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日龙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048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该建筑桩设计简单、安全、抗震和稳定性高。

A kind of building pile

\u672c\u53d1\u660e\u516c\u5f00\u4e00\u79cd\u5efa\u7b51\u6869\uff0c\u5305\u62ec\u6709\u6869\u5934\u3001\u6869\u4f53\u548c\u627f\u91cd\u673a\u6784\uff0c\u6240\u8ff0\u6869\u5934\u3001\u6869\u4f53\u548c\u627f\u91cd\u673a\u6784\u4f9d\u6b21\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6869\u4f53\u5e95\u90e8\u4fa7\u58c1\u4e0a\u8bbe\u7f6e\u6709\u6293\u5730\u673a\u6784\uff0c\u6240\u8ff0\u6869\u4f53\u5185\u90e8\u8bbe\u7f6e\u6709\u51cf\u9707\u7ba1\u548c\u4e24\u4e2a\u8fde\u63a5\u951a\u7ba1\uff0c\u6240\u8ff0\u4e24\u4e2a\u8fde\u63a5\u951a\u7ba1\u4e4b\u95f4\u8bbe\u7f6e\u6709\u52a0\u5f3a\u67f1\uff0c\u6240\u8ff0\u6869\u4f53\u9876\u90e8\u8bbe\u7f6e\u6709\u652f\u67b6\uff0c\u6240\u8ff0\u652f\u67b6\u4e0a\u65b9\u8bbe\u7f6e\u6709\u627f\u91cd\u53f0\uff0c\u6240\u8ff0\u627f\u91cd\u53f0\u4e0e\u652f\u67b6\u4e4b\u95f4\u901a\u8fc7\u5f39\u7c27\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627f\u91cd\u53f0\u4e0a\u8bbe\u7f6e\u6709\u9876\u67f1\uff0c\u6240\u8ff0\u9876\u67f1\u9876\u90e8\u8bbe\u7f6e\u6709\u9876\u677f\uff0c\u6240\u8ff0\u9876\u67f1\u4e24\u4fa7\u8bbe\u7f6e\u6709\u7b4b\u677f\uff1b\u8be5\u5efa\u7b51\u6869\u8bbe\u8ba1\u7b80\u5355\u3001\u5b89\u5168\u3001\u6297\u9707\u548c\u7a33\u5b9a\u6027\u9ad8\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桩。
技术介绍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各种办公、住宿、娱乐的需要,楼房自然也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之前,在地基上打上建筑桩是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目前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地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因此不是很稳固。建筑物建成之后,由于地基下沉等原因,时常有建筑物的室内地面沉陷的情况发生,而由于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层高受限,无法采用大型设备在室内成桩,因此,建筑物的室内地面沉陷以后难以得到加固处理,危险性很高,而且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整栋楼将被迫停止使用,经济损失也很大。为此,目前建筑施工上出现了很多小型建筑桩体,通常是将预制部分结构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基的自身结构性能不足,且桩基的主要结构仍然是采取现场施工技术,但现场浇灌混凝土桩基结构耗用时间长,导致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安全、抗震和稳定性高的建筑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所述桩头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硅30-40份、铝35-45份、玻璃纤维28-30份、超细砂26-30份、聚丙烯12-18份、二苯醚10-16份、甲乙酮16-18份、三氧化二锑10-14份、三氧化钼12-14份、珍珠岩20-24份、硅藻土22-26份、石墨30-45份、丙烯酸酯10-16份、苯二胺12-14份、苯乙烯10-14份和水20-30份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桩头与桩体采用螺纹结构连接,利于桩头与桩体的拆装,而且安装牢固。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台与顶柱为一体化设置,让建筑桩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所述顶柱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层,防止顶柱因长期接触水和氧气而生锈。进一步的,所述顶柱内部设置有一条以上的钢筋,提高了顶柱的强度。桩头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玻璃纤维28-30份和超细砂26-30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0-30份和聚丙烯12-18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00-300℃,持续30-50min,备用;2)取二苯醚10-16份和甲乙酮16-18份,送入加热机中,温度升至85-95℃,持续20-40min,再保温1-2小时,备用;3)取珍珠岩20-24份送入碎石机中粉碎成小颗粒,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800-900℃的焙烧机中焙烧2-3小时,再送入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4)取三氧化二锑10-14份和三氧化钼12-14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温度由200℃升至300℃,升温速度为10℃/min,再保温3-4小时,备用;5)取硅藻土22-26份和石墨30-45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再加入丙烯酸酯10-16份、苯二胺12-14份和苯乙烯10-14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至50-60℃,备用;6)将步骤1)、步骤3)、步骤4)和步骤5)中制得的原料混合,加入硅30-40份和铝35-45份,送入熔融炉中,温度升至1200-1300℃,持续2-3小时,备用;7)将步骤6)中的原料注入模中浇注养护30小时脱模,再常温养护五天,即可得到建筑桩的桩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建筑桩设计简单,通过在桩头上设置有抓地机构,起到了固定作用,提高了建筑桩的稳定性;通过在承重台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纵向地震波使建筑物上下晃动,弹簧发生形变,避免建筑物上下剧烈晃动,发生破坏,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通过在桩体内设置有减震管,起到了减振作用,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1、桩体2和承重机构3,所述桩头1、桩体2和承重机构3依次连接,所述桩体2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4,所述桩体2内部设置有减震管5和两个连接锚管7,所述两个连接锚管7之间设置有加强柱6,所述桩体2顶部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上方设置有承重台10,所述承重台10与支架8之间通过弹簧9连接,所述承重台10上设置有顶柱11,所述顶柱11顶部设置有顶板13,所述顶柱11两侧设置有筋板12。