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87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给药液装置具备:泵部(13),其输送储液器(11)内的药液并给予生物体;流量检测部(20),其检测由泵部(13)产生的输液的流量;驱动部(40),其基于检测出的流量来控制泵部(13)的驱动状态。流量检测部(20)具备:发热元件(23),其配置于输送药液的管路(21);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其配置于比发热元件(23)靠上游侧的管路(21);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其配置于比发热元件(23)靠下游侧的管路(21);运算处理部(30),其基于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和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的检测温度差,计算管路(21)内的流量。

Drug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给药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药液装置,例如涉及向体内给予胰岛素的便携式给药液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开发了将用于进行血糖控制的药液即胰岛素自动地向糖尿病患者的皮下给予的便携式给胰岛素装置。在便携式给胰岛素装置中内置有小型的泵,通过泵的驱动,将存积于储液器的药液(胰岛素)给予患者。给予胰岛素等药液时需要低流量且高精度地给予。为了进行低流量且高精度的给予,现有的给胰岛素装置的主流是采用将步进电机与减速器组合而成的注射泵方式。专利文献1中有能够应用于给胰岛素装置的药物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记载,作为泵记载了采用使用了压电元件的压电泵的例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6092号公报现有的将步进电机与减速器组合而成的注射泵方式难以小型化,并且存在动作声很大的缺点,不适合作为便携式而构成为小型的给药液装置。因此,研究专利文献1记载的压电泵等小型化的泵的应用。然而,压电泵等小型化的泵存在低流量下精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流量并且高精度的给药液的适于小型化的给药液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液装置具备:泵部,其输送储液器内的药液并给予生物体;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泵部产生的输液的流量;以及驱动部,其基于流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流量来控制泵部的驱动状态。流量检测部具备:发热元件,其配置于输送药液的管路;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发热元件靠上游侧的管路;第二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发热元件靠下游侧的管路;以及运算处理部,其基于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第二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温度差,计算管路内的流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液装置,即使通过泵部的驱动产生的药液的输液量为低流量,流量检测部也能够检测出正确的给药液量,并基于检测出的正确的给药液量,驱动部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泵部的驱动状态。因此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液装置,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低流量的药液给予。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给药液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给药液装置具备的流量检测部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流量检测部的温度检测元件连接的电路结构例的电路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流量检测部的发热元件的驱动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泵部的药液的流量的例子的特性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流量检测状态的例子的特性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检测电压与流量的关系的例子的特性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检测电压与温度的关系的例子的特性图。图9是详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检测电压与温度的关系的例子的特性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泵部的驱动例的时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特定的温度下的控制例的特性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变形例的流量检测部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给药液装置。[1.给药液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表示给药液装置10的内部结构。给药液装置10作为便携式而收纳于小型的壳体,作为给胰岛素装置使用。如图1所示,给药液装置10具备储藏药液(在此为胰岛素)的储液器11。储液器11经由管路12连接有泵部13。使用压电泵作为泵部13。压电泵利用压电元件使配置于内部的隔膜振动,将储液器11内的药液向管路14输送。在泵部13内置有用于使药液的输送方向恒定的阀。另外,在泵部13未内置阀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储液器11与泵部13之间的管路12配置开关阀,使开关阀与泵部13内的隔膜的振动联动地开闭。在从泵部13输送药液的管路14连接有微型针型阀15。微型针型阀15在来自泵部13的药液的输液状态为脉动时以抑制该脉动的方式作用。在输送被微型针型阀15抑制了脉动的药液的管路16连接有流量检测部20。另外,也可以成为在管路14、16之间不配置微型针型阀15的结构。在流量检测部20连接有向给药液装置10的外侧被拉出的管路17,药液经由管路17而注入生物体。对于用于向体内注入药液的结构省略。内置于流量检测部20的各元件(后述的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发热元件23、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与运算处理部30连接。在运算处理部30中,根据各元件的状态检测经过流量检测部20的药液的流量。运算处理部30检测出的流量的信息供给至驱动部40。驱动部40根据给药液装置10的动作模式,判断所需的药液的给予量,并控制泵部13的驱动状态。此时,基于运算处理部30检测出的流量的信息,对泵部13的驱动状态进行修正,将药液的给予量控制为正确的状态。在驱动部40控制由压电泵构成的泵部13时,按照驱动电压、驱动频率的设定,控制输液量。[2.流量检测部的结构]图2表示流量检测部20的结构。流量检测部20具备配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发热元件23以及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的管路21。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发热元件23、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从管路21的上游侧以大致相等间隔配置。即,在管路21的内部的最上游侧的位置21a配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然后,在从配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的位置21a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21b,配置发热元件23。进而,在从配置有发热元件23的位置21b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21c,配置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和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例如使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热敏电阻。另外,对于发热元件23也使用加热器用的热敏电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温度检测元件22和第二温度检测元件24称为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和下游侧温度检测元件。而且,与流量检测部20连接的运算处理部30对发热元件23进行发热驱动,并且根据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和下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4检测出的温度,检测管路21内的流量。根据由流量检测部20的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和下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4检测出的温度来检测流量的原理详见后述,若简单进行说明,例如在管路21内的流量完全没有的状态下,发热元件23在加热管路21内的药液时,由与发热元件23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温度检测元件22、24检测的温度相等。与此相对,在管路21内产生任何流量时,两个温度检测元件22、24检测的温度不同。利用该原理,流量检测部20根据由两个温度检测元件22、24检测的温度差来检测流量。[3.与各元件连接的电路]图3是与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和下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4连接的运算处理部30的电路例。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的电阻值Rt2在第一电压转换电路31转换为电压值,下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4的电阻值Rt3在第二电压转换电路32转换为电压值。若对第一电压转换电路31的结构进行说明,由热敏电阻构成的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连接在构成第一电压转换电路31的运算放大器31a的反转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规定的电压(例如-200mV)从端子22a经由电阻器R2施加于运算放大器31a的反转输入端子(-)。运算放大器31a的非反转输入端子(+)经由电阻器R5与地线连接。在运算放大器31a的输出端得到的电压V2成为与上游侧温度检测元件22的电阻值Rt2成正比的电压值。第二电压转换电路32的结构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31相同。即、由热敏电阻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给药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药液装置,具备:泵部,其输送储液器内的药液并给予生物体;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泵部产生的输液的流量;以及驱动部,其基于所述流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流量来控制所述泵部的驱动状态,所述给药液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部具备:发热元件,其配置于输送所述药液的管路;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所述发热元件靠上游侧的所述管路;第二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所述发热元件靠下游侧的所述管路;以及运算处理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温度差,计算所述管路内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4 JP 2015-1810541.一种给药液装置,具备:泵部,其输送储液器内的药液并给予生物体;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泵部产生的输液的流量;以及驱动部,其基于所述流量检测部检测出的流量来控制所述泵部的驱动状态,所述给药液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部具备:发热元件,其配置于输送所述药液的管路;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所述发热元件靠上游侧的所述管路;第二温度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比所述发热元件靠下游侧的所述管路;以及运算处理部,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温度差,计算所述管路内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每一定期间使发热状态和非发热状态反复,所述运算处理部根据在所述一定期间的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温度差的平均值,计算所述一定期间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是通过外加电压而发热并且自身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元件,基于在所述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重樫光俊菅原吉久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