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锅架及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98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锅架及灶具,所述灶具包括所述辅助锅架,所述辅助锅架包括连接部、至少三个护阻单元及至少三个护托单元,所述连接部为闭合结构,所述护阻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上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80゜﹥A≥90゜,所述护托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所述护阻单元及所述护托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不同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辅助锅架及灶具通过护托单元和护阻单元的配合,满足了日常的平底炒锅、尖底炒锅、小直径锅的使用需求,防止炒锅翻锅、滑锅的现象发生,并能够平稳放置小直径锅,适应性范围广。

Auxiliary pan and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pot and stove, the stove comprises an auxiliary pot rack, wherein the auxiliary pot rack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art, at least three supporting resistance unit and at least three support unit, the connecting part is a closed structure, the support resistance uni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 and extend upward, with the plan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angle is A, 180, A = 90, Eve joy Eve joy the support uni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and extended to the inside of the closed structure, with the plan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angle is B, 45, Eve joy B > 0 different sides of the eve joy, supporting the resistance unit and the support uni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he utility model auxiliary pot rack and stove by the support unit and the support unit with the resistance, to meet the daily bottom tip of the frying pan, wok, small diameter pot use deman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an Pan, pan over sliding phenomenon, and can be placed on a smooth small diameter pot, a wide range of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锅架及灶具
本技术涉及厨具
,尤其是指一种辅助锅架及灶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便于在灶具上放置锅具,灶具都会配备主锅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厨房炊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炒锅、汤锅、平底锅、奶锅等各种大小的锅具用于适应不同烹调方式的需求。但是现有的锅架只能满足部分日常使用的锅具,个别小直径类锅具无法放置,或者炒菜类锅架易发生跑锅或翻锅现象。针对平底炒锅具及小直径锅具,现有的做法是分别通过增加炒菜架和小平架满足,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加工成本,且使用时需要另外叠加使用,在闲置时,不仅需要另外存放增加储存问题,而在使用时需要另外放置,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辅助锅架及灶具,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不同类型及不同直径的锅具。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锅架,包括连接部、至少三个护阻单元及至少三个护托单元,所述连接部为闭合结构,所述护阻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上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80゜﹥A≥90゜,所述护托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所述护阻单元及所述护托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不同侧。所述连接部与至少三个护托单元配合形成一个容置平台,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护阻单元配合形成立体的容置腔。当锅具被置于所述容置平台上后,通过所述护托单元的护托可以从下方支撑锅具,且由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可以避免在放置尖底炒锅时,会顶到锅底,使锅体不稳;并且所述护阻单元可以从纵向支撑,给锅体侧面支撑或保护,解决平底炒锅或平底锅外移、跑锅、甚至翻锅等现象发生。另外,所述护托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可适用于放置多种直径的锅具。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托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护托件,且两个护托件之间具有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三个所述护托单元的末端的连线形成的圆的直径为D1,D1≦10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护托单元的个数为至少四个,方形的连接部的每一条边上都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护托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四个所述护托单元的末端的连线形成的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为D2,D2≦10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A为1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B为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阻单元和所述护托单元一一对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灶具,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气盘结构及置于所述气盘结构外周的主锅架,所述主锅架上设有支撑体,所述灶具还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锅架,两个所述护托件之间的间隙C与所述支撑体卡接配合。所述灶具的辅助锅架的两个所述护托件之间的间隙C与所述主锅架的所述支撑体卡接配合,使所述辅助锅架能够稳固地卡接于所述主锅架上,这样在使用锅具时,不会由于翻炒等较大幅度的动作,而发生锅具外移、跑锅或翻锅等现象发生。本技术辅助锅架及灶具通过护托单元和护阻单元的配合,满足了日常的平底炒锅、尖底炒锅、小直径锅的使用需求,防止炒锅翻锅、滑锅的现象发生,并能够平稳放置小直径锅,适应性范围广。所述辅助锅架不仅功能相当等于市面上炒菜架和小直径辅助架的综合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切换辅助架,且具有操作简易,生产材料用量、加工工时与现有炒菜架相当等高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锅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辅助锅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灶具与尖底炒锅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灶具与平底炒锅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灶具与奶锅的配合示意图。100、辅助锅架,110、连接部,120、护阻单元,122、护阻件,140、护托单元,142、护托件,10、灶具,12、底座,124、气盘结构,200、主锅架,210、支撑体,22、平底炒锅,24、尖底炒锅,26、奶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辅助锅架100,包括连接部110、至少三个护阻单元120及至少三个护托单元140,所述连接部110为闭合结构,所述护阻单元120与所述连接部110连接并向上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11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80゜﹥A≥90゜,所述护托单元140与所述连接部110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11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所述护阻单元120及所述护托单元140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10的不同侧。所述连接部110与至少三个护托单元140配合形成一个容置平台,而所述连接部110与所述护阻单元120配合形成立体的容置腔。如图5或图6所示,当锅具(22-26)被置于所述容置平台上后,通过所述护托单元140的护托可以从下方支撑锅具,且由于所述连接部11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可以避免在放置尖底炒锅24时,会顶到锅底,使锅体不稳;并且所述护阻单元120可以从纵向支撑,给锅体侧面支撑或保护(如图5及图6所示),解决平底炒锅或平底锅外移、跑锅、甚至翻锅等现象发生。另外,所述护托单元140与所述连接部110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可适用于放置多种直径的锅具(如图5至图7所示)。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护托单元1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护托件122,且两个护托件122之间具有间隙C。所述护阻单元120和所述护托单元140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所述护阻单元1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护阻件122,两个所述护阻件142和两个所述护托件14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即两个所述护阻单元120之间也具有间隙C。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0的形状为圆形。至少三个所述护托单元140均匀分布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10上,且至少三个所述护托单元140的末端的连线形成的圆O的直径为D1,D1≦100mm。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设置有四个所述护托单元140。如图7所示,当之间较小的奶锅26放置于所述辅助锅架100上后,所述护托单元140能够很好地承托奶锅26,不会发生跑锅、翻锅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0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护托单元140的个数为至少四个,方形的连接部110的每一条边上都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护托单元140。当尖底炒锅24放置于所述辅助锅架100上后,尖底炒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辅助锅架及灶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至少三个护阻单元及至少三个护托单元,所述连接部为闭合结构,所述护阻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上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80゜﹥A≥90゜,所述护托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所述护阻单元及所述护托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不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至少三个护阻单元及至少三个护托单元,所述连接部为闭合结构,所述护阻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上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180゜﹥A≥90゜,所述护托单元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向所述闭合结构内部延伸,其与所述连接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45゜﹥B﹥0゜,所述护阻单元及所述护托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不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托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护托件,且两个护托件之间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锅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护托单元的末端的连线形成的圆的直径为D1,D1≦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见
申请(专利权)人: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