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862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包括:脱硫塔和依次连通的预沉池、软化装置、pH值调节池、机械过滤器、弱酸阳床、电渗析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所述预沉池设有脱硫废水入口;其中,所述预沉池和软化装置均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用于将所述预沉池与软化装置中的污泥排入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预沉池与软化装置产生的污泥通入脱硫塔的浆液池代替现有技术中板框压滤器对污泥进行脱水外运,实现了污泥的零排放,并由于通入脱硫塔的浆液池的污泥中参与脱硫反应,提高了脱硫塔的脱硫效率。

A zero discharge system for desulphurization wastewater and slu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and sludge zero discharge system, including: desulfurization tower and sequentially communicated the pre sedimentation tank, softening device, adjusting the pH value of pool, mechanical filter, weak acid cation bed, electrodialysis device and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device, the pre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including the entrance; the pr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oftening devic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slurry pool. For the pr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ludge discharged into the softening device in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in slurry pond.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slurry pool pr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sludge softening device into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to replace the frame filter press in current technology of sludge dewatering Sinotrans, to achieve zero discharge of sludge,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in the slurry tank desulfurization tower sludg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esulfurization desulfuriz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硫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大多数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即FDG法,FGD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效率最高可达99%、运行可靠、适应范围广、技术成熟、副产物可出售等优势。这种湿法脱硫工艺为了维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浆液中氯离子与微细粉尘的浓度需维持在一定水平。为防止脱硫系统材料的腐蚀,浆液氯离子浓度一般维持在12000~20000mg/kg;为维持较高的脱硫效率及防止塔体结垢,浆液密度一般控制在1075~1150kg/m3,因此必须从脱硫系统中排出一定量的废水,同时该部分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石膏颗粒、SiO2、Al和Fe的氢氧化物、氟化物和微量的重金属,如果废水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这部分废水经处理后一般用于干灰调湿或者灰场喷洒。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及脱硫废水零排放概念的提出,尽可能回用脱硫废水并回收废水中的有用资源,是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在火力发电厂对脱硫废水进行软化处理时势必会产生污泥,所以,污泥处理系统是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硫废水污泥处理指污泥的脱水。目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常用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前含水率90-95%,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55-65%,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给污泥脱水后外运,常要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无法实现污泥的零排放。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能够节约能源,实现脱硫废水和污泥的零排放。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包括:脱硫塔和依次连通的预沉池、软化装置、pH值调节池、机械过滤器、弱酸阳床、电渗析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所述预沉池设有脱硫废水入口;其中,所述预沉池和软化装置均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用于将所述预沉池与软化装置中的污泥排入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中。上述结构中,通过将预沉池和软化装置产生的污泥通入脱硫塔的浆液池中进行循环利用,污泥和脱硫塔内的SO2和O2反应生成CaSO4·2H2O,污泥参与了脱硫塔的脱硫反应,节省了脱硫过程吸收剂用量的同时实现了脱硫废水产生的污泥的零排放,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污泥脱水而设置的板框压滤机,进而节约了运行板框压滤机的能源。