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跃进专利>正文

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鲤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628 阅读:1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鲤鱼的方法,这种方法以黄河水注入普通土池,将种植的牧草粉碎接入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制成生物发酵料,以每10天撒一次,为有益藻类和浮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来饲养繁殖水蚤、水藻、水草,再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以黄河活水、活食饲喂野生鲶鱼、鲤鱼。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天然黄河野生鱼养殖,形成了完整的天然食物链,保持了黄河鱼的天然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黄河流域两岸,以利用自然资源大规模发展野生鱼生态饲养,为国内食品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词养鯰鱼、鲤鱼的方法,具体指一种原生态词养 野生黄河鯰鱼、鲤鱼的方法。技术背景目前,由于黄河沿岸各地大量捕鱼的原因,使得黄河流域野生鱼 类资源锐减。部分野生鱼类品种濒临灭绝的威胁,给黄河流域的生态 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黄河野生鯰鱼、鲤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滋补 功效及口感品味,而天然野生的黄河鯰鱼、鲤鱼现已非常稀少,远远 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黄河鯰鱼、鲤鱼己不能保证是 鲜活、真正野生的。研究一种以原生态方式饲养野生黄河鯰鱼、鲤鱼 来满足市场对天然野生鱼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 鲤鱼的方法。这种饲养方法对保护自然野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具有 明显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解决 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餘鱼、鲤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模式是以黄河水注入普通土池,将种植的牧草粉碎到lmm以下使含水量在60%,按其1%。的重量 比接入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农业部批准生产的正规复合微生态活菌 制剂),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在外界温度15-33。C发酵7天以上; 外界温度5-15。C发酵20天以上制成生物发酵料,以每立方米水体均 匀撒入0.5kg生物发酵料的比例,每10天撒一次,为有益藻类和浮 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来饲养繁殖水蚤、水藻、水草,再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以黄河活水、活食饲喂野生鲶 鱼、鲤鱼。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完全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天然黄河野 生鱼养殖。核心内容是"黄河活水、活食、日光拱棚、活水加温、 浅池精养、人工孵化野生黄河鲶鱼、鲤鱼、野生食饵繁殖、活体充氧 透明包装上市"的一整套饲养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野生鱼品种的繁殖 和天然食饵的繁殖词养和利用,形成了完整的天然食物链,养殖成本相比传统词养降低70%,鱼种、鱼食全部采用天然黄河野生资源,从养殖、运输、包装用水全部使用黄河主干流活水,全程不使用任何化 学物质,保持了黄河鱼的天然品质。真正做到零污染、低投入、高效 益。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黄河流域两岸,可利用自然资源大规模发展野生鱼 生态饲养,不仅能够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能出口创汇,为国内 食品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附图说明附图为原生态食物链、生态循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养殖模式用普通土池注入黄河水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肥水饲养繁 殖水蚤、水藻、水草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饲喂鯰鱼、鲤 鱼。建设日光拱棚精养流水池东西走向,长80米、宽8米、池高0-8米、拱棚頂高3米。分成8米X8米的小池,内设给水管、进水 口、限水位阀、排水口、排水沟、过道、增氧供热采用热水锅炉水泵 加压喷淋供氧供热措施,保持水温在18-28°C。池底南低北高利于底 部排水。每座精养流水池容水量为600立方米能养1万尾成鱼。同时 可用于亲鱼越冬、种鱼排卵、鱼苗培育。食馆来源将黄河里捕捞收集来的野生杂鱼种、河虾、水蚤、水藻分类词养繁殖饲养鯰鱼、鲤鱼。建设普通土池长80米、宽8米、池高0.6米、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增氧器。每座精养流水池配套5座食馆池。建设孵化室、采用孵化环道人工孵化鯰鱼、鲤鱼、杂鱼。将杂鱼 孵化的鱼苗饲养,用来词喂鯰鱼、鲤鱼。养殖过程中各项指标和工艺1、 水源直接采用的黄河水必须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并通 过生物工程净化。2、 养殖环境养殖场周围没有污染源、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水温控制在18-28°C,适合鱼类生长的最佳温度,ph值7.5左右,溶 氧量5毫克/升以上,可加快生长速度,每立方米水体产量达到50kg 以上。3、 肥水工艺将种植的牧草粉碎到一毫米以下使其含水量在60% 左右按原料的千分之一接入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正规复合微生态活 菌制剂,(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酿酒酵母菌、放线 菌)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外界温度在15-33。C发酵7天以上,外 界温度在5-15t:发酵20天以上。每立方米水体均匀撒入0. 5公斤生 物发酵料可为有益藻类和浮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中所需要的营养 成分。4、 疾病预防工艺;流水池采用微流水方式,流量控制在0.3立 方米/分钟左右。定期将水产专用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按每立方米水 体10毫升的用量泼洒水面,每隔10天一次,能降解氨、氮、亚硝酸 盐、硫化氢并分解鱼虾排泄物等。可完全不使用化学药物即可预防疾 病发生。5、 增氧控温工艺;通过锅炉加热或冷却降温、水泵加压、喷淋 增氧、控制水温,达到增氧控温的双重功效。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养殖模式是以黄河水注入普通土池,将种植的牧草粉碎到1mm以下使含水量在60%,按其1‰的重量比接入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在外界温度15-33℃发酵7天以上;外界温度5-15℃发酵20天以上制成生物发酵料,以每立方米水体均匀撒入0.5kg生物发酵料的比例,每10天撒一次,为有益藻类和浮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来饲养繁殖水蚤、水藻、水草,再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以黄河活水、活食饲喂野生鲶鱼、鲤鱼。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这种方法以黄河水注入普通土池,将种植的牧草粉碎接入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制成生物发酵料,以每10天撒一次,为有益藻类和浮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来饲养繁殖水蚤、水藻、水草,再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以黄河活水、活食饲喂野生鲶鱼、鲤鱼。本专利技术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天然黄河野生鱼养殖,形成了完整的天然食物链,保持了黄河鱼的天然品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黄河流域两岸,以利用自然资源大规模发展野生鱼生态饲养,为国内食品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文档编号C12N1/00GK101401558SQ20081018013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跃进, 雷文东 申请人:郭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生态饲养野生黄河鲶鱼、鲤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模式是以黄河水注入普通土池,将种植的牧草粉碎到1mm以下使含水量在60%,按其1‰的重量比接入复合微生态活菌制剂,采用密闭厌氧发酵工艺,在外界温度15-33℃发酵7天以上;外界温度5-15℃发酵20天以上制成生物发酵料,以每立方米水体均匀撒入0.5kg生物发酵料的比例,每10天撒一次,为有益藻类和浮游单细胞生物提供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来饲养繁殖水蚤、水藻、水草,再用于饲养野生杂鱼鱼苗、河虾,然后以黄河活水、活食饲喂野生鲶鱼、鲤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东郭跃进
申请(专利权)人:郭跃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