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99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从下往上套设有负极底板和安装环,负离子发射针布置于安装环上;支撑柱的上部设有集尘罩,集尘罩的下端开口与负离子发射针的发射端相对设置,集尘罩内设有集尘环和放电环,集尘罩的上端开设有空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气净化系统,在支撑柱上从下网上安装有负极底板、负离子针和集尘环,负极底板与负离子针形成的负离子形成静电排斥,使被负离子荷电的空气颗粒物向带正电的集尘环运动,最终被集尘环吸附,穿过集尘环的离子被放电环吸附,并放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电场的排斥和吸附作用来驱动空气流动并净化空气,产品风阻低,使用噪音小,能耗低。

An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静电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电吸附的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房屋的精装修和空气污染,各种污染物日益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和空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生活工作的空间越来越封闭,更换新鲜空气的量也越来越少,加之室外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新鲜洁净的空气已经无处可寻,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空气净化装置。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净化装置有ESP(电除尘)净化器,只是单纯的利用负离子的沉降作用,其特征是在出风口加装一到两组负离子发射针和高压产生器,负离子发射针对空气(大地)放电,负离子会进入产品内、外(房间)的空间。ESP净化器的技术运用和产品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是:1、容易黑墙,长期使用带开放式的负离子发射器的空气净化器容易带来黑墙的问题,原因是开放式的负离子发射会将大量负离子释放到室内空间,墙壁一样会对带负离子的颗粒有沉降作用;2、健康和安全影响,室内空气长期含高浓度的带负电的颗粒物,其对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员会有相当的负面作用,且对一些电器件有一些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噪音小、能改善负离子类产品带来的黑墙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以及避免静电吸附类产品的二次污染问题的空气净化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从下往上套设有负极底板和安装环,负离子发射针布置于安装环上;支撑柱的上部设有集尘罩,集尘罩的下端开口与负离子发射针的发射端相对设置,集尘罩内设有带正电荷的集尘环和接地的放电环,集尘环位于放电环下方,集尘罩的上端开设有空气出口。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十字固定架和十字支撑架,集尘罩下端卡接在十字支撑架上,放电环上端与十字固定架卡接,放电环下端通过绝缘垫与集尘环的上端相连,集尘环的下端卡接在十字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安装环包括同圆心设置的内环和离子针环,内环和离子针环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负离子发射针安装在离子针环上,内环套设于支撑柱。优选地,所述负极底板下方设有下保护罩,负离子发射针上方设有上保护罩,上保护罩的外缘和下保护罩的外缘相连,上保护罩上端开设有负离子出口。优选地,所述集尘罩、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上部直径变小形成台阶,集尘罩的上端套设于支撑柱变小的部分并放置在台阶上,紧固螺母套设于支撑柱变小的部分且与支撑柱螺纹配合,紧固螺母下端与集尘罩的上端抵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底座相连。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有静电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静电发生器的负极与负极底板电连接,静电发生器的正极与集尘环电连接,负离子发生器与负离子发射针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集尘环和放电环均为环形结构,集尘环和放电环依次顺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布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空心结构,便于电源导线通过;支撑柱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在支撑柱上从下往上安装有负极底板、负离子发射针、集尘环和放电环,负极底板与负离子发射针发射的负离子形成一个排斥力,使负离子有一个向集尘环运动的趋势,同时与集尘环形成一个电势差,使带负电的空气颗粒物迅速地向集尘环运动,利用了电场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来驱动带电离子流动,进而带动空气流动,产品风阻低,使用无噪音,能耗低。