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药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50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子药贴,其包括:药贴以及与所述药贴进行电连接的电子设备;所述药贴包括本体以及分散于所述本体中的药物,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对所述控制器和电极进行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极中设置有发热单元,所述电极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药贴拆卸地收容于凹槽中,且所述电极的凹槽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粘性层与人体皮肤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在贴附于人体患处的同时,可根据人体的情况在控制下进行加热,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贴可方便更换,在药贴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药贴继续使用。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paste, comprising: plas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nected with the paste; the paste includes drug body and dispersed in the body, th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es an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box,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 supply power to the controller and the electrode of the battery is arranged in the box, a heat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the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and the skin of the human body is attached to side with grooves, the plaster is detachably accommodated in the groove, and the groove of the electrod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edge of the adhesive layer, the electrode through the adhesive layer is jointed with human skin.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lligent electronic paste attached to the affected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body heating under control, to improve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drug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can be easily replaced in plaster, plaster after use, it can replace the new plaster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子药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子药贴。
技术介绍
目前,膏药或者药贴是其上附有药物,并可贴到人体患处的产品,其对于缓解人体疼痛、舒筋活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膏药或者药贴的治疗效果主要依靠药物的成分以及药物的吸收情况。然而,现有的治疗人体疼痛的膏药或者药贴仅能够简单地贴附于人体的患处,并无法保证药物能够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电子药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子药贴,其包括:药贴以及与所述药贴进行电连接的电子设备;所述药贴包括本体以及分散于所述本体中的药物,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对所述控制器和电极进行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极中设置有发热单元,所述电极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药贴拆卸地收容于凹槽中,且所述电极的凹槽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粘性层与人体皮肤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当归10~15%、透骨草10~15%、红花4~8%、没药5~9%、威灵仙5~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如下组份:苏木4~8%、桂枝4~8%、艾叶4~8%、川椒4~8%、防风5~9%、乳香4~8%、冰片4~8%、石膏1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本体中开设有若干微孔,所述若干微孔自所述本体的内部延伸至所述本体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本体以及粘性层上贴附有离型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MCU芯片,所述MCU芯片的型号为AT89S5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控制盒上开设有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控制盒上还集成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盒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电极上还设置有与人体皮肤进行热传导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的改进,所述药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药贴与电子设备与人体形成电流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在贴附于人体患处的同时,可根据人体的情况在控制下进行加热,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药贴可方便更换,在药贴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药贴继续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中药贴和电极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中控制盒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包括:药贴1以及与所述药贴1进行电连接的电子设备2。如图2所示,所述药贴1包括本体11以及分散于所述本体11中的药物。其中,所述本体11中开设有若干微孔,所述若干微孔自所述本体11的内部延伸至所述本体11的表面。通过设置所述若干微孔,有利于本体中的药物通过微孔作用于人体皮肤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如下组份:苏木4~8%、桂枝4~8%、艾叶4~8%、川椒4~8%、防风5~9%、乳香4~8%、冰片4~8%、石膏10~15%。上述组份的药物具有活血止痛的疗效。此外,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当归10~15%、透骨草10~15%、红花4~8%、没药5~9%、威灵仙5~9%。通过加入如上辅助成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药贴还能够消肿散瘀。进一步地,具有如上组份的药物制备时,按照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将各组分加入到浓度为90%-95%乙醇中,优选地,所述乙醇的总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10倍。保持加入到乙醇中的各组分浸泡6~8天,浸泡完毕后过滤。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2用于控制所述药贴的加热。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电极21以及与所述电极21电连接的控制盒22,其中,所述控制盒22中设置有控制器23以及对所述控制器23和电极21进行供电的电池24,为了实现对所述药贴进行加热,所述电极21中设置有发热单元。优选地,所述发热单元为电热丝。所述电极21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药贴1拆卸地收容于凹槽中。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药贴可方便更换,在药贴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药贴继续使用。此外,为了方便所述药贴1的贴附,所述电极21的凹槽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电极21通过所述粘性层与人体皮肤相贴合。同时,所述本体11以及粘性层上贴附有起到保护作用的离型膜。当需要贴附药贴时,可将所述离型膜撕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药贴1的数量为两个,药贴贴附到人体皮肤上后,两个药贴1与电子设备2与人体形成电流回路。所述控制器23对所述电极21的加热进行控制。相应地,所述电极21上还设置有与人体皮肤进行热传导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23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在药贴粘贴到人体皮肤上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地采集人体皮肤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与自身存储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23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工作,对人体皮肤进行加热,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3包括MCU芯片,所述MCU芯片的型号为AT89S51。所述电池24对所述控制器23和电极21进行供电。所述电池23可以为可充电电池,相应的,所述控制盒22上开设有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接口。优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为锂电池。所述控制盒22上还集成设置有控制按键25,所述控制按键25与所述控制盒22内部的控制器23相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控制按键25可对所述电子设备2进行控制以及相应的设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电子药贴在贴附于人体患处的同时,可根据人体的情况在控制下进行加热,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药贴可方便更换,在药贴使用完毕后,可更换新的药贴继续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电子药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子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子药贴包括:药贴以及与所述药贴进行电连接的电子设备;所述药贴包括本体以及分散于所述本体中的药物,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对所述控制器和电极进行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极中设置有发热单元,所述电极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药贴拆卸地收容于凹槽中,且所述电极的凹槽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粘性层与人体皮肤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子药贴包括:药贴以及与所述药贴进行电连接的电子设备;所述药贴包括本体以及分散于所述本体中的药物,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极以及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中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对所述控制器和电极进行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极中设置有发热单元,所述电极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药贴拆卸地收容于凹槽中,且所述电极的凹槽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有粘性层,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粘性层与人体皮肤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当归10~15%、透骨草10~15%、红花4~8%、没药5~9%、威灵仙5~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按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如下组份:苏木4~8%、桂枝4~8%、艾叶4~8%、川椒4~8%、防风5~9%、乳香4~8%、冰片4~8%、石膏10~15%。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恩王科邱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嘉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