要材料成本低,采购方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图1的A部分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1中图1的B部分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1中图1的C部分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1中图1的D-D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图5的E-E向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顶层现浇梁;2、中间层现浇梁;3、底层现浇梁;4、第一混凝土外墙板;5、第二混凝土外墙板;6、剪力墙;7、第一连接节点;71、预制插筋;8、第二连接节点;81、第一钢筋锚头;82、第一螺纹盲孔;821、第一灌浆孔;822、第一出浆孔;9、第三连接节点;91、第二钢筋锚头;92、第二螺纹盲孔;921、第二灌浆孔;922、第二出浆孔;10、第四连接节点;101、螺栓套筒;102、螺栓;11、座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如图1所示,包括顶层现浇梁1、中间层现浇梁2、底层现浇梁3、设置在顶层现浇梁1与中间层现浇梁2之间的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设置在中间层现浇梁2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顶层现浇梁1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7,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8,第二连接节点8贯穿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连接,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节点9。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节点7包括预制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中的预制插筋71,预制插筋71下半部分预制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中,当浇筑顶层现浇梁1时,同时将预制插筋71的上半部分浇筑在顶层现浇梁1中。以此将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安装在顶层现浇梁1中。预制插筋71两端呈扁平状,进一步稳固预制插筋71与顶层现浇梁1和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的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节点8包括第一钢筋锚头81,第一钢筋锚头81底部预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中,中间部分浇筑在中间层现浇梁2中,顶部设置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底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底部预制第一螺纹盲孔82,第一钢筋锚头81设置在第一螺纹盲孔82中。第一螺纹盲孔82上分别设有第一灌浆孔821和第一出浆孔822,第一灌浆孔821设置在第一出浆孔822下方。灌浆料通过第一灌浆孔821注入第一螺纹盲孔82中。第一混凝土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顶层现浇梁(1)、中间层现浇梁(2)、底层现浇梁(3)、剪力墙(6)、设置在顶层现浇梁(1)与中间层现浇梁(2)之间的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设置在中间层现浇梁(2)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现浇梁(1)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7),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8),第二连接节点(8)贯穿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连接,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节点(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顶层现浇梁(1)、中间层现浇梁(2)、底层现浇梁(3)、剪力墙(6)、设置在顶层现浇梁(1)与中间层现浇梁(2)之间的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设置在中间层现浇梁(2)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现浇梁(1)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节点(7),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节点(8),第二连接节点(8)贯穿中间层现浇梁(2)与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连接,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与底层现浇梁(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节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7)包括预制插筋(71),预制插筋(71)一端预制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中,另一端浇筑在顶层现浇梁(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8)包括浇筑在中间层现浇梁(2)中的第一钢筋锚头(81),第一钢筋锚头(81)一端预制在第二混凝土外墙板(5)中,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朝向中间层现浇梁(2)的一端预制第一螺纹盲孔(82),第一钢筋锚头(81)穿入螺纹盲孔与第一混凝土外墙板(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金坤孙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