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杀线虫活力的青霉属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3830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具毒杀植物寄生线虫作用的真菌的培养方法及其代谢物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真菌菌株Penicilliumpinophilum  snf44-1,已于2006年10月2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852。snf44-1的分类地位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青霉属,嗜松青霉。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制备,其代谢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特别是对根结线虫具有毒力高,杀线虫效果明显的突出特点,室内测定本菌株发酵液对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2龄幼虫和卵囊孵化的影响。不同稀释浓度发酵液的处理和无菌水处理有显著差异,发酵液的1倍液以上浓度与10μg/ml阿维菌素的防效相当。具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毒杀植物寄生线虫的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寄生线虫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和为害,种类多种多样。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与危害随着农林业的发展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日益严重,据Esser统计,到1990年为止全世界已报道发现植物寄生线虫207属4832种(刘维志,段玉玺.2000.植物病原线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p1-2)。据估计,植物寄生线虫造成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年损失率为12.3%,超过1000亿美元,而实际的损失远远超过估计,理由是许多线虫造成的危害因没有田间可见症状或专化性特征而未引起注意(王寿华.果树线虫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P.1-5),此外,世界范围内对线虫为害的新发现还在不断增加,而且一些更新的农业栽培体制使线虫问题更加突出,再者,线虫与其它生物相互作用而对植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还在急剧增加。从这种意义上说,线虫造成的危害较其它生物更加隐蔽!目前对植物有害的线虫约有3000多种,在我国主要有根结线虫、胞囊线虫、松材线虫、甘薯茎线虫等。根结线虫是农业上为害最大的一类线虫,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高达75%以上,甚至绝收(A.G.Whitehead,1998.Plant Nematode Control.ISBN0851991882 CABInternational)。目前,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近年来,化学杀线剂的应用浪费大,污染环境,选择性差,灭生性强,破坏土壤生物区系等弊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张克勤,何世川,周薇等.1991.真菌和细菌在线虫生防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杀虫微生物.355-66),21世纪称为环保世纪,一些有效的化学杀线剂的应用逐步受到限制,因此对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研究自然成为热点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植物寄生线虫为靶标,从真菌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高效杀线虫活性物质,拟为研究开发新型生物杀线虫剂寻找新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选择对根结线虫具高杀虫活性的真菌菌株,将菌株按常规液体发酵培养后,从代谢产物中提取具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开发杀线虫生物农药,其中,所述的根结线虫优选是北方根结线虫。 本专利技术筛选到的一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真菌菌株是Penicillium pinophilum snf44-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中关村;保藏日期2006年10月27日;保藏登记入册的编号CGMCC No.1852。P.pinophilumsnf44-1是从大量土壤真菌菌株中筛选出的一株对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杀线虫活性的真菌菌株。 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土壤真菌有很多株真菌都具有较高的杀线虫活性,从这些真菌中筛选出一株性状相对最好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 snf44-1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真菌代谢物,其是由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经过常规的液体发酵培养后提取制备的。 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 snf44-1是通过试管种培养后,再经扩大发酵培养来制备,其具体方法如下 1.试管种培养 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琼脂(PDA)培养基,即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 2.液体发酵培养 其中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葡萄糖2%-4%、NH4Cl0.1%-0.2%、K2HPO40.1%-0.5%、MgSO4·7H2O 0.05%-0.1%、KCl 0.02%-0.2%、FeSO40.002-0.04%,余下为蒸馏水,pH为6-7,优选pH为6.5。 将试管种接种到250mL三角瓶(每瓶装100mL)液体培养基中,25℃~28℃下,摇床转速以150r·min-1~200r·min-1、发酵240h。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杀线虫制剂,其包含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snf44-1本身或其代谢物作为有效活性成分。 本专利技术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 snf44-1或其代谢物具有杀线虫活性物质,可用于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特别是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进一步阐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下列实施例。 首先对P.pinophilum snf44-1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然后对发酵培养后的代谢产物进行杀线虫活性试验,确定其对线虫的作用。 实施例1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的培养 将P.pinophilumsnf44-1的菌丝体接种到试管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为PDA培养基,即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7g;蒸馏水1000mL。25℃培养10d,获得试管种。 再将试管种接种到250mL三角瓶(每瓶装100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重量百分比)葡萄糖(2.83%)、NH4Cl(0.15%)、K2HPO4(0.12%)、MgSO4·7H2O(0.08%)、KCl(0.02%)、FeSO4(0.02%),余下为蒸馏水,pH 6.5。25℃~28℃下,摇床转速以150r·min-1~200r·min-1、发酵240h。将发酵液配成不同的倍数进行杀线虫药效试验。 实施例2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的培养 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液体培养基配方,其配方为 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NH4Cl(0.1%)、K2HPO4(0.08%)、MgSO4·7H2O(0.04%)、KCl(0.02%)、FeSO4(0.002%),pH 7。 实施例3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的培养 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液体培养基配方,其配方为 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NH4Cl(0.15%)、K2HPO4(2%)、MgSO4·7H2O(0.1%)、KCl(0.2%)、FeSO4(0.004%),pH 6。 实施例4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的培养 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是液体培养基配方,其配方为 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4%)、NH4Cl(2%)、K2HPO4(1.5%)、MgSO4·7H2O(0.08%)、KCl(0.15%)、FeSO4(0.01%),pH 6.5。 实施例5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的杀线虫活性 将发酵液浓缩10倍液的基础上依次稀释为-5×(浓缩5倍液)、1×、5×、10×,分别处理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 1.制备试验用制剂 按前述液体发酵培养方法制备的真菌菌株P.pinophilum snf44-1,用不同倍数的发酵液进行杀线虫活性试验。 2.制备试验用线虫 (1)制备北方根结线虫卵囊及2龄幼虫 在温室中盆栽感病的番茄品种L402上繁殖北方根结线虫。将番茄种子播种在育苗床中,待番茄 苗长到20cm左右,稍显粗壮时移为盆栽。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大约一个月后,根部会产生大量卵囊。将根取出并洗去泥土,用镊子挑取卵囊置于培养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真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Penicilliumpinophilum,已于2006年10月2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85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玉玺马希斌陈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