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7217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包括一灭弧腔、两个并排布置于灭弧腔顶部上的静接触点和一活动内置于灭弧腔中的动接触片,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且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静接触点连通,或者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静接触点断开;在静接触点的相对两侧外还各分别设置有一永磁体,两个永磁体间的连线方向与两个静接触点间的连线方向相互垂直,且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同;通过上述结构创新,该灭弧系统结构能够使得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间产生的电弧扩散方向相同,并且一直保持平行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接触而发生短路,实现了无极性灭弧。

The structure of the arc extinguishing system for the non polar high voltage DC cont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提供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要提升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带载切换能力,就必须解决其接触系统的灭弧能力。而现有的直流接触器的灭弧主要是依靠提升触点的间隙和压力来提高灭弧能力,而上述灭弧方式在高压、大功率负载条件下的灭弧效果会比较差,造成带载切换寿命低。而且上述灭弧方式还会造成接触器体积较大,浪费安装空间。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能够在实现无极性灭弧的同时,还有效缩小了器件的体积,节约了安装空间。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包括一灭弧腔、两个并排布置于所述灭弧腔顶部上的静接触点和一活动内置于所述灭弧腔中的动接触片,所述动接触片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且所述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连通,或者所述动接触片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断开;在所述静接触点的相对两侧外还各分别设置有一永磁体,两个所述永磁体间的连线方向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间的连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包括一灭弧腔(1)、两个并排布置于所述灭弧腔(1)顶部上的静接触点(2)和一活动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的动接触片(3),所述动接触片(3)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且所述动接触片(3)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连通,或者所述动接触片(3)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断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接触点(2)的相对两侧外还各分别设置有一永磁体(4),两个所述永磁体(4)间的连线方向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间的连线方向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永磁体(4)的极性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包括一灭弧腔(1)、两个并排布置于所述灭弧腔(1)顶部上的静接触点(2)和一活动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的动接触片(3),所述动接触片(3)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且所述动接触片(3)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连通,或者所述动接触片(3)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断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接触点(2)的相对两侧外还各分别设置有一永磁体(4),两个所述永磁体(4)间的连线方向与两个所述静接触点(2)间的连线方向相互垂直,且两个所述永磁体(4)的极性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高压直流接触器灭弧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腔(1)由陶瓷与金属烧结密封而成;两个所述永磁体(4)均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江周伟钢顾春朋吴芳潘乔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