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8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电锤,包括锤体和辅助手柄,所述辅助手柄包括套体和柄部,所述套体套于锤体外并与锤体转动配合,所述柄部与套体插接。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所述第一套套于锤体外,所述第二套与第一套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套的端部连接在第一套的外圆周上,所述柄部插入第二套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击电锤,辅助手柄可绕锤体转动,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整辅助手柄的角度,提高了操作舒适性。

Impact ham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act hammer comprises a hammer body and auxiliary handle, the auxiliary handle comprises a sleeve body and a handle, wherein the cover to rotate with the hammer and hammer in the match, the handle and the sleeve body. The sleeve includes the first set and the second set, the first sleeve is outside the hammer, the second sets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set, and the ends of the second sets are connected to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irst set, and the handle part is inserted into second sets of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act hammer, auxiliary handle can rotate around the hammer body,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uxiliary handle angle, improve the comfort of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电锤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电锤。
技术介绍
电锤或冲击电锤是附有气动锤击机构的一种带安全离合器的电动式旋转锤钻。其工作原理是传动机构在带动钻头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有一个方向垂直于转头的往复锤击运动。电锤包括锤体、操作手柄和辅助手柄,钻头和操作手柄分别位于锤体的两端,辅助手柄位于锤体中部并靠近钻头。在操作电锤工作时,一只手握住操作手柄、另一只手握住辅助手柄,存在的问题是:操作手柄、辅助手柄核锤体位于同一平面内,辅助手柄的角度不可调,对于不同工况下的锤钻操作来说,握住辅助手柄的手的手臂及手部姿势不可调整,影响操作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电锤,辅助手柄可绕锤体转动,握住辅助手柄的手部及手臂姿势可以更加不同工况调整,提高了操作者的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冲击电锤,包括锤体和辅助手柄,所述辅助手柄包括套体和柄部,所述套体套于锤体外并与锤体转动配合,所述柄部与套体插接。进一步地,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所述第一套套于锤体外,所述第二套与第一套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套的端部连接在第一套的外圆周上,所述柄部插入第二套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柄部与第二套之间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插销和弹簧,所述第二套上开有与插销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柄部上开有与插销相对应的盲孔,所述插销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二套上的通孔并插入柄部的盲孔内,所述插销中部具有凸缘,所述弹簧套于插销外,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凸缘和第二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外同轴套有将连接件周向包围的第三套,所述第三套的内圆周上具有弧形块,所述插销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当第三套转动至弧形块与滚轮接触时,所述插销可插入柄部的盲孔内,当第三套转动至其内圆周与滚轮接触时,所述插销退出柄部的盲孔。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具有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可与滚轮圆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相应的弧形块为沿第二套周向均布的多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冲击电锤,辅助手柄可绕锤体转动,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整辅助手柄的角度,提高了操作舒适性;2、本技术的冲击电锤,辅助手柄的柄部与套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可以实现稳固的连接,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击电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视图;图3为连接件的周向视图;图4为图3中第三套旋转45°后的视图;图5为图3中B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冲击电锤,包括锤体1和辅助手柄2。电锤中的电机、钻头转动机构、冲击机构都位于锤体1内,钻头可插于锤体1的前端,辅助手柄2位于锤体1中部靠近钻头位置,操作手柄3位于锤体1后端。以右舵操作为例,使用电锤时,右手握操作手柄3并按动上面的按钮,左手握辅助手柄2以保持电锤稳定。为了能够改变辅助手柄2的角度,辅助手柄2包括套体和柄部21,套体套于锤体1外并与锤体1转动配合,柄部21与套体插接,辅助手柄2通过套体锤体1转动,从而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整辅助手柄2在锤体1上的周向位置,使操作人员的手臂及手部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如图2所示,套体包括第一套22和第二套23,第一套22套于锤体1外,第二套23与第一套22轴向垂直,第二套23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套22的外圆周上,柄部21插入第二套23体内。还包括用于将柄部21与第二套23之间固定的连接件4,连接件4包括插销41和弹簧42,第二套23上开有与插销41相对应的通孔,柄部21上开有与插销41相对应的盲孔,插销41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二套23上的通孔并插入柄部21的盲孔内,插销41中部具有凸缘411,弹簧42套于插销41外,弹簧42两端分别与凸缘411和第二套23连接。插销41的一端与柄部21盲孔的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插销41插入柄部21盲孔内后,柄部21与第二套23之间通过插销41固定连接,当手握柄部21转动时,柄部21与第二套23即套体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当需要更换柄部21时,插销41从柄部21拔出即可,操作方便。第二套23外同轴套有将连接件4周向包围的第三套24,第二套23上连接有支架25,第三套24可绕其轴线转动的设置在支架25上,第三套24的内圆周上具有弧形块26,弧形块26由第三套24的内圆周向第三套24的轴线方向凸出,插销41的另一端连接有滚轮43;当第三套24转动至弧形块26与滚轮43接触时,插销41可插入柄部21的盲孔内,当第三套24转动至其内圆周与滚轮43接触时,插销41退出柄部21的盲孔。通过转动第三套24可以驱动插销41进出柄部21,如图3所示,当滚轮43与弧形块26的顶部接触时,插销41插入盲孔内,插销41将第二套23与柄部21连接起来;转动第三套24至图4所示位置,弧形块26与滚轮43不接触,在弹簧42作用下,插销41向第三套24内圆周移动,插销41端部离开柄部21盲孔,柄部21与第二套23之间仅呈圆周之间的间隙配合,柄部21可以较为轻松的从第二套23上拆卸下来。如图5所示,弧形块26的顶部具有内凹的弧形面261,弧形面可与滚轮43圆周接触,通过内凹的弧形面对滚轮43施加一定的摩擦阻力,需要对第三套24施加一定的转矩才能使第三套24转动,从而防止第三套24周向窜位,也就是说可以使插销41插入柄部21后的位置更加稳定。为了使柄部21与第二套23周向连接更加稳定,连接件4与相应的弧形块26为沿第二套23周向均布的多个。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击电锤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电锤,包括锤体和辅助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柄包括套体和柄部,所述套体套于锤体外并与锤体转动配合,所述柄部与套体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电锤,包括锤体和辅助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手柄包括套体和柄部,所述套体套于锤体外并与锤体转动配合,所述柄部与套体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套和第二套,所述第一套套于锤体外,所述第二套与第一套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套的端部连接在第一套的外圆周上,所述柄部插入第二套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电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柄部与第二套之间固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插销和弹簧,所述第二套上开有与插销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柄部上开有与插销相对应的盲孔,所述插销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二套上的通孔并插入柄部的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姜红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怡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