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任伍专利>正文

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286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块模板板面相互平行且相距地设于同一底座的顶面,定模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动模板可相对于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地滑接于底座上,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多根拉杆,动模板连接有可驱动其相对于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的动力部;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上均设有多条用于安装模具的T形槽,所有T形槽均设于定模板/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之内,每条T形槽的外端部均设有螺栓装卸口,每个螺栓装卸口均与定模板/动模板的板缘保持一定间距而不贯穿其板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模板和动模板的板缘结构强度都较高,有利于提高锁模机构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A formwork for a rigid mode lock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gid lo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template and template, dynamic template, top two templates are parallel and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ame base, template fixed mounted on the base, the dynamic template template relative to the fixed transvers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slide connected to the base, a pull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e fixed template and template, dynamic tem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of dri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horizontal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template; template and template inside surface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 shaped slot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mold, all T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mould plate / template surface within the inner, outer end each T shaped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bolt port, each bolt port and plate edge template / template to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and not through the plate margin. The plate edge structure of the fixed template and the moving tem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high,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mode lock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
本技术涉及刚性锁模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一种锁模机构,包括通过多根拉杆相互连接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模具设于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其两端均通过T型螺栓分别固定连接于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侧板面,通过驱动定模板相对于动模板横向运动,动模板可驱动模具合模,将模具内的原料挤压成型。该种锁模机构的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端面均设有多条用于容置T型螺栓头部的T形槽,为了便于将T型螺栓装入或拆出,每条T形槽的外端均延伸至定模板/动模板的板缘,在板侧形成一个螺栓装卸口。由于板缘被多个螺栓装卸口所贯穿,定模板和动模板的板缘结构强度降低,导致锁模机构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旨在改善现有锁模机构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块模板板面相互平行且相距地设于同一底座的顶面,所述定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动模板可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地滑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多根拉杆,多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定模板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连接有可驱动其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的动力部;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上均设有多条用于安装模具的T形槽,所有所述T形槽均设于所述定模板/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之内,每条所述T形槽的外端部均设有螺栓装卸口,每个所述螺栓装卸口均与所述定模板/动模板的板缘保持一定间距而不贯穿其板缘。更进一步,所有所述螺栓装卸口均为方形口。更进一步,所述T形槽均水平布设或垂直布设;水平布设的所述T形槽,其螺栓装卸口横边短、竖边长;垂直布设的所述T形槽,其螺栓装卸口横边长、竖边短。相较于之前的锁模机构,本技术的定模板和动模板上的T形槽和螺栓装卸口均设于内侧板面之内,定模板和动模板的板缘均未被贯穿,板体结构强度较高,锁模机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定模板内侧板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模板内侧板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参照图1-3: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包括板面相互平行地设于同一底座1上的定模板2和动模板3,定模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定模板1的一端,动模板3的底端可相对于定模板2横向往复运动地滑接于底座1的另一端。定模板2和动模板3之间设有四根拉杆4,四根拉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定模板2四角所设的四个第一导向孔2-1内、另一端分别活动插接于动模板3四角所设的四个第二导向孔3-1内,从而将定模板2和动模板3连接为一体。定模板2的一侧近顶部固定第一气缸5、另一侧近底部设有第二油缸6,第一、第二油缸5、6的活塞杆分别与动模板3的两侧固定连接,从而共同驱动动模板3相对于定模板2横向往复运动。定模板2和动模板3内侧板面的四角相互对应地均设有T形槽组。每组T形槽均包括多条水平槽10和多条垂直槽20,水平槽10的外端均设有用于装入/拆出T型螺栓的第一螺栓装卸口101,垂直槽20的外端均设有用于装入/拆出T型螺栓的第二螺栓装卸口201。所有水平槽10、垂直槽20、第一螺栓装卸口101和第二装卸口201均设于定模板2/动模板3的内侧板面之内,且均与定模板2/动模板3的板缘保持一定的间距。第一螺栓装卸口101呈长方形,其横边短、竖边长,可使其与定模板2/动模板3板端之间的距离最大化,尽量增加定模板2/动模板3顶底两端的厚度和强度。第二螺栓装卸口201呈长方形,其横边长、竖边短,可使其与定模板2/动模板3板侧之间的距离最大化,尽量增加定模板2/动模板3左右两侧的厚度和强度。由于内侧板缘未被贯穿,定模板2和动模板3板边得以维持较大的厚度,结构强度较高,从而提高了锁模机构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安装模具时,T型螺栓的头部可从螺栓装卸口套入相应的T形槽内,螺栓的另一端穿接于模具上所对应设置的通孔内,通过螺母将T型螺栓锁紧,即可将模具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定模板2和动模板3的内侧板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块模板板面相互平行且相距地设于同一底座的顶面,所述定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动模板可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地滑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多根拉杆,多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定模板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连接有可驱动其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的动力部;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上均设有多条用于安装模具的T形槽,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T形槽均设于所述定模板/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之内,每条所述T形槽的外端部均设有螺栓装卸口,每个所述螺栓装卸口均与所述定模板/动模板的板缘保持一定间距而不贯穿其板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锁模机构的模板,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两块模板板面相互平行且相距地设于同一底座的顶面,所述定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动模板可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地滑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设有多根拉杆,多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定模板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动模板连接有可驱动其相对于所述定模板横向往复运动的动力部;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内侧板面上均设有多条用于安装模具的T形槽,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T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任伍
申请(专利权)人:欧任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