所述桩头1与桩体2采用螺纹结构连接,利于桩头1与桩体2的拆装,而且安装牢固。所述承重台10与顶柱11为一体化设置,让建筑桩更加稳固。所述顶柱11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层(未图示),防止顶柱11因长期接触水和氧气而生锈。所述顶柱11内部设置有一条以上的钢筋(未图示),提高了顶柱11的强度。桩头1的制造方法:1)取玻璃纤维28份和超细砂26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0份和聚丙烯12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00℃,持续30min,备用;2)取二苯醚10份和甲乙酮16份,送入加热机中,温度升至85℃,持续20min,再保温1小时,备用;3)取珍珠岩20份送入碎石机中粉碎成小颗粒,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800℃的焙烧机中焙烧2小时,再送入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4)取三氧化二锑10份和三氧化钼12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温度由200℃升至300℃,升温速度为10℃/min,再保温3小时,备用;5)取硅藻土22份和石墨30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再加入丙烯酸酯10份、苯二胺12份和苯乙烯10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至50℃,备用;6)将步骤1)、步骤3)、步骤4)和步骤5)中制得的原料混合,加入硅30份和铝35份,送入熔融炉中,温度升至1200℃,持续2小时,备用;7)将步骤6)中的原料注入模中浇注养护30小时脱模,再常温养护五天,即可得到建筑桩的桩头1。实施例二参照图1所示,一种建筑桩,包括有桩头1、桩体2和承重机构3,所述桩头1、桩体2和承重机构3依次连接,所述桩体2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4,所述桩体2内部设置有减震管5和两个连接锚管7,所述两个连接锚管7之间设置有加强柱6,所述桩体2顶部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上方设置有承重台10,所述承重台10与支架8之间通过弹簧9连接,所述承重台10上设置有顶柱11,所述顶柱11顶部设置有顶板13,所述顶柱11两侧设置有筋板12。所述桩头1与桩体2采用螺纹结构连接,利于桩头1与桩体2的拆装,而且安装牢固。所述承重台10与顶柱11为一体化设置,让建筑桩更加稳固。所述顶柱11表面设置有不锈钢层(未图示),防止顶柱11因长期接触水和氧气而生锈。所述顶柱11内部设置有一条以上的钢筋(未图示),提高了顶柱11的强度。桩头1的制造方法:1)取玻璃纤维29份和超细砂28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5份和聚丙烯15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50℃,持续40min,备用;2)取二苯醚13份和甲乙酮17份,送入加热机中,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所述桩头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硅35份、铝40份、玻璃纤维29份、超细砂28份、聚丙烯15份、二苯醚13份、甲乙酮17份、三氧化二锑12份、三氧化钼13份、珍珠岩22份、硅藻土24份、石墨37.5份、丙烯酸酯13份、苯二胺13份、苯乙烯12份和水25份制成,所述桩头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玻璃纤维29份和超细砂28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5份和聚丙烯15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50℃,持续40min,备用;2)取二苯醚13份和甲乙酮17份,送入加热机中,温度升至90℃,持续30min,再保温1.5小时,备用;3)取珍珠岩22份送入碎石机中粉碎成小颗粒,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850℃的焙烧机中焙烧2.5小时,再送入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4)取三氧化二锑12份和三氧化钼13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温度由200℃升至300℃,升温速度为10℃/min,再保温3.5小时,备用;5)取硅藻土24份和石墨37.5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再加入丙烯酸酯13份、苯二胺13份和苯乙烯12份,送入加热器中加热至55℃,备用;6)将步骤1)、步骤3)、步骤4)和步骤5)中制得的原料混合,加入硅35份和铝40份,送入熔融炉中,温度升至1250℃,持续2.5小时,备用;7)将步骤6)中的原料注入模中浇注养护30小时脱模,再常温养护五天,即可得到建筑桩的桩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所述桩头、桩体和承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抓地机构,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减震管和两个连接锚管,所述两个连接锚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桩体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所述桩头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硅35份、铝40份、玻璃纤维29份、超细砂28份、聚丙烯15份、二苯醚13份、甲乙酮17份、三氧化二锑12份、三氧化钼13份、珍珠岩22份、硅藻土24份、石墨37.5份、丙烯酸酯13份、苯二胺13份、苯乙烯12份和水25份制成,所述桩头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玻璃纤维29份和超细砂28份送去气流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将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25份和聚丙烯15份,送入烘干机中,温度升至250℃,持续40min,备用;2)取二苯醚13份和甲乙酮17份,送入加热机中,温度升至90℃,持续30min,再保温1.5小时,备用;3)取珍珠岩22份送入碎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日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