优选地,所述软化装置包括一级软化澄清池和二级软化澄清池,还包括氢氧化钙药剂加药箱和碳酸钠药剂加药箱;其中,所述氢氧化钙药剂加药箱与一级软化澄清池连通,所述碳酸钠药剂加药箱与二级软化澄清池连通;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设有一级污泥出口,所述二级软化澄清池设有二级污泥出口,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通过一级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所述二级软化澄清池通过二级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优选地,所述软化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设有一级污泥入口、清液出口和浓缩污泥出口,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一级污泥入口与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的一级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清液出口与所述预沉池连通。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一级软化澄清池与脱硫塔的浆液池之间设置污泥浓缩池,对一级软化澄清池排出的污泥进行静置脱水,进而将上层清液送返至预沉池内循环利用,减少了工艺用水量。优选地,所述软化装置还包括一级澄清缓冲池,所述一级澄清缓冲池设置在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与二级软化澄清池之间且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一级澄清缓冲池与二级软化澄清池依次连通。上述结构中,由于一级软化澄清池输送至二级软化澄清池的流量不稳定,所以通过设置一级澄清缓冲池能够对一级软化澄清池输送的上层清液先进行一个缓冲,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还包括:回流水箱,所述回流水箱设有蒸馏水入口、电渗析淡水入口和回流水出口,所述回流水箱通过所述蒸馏水入口与所述蒸发结晶装置连通,所述回流水箱通过所述电渗析淡水入口与所述电渗析装置连通,所述回流水箱通过所述回流水出口同时与所述弱酸阳床和机械过滤器连通。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一个回流水箱来储存电渗析装置排出来的电渗析淡水和蒸发结晶装置的蒸馏水,并能够将其作为反冲洗水通入弱酸阳床和机械过滤器内进行反冲洗,节约了工艺用水量。优选地,所述机械过滤器设有第一反冲洗废水出口,所述机械过滤器通过第一反冲洗废水出口与预沉池连通;所述弱酸阳床设有第二反冲洗废水出口,所述弱酸阳床通过第二反冲洗废水出口与预沉池连通。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反冲洗废水出口和第二反冲洗废水出口将弱酸阳床与机械过滤器中的反冲洗废水通入预沉池内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工艺用水量。优选地,所述电渗析装置的阴离子交换膜为单价阴离子膜。上述结构中,采用电渗析装置实现对废水进行高倍浓缩减量的目的,从而减少后续的蒸发结晶装置的规模,减少了蒸发结晶装置的能源的消耗。并由于单价阴离子膜只能容许单价阴离子通过,所以能够实现废水中的NaCl和Na2SO4的分离,即能够实现分盐。从而使得蒸发结晶装置得到NaCl含量大于99%的结晶盐,该结晶盐满足工业盐的标准,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出售。优选地,所述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还包括:喷雾干燥装置,所述喷雾干燥装置设有结晶母液入口;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设有结晶盐入口;所述蒸发结晶装置设有结晶母液出口和结晶盐出口;所述喷雾干燥装置的结晶母液入口与蒸发结晶装置的结晶母液出口连通,所述干燥装置的结晶盐入口与蒸发结晶装置的结晶盐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弱酸阳床与电渗析装置之间设有阳床缓冲水箱。上述结构中,由于弱酸阳床排出的水量不定,若水量过少,则无法开启电渗析装置,所以在弱酸阳床与电渗析装置之间设置阳床缓冲水箱,用以收集弱酸阳床排出的废水,避免了水量不足而导致的无法开启电渗析装置的现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预沉池与软化装置内产生的污泥通入脱硫塔的浆液池内进行循环利用代替采用板框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外运,不但省去了板框压滤机这类脱水设备,省下启动板框压滤器这类脱水设备的能源。而且污泥可以在脱硫塔内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减少脱硫过程吸收剂的用量。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脱硫废气,2-预沉池,3-一级软化澄清池,4-氢氧化钙药剂加药箱,5-二级软化澄清池,6-碳酸钠药剂加药箱,7-pH值调节池,8-机械过滤器,9-弱酸阳床,10-阳床缓冲水箱,11-电渗析装置,12-蒸发结晶装置,13-回流水箱,14-喷雾干燥装置,15-干燥装置,16-脱硫塔的浆液池,17-一级澄清缓冲池,18-污泥浓缩池,19-结晶混盐,20-NaCl结晶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和依次连通的预沉池、软化装置、pH值调节池、机械过滤器、弱酸阳床、电渗析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所述预沉池设有脱硫废水入口;其中,所述预沉池和软化装置均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用于将所述预沉池与软化装置中的污泥排入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和依次连通的预沉池、软化装置、pH值调节池、机械过滤器、弱酸阳床、电渗析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所述预沉池设有脱硫废水入口;其中,所述预沉池和软化装置均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用于将所述预沉池与软化装置中的污泥排入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装置包括一级软化澄清池和二级软化澄清池,还包括氢氧化钙药剂加药箱和碳酸钠药剂加药箱;其中,所述氢氧化钙药剂加药箱与一级软化澄清池连通,所述碳酸钠药剂加药箱与二级软化澄清池连通;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设有一级污泥出口,所述二级软化澄清池设有二级污泥出口,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通过一级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所述二级软化澄清池通过二级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设有一级污泥入口、清液出口和浓缩污泥出口,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一级污泥入口与所述一级软化澄清池的一级污泥出口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污泥出口与所述脱硫塔的浆液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清液出口与所述预沉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废水和污泥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装置还包括一级澄清缓冲池,所述一级澄清缓冲池设置在所述一级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月军李静何永胜吴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