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50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有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与所述传输带表面抵触以将物料自动分开并导向两侧的分流架、位于所述传输带两侧供分流后的物料传输进入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架包括将物料分流的尖锐部、将物料导向所述分流通道的弯折部。所述传输带上还设有防止尘屑飞扬的防尘组件以及位于防尘组件上方的吸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利用简单的分流架结构将物料自动分开并导向传输带两侧,达到了自动分流传输的效果,提高了传输效率,便于煤炭的生产利用。同时,减少了传输设备,更为节能。

A coal automatic distributary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煤炭的传输系统中,经常存在一个传输单元需要向多个不同的工作单元输送物料的情况,一般会在下料区设置多个单独的传输线路将物料分开传输。这种将物料分开的传输方式中,都是人为地将物料提前分好再进行传输,传输线路复杂、需要的传输设备较多。为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自动分流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物料的自动分流传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有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与所述传输带表面抵触以将物料分开并导所述传输带向两侧的分流架、位于所述传输带两侧供分流后的物料传输进入的分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带上设置一个分流架,使得物料沿分流架自动分开并流向传输带两侧,在传输带两侧设置分流通道,使得分流后的物料通过分流通道得以传输至下一工作单元,以此达到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物料的自动分流传输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架包括将物料分流的尖锐部、将分流后的物料导向所述分流通道的弯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尖锐部将自动分流,再通过弯折部将物料导向分流通道,整个过程中,物料的传输速度不变,以此实现物料快速、自动的分流传输。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架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拉动所述分流架另一端向上抬升的拉升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分流架与机架转动连接,使得分流架在拉升组件的作用下向上旋转,与传输带脱离接触,物料沿传输带继续前行,从而实现不需要分流时物料沿传输带长度方向的传输。进一步的,所述拉升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分流架转动连接的拉杆、与所述拉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驱动所述伸缩杆收缩以拉动所述分流架向上转动的液压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拉杆与分流架转动连接,通过伸缩杆将拉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工作时,伸缩杆收缩,拉动拉杆向液压泵移动,从而带动分流架的自动转动,确保了物料运输使不受分流架影响。进一步的,所述拉升组件上设有限制所述分流架复位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旋转架、在所述旋转架旋转后与所述旋转架一侧抵触以限制所述旋转架复位的限位杆,所述旋转架与所述拉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架与所述拉杆转动连接,使得旋转架随拉杆的移动而旋转,再设置一个与机架可拆卸的限位杆将旋转后的旋转架抵住,以此将旋转架固定,从而实现限制分流架复位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为V形传输带,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输带底部抵触以支撑所述传输带传输的滚筒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输带设置成V形,中部凹陷,使得物料在传输时不易从传输带两侧滑落,并在传输带底部设置滚筒组件支撑传输带传输,使得传输带在传输物料时更为平稳,从而确保了物料在传输中的安全。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带上设有防止尘屑飞扬的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罩设在所述传输带上方的防尘罩、与所述防尘罩底部固定连接的侧帘以及固定在所述防尘罩输出一端的防尘帘,所述侧帘底部与所述传输带表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输带上罩设一个防尘罩,在防尘罩与传输带之间设置与传输带表面接触的侧帘来防止尘屑向传输带两侧漏出的侧帘,并在防尘罩输出的一端设置防尘帘,阻挡了防尘罩内的尘屑飞出,从而将大部分尘屑留在防尘罩内,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确保了空气质量。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上设有供尘屑扩散出的开口,所述机架上设有将所述开口处散出的尘屑吸走的吸尘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供尘屑逸散出防尘罩的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吸尘组件,以此将防尘罩内的尘屑逐步吸走,防止尘屑积累过多影响防尘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侧帘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防尘罩、所述侧帘螺纹连接的螺栓、与两个所述螺栓螺纹配合以限制两个所述螺栓移动的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螺栓将防尘罩与侧帘螺纹连接,再设置一个固定块将两个螺栓通过螺纹固定,从而确保了防尘罩与侧帘之间的紧固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传输带上设置一个分流架,使得物料沿分流架尖锐部分开,再通过弯折部将物料导向传输带两侧,在传输带两侧设置分流通道,使得分流后的物料得以传输至下一工作单元,以此达到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物料的分流传输的目的;2、在传输带上罩设一个防尘罩,在防尘罩与传输带之间设置侧帘来防止尘屑向传输带两侧漏出的侧帘,并在防尘罩输出的一端设置防尘帘,阻挡了防尘罩内的尘屑飞出,从而将大部分尘屑留在防尘罩内,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确保了空气质量;3、整体结构简单,减少了传输设备,更为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分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卡扣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机架;11、支撑杆;12、滚筒组件;121、平滚筒;122、斜滚筒;13、侧板;14、固定柱;15、转轴;2、传输带;3、下料口;4、防尘组件;41、侧帘;42、防尘帘;43、防尘罩;44、开口;5、分流组件;51、分流架;511、尖锐部;512、弯折部;52、拉升组件;521、拉杆;522、驱动杆部件;523、伸缩杆;524、液压泵;53、固定组件;531、旋转架;532、限位杆;533、连接段;534、延伸段;54、分流通道;541、分流口;542、分流带;55、横杆;6、吸尘组件;61、吸尘管;7、卡扣组件;71、螺栓;711、插孔;72、固定块;721、螺纹孔;73、外壳;7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传输带2,传输带2上沿物料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下料口3、防尘组件4、分流组件5。传输带2为V形传输带,其中部向下凹陷。结合图3所示,机架1上设有与传输带2底部抵触以支撑传输带2传输的滚筒组件12。滚筒组件12包括位于传输带2中部下方的平滚筒121,以及位于平滚筒121两侧的斜滚筒122,斜滚筒122由靠近平滚筒121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传输带边缘,平滚筒121和斜滚筒122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传输时,传输带2底面与平滚筒121、斜滚筒122滚动连接,以此支撑传输带的传输,使得物料在传输时更为平稳。如图1所示,防尘组件4包括防尘罩43。下料口3设置在防尘罩43上,下料口3为上小下大的内部中空的斜棱台形,其底部与防尘罩43顶部相通,物料由下料口3进入防尘罩43中,再通过传输带2传输至防尘罩43外。防尘罩43两侧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分布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底部与机架1固定连接以支撑防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传输带(2),其特征是:所述传输带(2)上设有分流组件(5),所述分流组件(5)包括与所述传输带(2)表面抵触以将物料分开并导向所述传输带(2)两侧的分流架(51)、位于所述传输带(2)两侧供分流后的物料传输进入的分流通道(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传输带(2),其特征是:所述传输带(2)上设有分流组件(5),所述分流组件(5)包括与所述传输带(2)表面抵触以将物料分开并导向所述传输带(2)两侧的分流架(51)、位于所述传输带(2)两侧供分流后的物料传输进入的分流通道(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架(51)包括将物料分流的尖锐部(511)、将分流后的物料导向所述分流通道(54)的弯折部(5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架(51)一端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有拉动所述分流架(51)另一端向上抬升的拉升组件(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升组件(53)包括一端与所述分流架(51)转动连接的拉杆(521)、与所述拉杆(521)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伸缩杆(523)以及驱动所述伸缩杆(523)收缩以拉动所述分流架(51)向上转动的液压泵(5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炭自动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升组件(53)上设有限制所述分流架(51)复位的固定组件(53),所述固定组件(53)包括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的旋转架(531)、在所述旋转架(531)旋转后与所述旋转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森沈智慧李国维吴升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