并且集尘环可将含负电荷的颗粒物吸附,未能被集尘环吸附的离子将被放电环吸附,改善负离子类、静电类产品带来的黑墙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以及避免静电吸附类产品的二次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空气净化系统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负极底板;3、安装环;4、负离子发射针;5、集尘罩;6、集尘环;7、空气出口;8、内环;9、离子针环;10、连接架;11、下保护罩;12、上保护罩;13、负离子出口;14、紧固螺母;15、底座;16、十字固定架、17、放电环;18、绝缘垫;19、十字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竖直设置,支撑柱1的底部与底座15相连。支撑柱1的下部从下往上套设有负极底板2和安装环3,安装环3上布置有负离子发射针4。支撑柱1的上部设有集尘罩5,集尘罩5的下端开口与负离子发射针4的发射端相对设置,集尘罩5内设有带正电荷的集尘环6和接地的放电环17,集尘罩5的上端开设有空气出口7。集尘环6和放电环17依次顺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布置,如图2所示,集尘环6位于放电环17下方。放电环17的材料为可导电材料,布置位置为集尘环6的上侧,靠近空气流动的出口方向。为了便于安装集尘罩5、集尘环6和放电环17,在支撑柱1上套设有十字固定架16和十字支撑架19,集尘罩5下端卡接在十字支撑架19上,放电环17上端与十字固定架16卡接,放电环17下端通过绝缘垫18与集尘环6的上端相连,集尘环6的下端与十字支撑架19卡接,卡接时,导线一端连接金属卡舌,两者也可通过螺钉连接,也可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时,在十字支撑架19上设置一圈内螺纹槽,集尘环6的下端外圆周面上设置相应的外螺纹,通过相对转动十字支撑架19可将集尘环6旋入十字支撑架19的内螺纹槽中。如图3所示,安装环3包括同圆心设置的内环8和离子针环9,内环8和离子针环9之间通过连接架10相连,负离子发射针4规则或不规则地安装在离子针环9上,负离子发射针4的上端朝向集尘罩5的下端开口,内环8套设于支撑柱1。如图2所示,支撑柱1为空心结构,底座15内设有电路控制器、静电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静电发生器的负极通过导线与负极底板2电连接,静电发生器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集尘环6电连接,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导线与负离子发射针4电连接。导线可通过支撑柱1内部走线,整体美观简洁,不易绕线。为了防止误碰负极底板2与负离子发射针4,在负极底板2下方设有下保护罩11,负离子发射针4上方设有上保护罩12,上保护罩12的外缘和下保护罩11的外缘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空腔将负极底板2与负离子发射针4保护在其中,支撑柱1、集尘罩5、上保护罩12、下保护罩11、十字固定架16和十字支撑架19均由绝缘材料制成。底座15与下保护罩11之间的距离为0cm-100cm之间,上保护罩12与集尘罩5之间的距离为0.5cm-50cm之间。上保护罩12上端开设有负离子出口13,负离子出口13与集尘罩5的下端开口相对设置,工作时,负离子发射针4产生的负离子与负极底板2产生排斥力,从而使得负离子向上运动,并与空气中的颗粒物凝聚成团,然后进入集尘罩5,集尘罩5作为空气流通的通道。如图2所示,集尘环6和放电环17均为环形结构,且均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集尘环6和放电环17顺着空气流动方向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当空气流过集尘环时,空气内含负电荷的颗粒物与集尘环直接接触后将其所带电荷释放给集尘环并粘附在集尘环上,未被集尘环吸附的带电荷的颗粒物通过放电环时,被放电环吸附并放电,随后除去颗粒物的洁净空气通过空气出口7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一、如图1所示,空气出口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支撑柱(1)的下部从下往上套设有负极底板(2)和安装环(3),负离子发射针(4)布置于安装环(3)上;支撑柱(1)的上部设有集尘罩(5),集尘罩(5)的下端开口与负离子发射针(4)的发射端相对设置,集尘罩(5)内设有带正电荷的集尘环(6)和接地的放电环(17),集尘环(6)位于放电环(17)下方,集尘罩(5)的上端开设有空气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支撑柱(1)的下部从下往上套设有负极底板(2)和安装环(3),负离子发射针(4)布置于安装环(3)上;支撑柱(1)的上部设有集尘罩(5),集尘罩(5)的下端开口与负离子发射针(4)的发射端相对设置,集尘罩(5)内设有带正电荷的集尘环(6)和接地的放电环(17),集尘环(6)位于放电环(17)下方,集尘罩(5)的上端开设有空气出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套设有十字固定架(16)和十字支撑架(19),集尘罩(5)下端卡接在十字支撑架(19)上,放电环(17)上端与十字固定架(16)卡接,放电环(17)下端通过绝缘垫(18)与集尘环(6)的上端相连,集尘环(6)的下端卡接在十字支撑架(1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包括同圆心设置的内环(8)和离子针环(9),内环(8)和离子针环(9)之间通过连接架(10)相连,负离子发射针(4)安装在离子针环(9)上,内环(8)套设于支撑柱(1)。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拓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