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89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该送风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叶轮,所述叶轮与轴的上端侧连接;叶轮壳,所述叶轮壳容纳叶轮并在上侧具有吸气口;多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位于叶轮壳的下侧;圆筒状的第一环,所述第一环位于静叶片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筒状的第二环,所述第二环位于静叶片的径向外侧且固定于叶轮壳。所述静叶片、第一环以及第二环为一体的部件,且构成静叶片支承部。

Air supply device and vacuum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lowing device and a vacuum cleaner, the blow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tor, the motor has a central axis configuration of the shaft extends vertically and the rotatable shaft support bearing; the upper side of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and the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shell. Hol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impeller and shell has the suction port; a plurality of stationary blades, the blade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impeller shell; the first cylindrical ring, the radial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ring located in the stator blade; and a cylindrical second ring, the second ring located in the stator blade of the radial outer side and fixed on the impeller shell. The static blade, the first ring and the second ring are an integral part,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static blade is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0-281232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0-337295号公报中公开了作为装设于吸尘器的送风装置。在日本特开2010-281232号公报的送风装置(电动送风机)中,在马达壳体的外周面与覆盖马达壳体的筒状的空气引导部之间构成有供排气通过的流路。在该流路中设有沿排气方向延伸的引导叶片(静叶片),并且通过调整气流能够提高排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送风装置中,上述的流路由在马达罩的周围组装筒状的空气引导部而构成。因此,沿着周向的流路的径向宽度取决于空气引导部与马达罩的组装精度。因此,存在有流路的径向宽度随周向位置而改变、压力不稳定以及排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精度将流路的径向宽度稳定不变,从而提高排气效率的送风装置。本技术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具有: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叶轮,所述叶轮与轴的上端侧连接;叶轮壳,所述叶轮壳容纳叶轮并在上侧具有吸气口;多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位于叶轮壳的下侧;圆筒状的第一环,所述第一环位于静叶片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筒状的第二环,所述第二环位于静叶片的径向外侧且固定于叶轮壳,静叶片、第一环以及第二环为一体的部件,且构成静叶片支承部。马达还具有机壳,且静叶片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机壳固定在一起。送风装置还具有位于静叶片的下侧的第三环,静叶片支承部具有供第三环固定的第一固定部,第三环具有第三环倾斜部,所述第三环倾斜部的外周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第三环还具有位于静叶片的下侧的下部静叶片。静叶片支承部在与第一固定部不同的位置具有固定于机壳的第二固定部。马达还具有机壳,静叶片支承部与机壳为一体的部件。叶轮壳具有:叶轮壳本体部,所述叶轮壳本体部覆盖叶轮的上侧;排气引导部,所述排气引导部从叶轮壳本体部的外周缘向径向外侧以及下侧延伸;以及外周安装环,所述外周安装环从排气引导部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并与第二环固定在一起,在叶轮壳的上表面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排气引导部的上侧且沿周向延伸并朝向下侧凹陷。在第一环与第二环之间构成有圆筒状的筒状空间,筒状空间具有上部区域和位于上部区域的下侧的下部区域,第一环的外周面与第二环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在上部区域随着朝向下侧而连续变短,在下部区域随着朝向下侧而连续变长。叶轮具有多个动叶片和位于动叶片的下侧的圆盘状的基底部,静叶片支承部具有圆环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朝向上侧突出且位于叶轮的径向外侧,突出部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外周面,突出部的上端位于比基底部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且位于比基底部的上表面的外端靠下侧的位置。叶轮具有:多个动叶片;圆盘状的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位于动叶片的下侧;以及圆筒状的护罩,所述护罩在动叶片的上侧随着朝向上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位置,基底部的外缘位于比护罩的外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基底部的上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轴向下侧倾斜的基底部倾斜部。吸尘器具有上述的送风装置。根据本技术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以高精度将流路的径向宽度保持恒定,并提高排气效率的送风装置。而且,由于吸尘器具有上述的送风装置,因此能够提高吸尘器的排气效率。有以下的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从下侧观察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定子、电路板以及下盖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马达的水平剖视图。图7为示出旋转传感器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并且为从下侧观察到的静叶片部件的立体图。图8为放大表示叶轮、静叶片部件以及叶轮壳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为静叶片部件的局部侧视图。图10为静叶片部件的侧视图。图11为叶轮的动叶片的平面图。图12为示出变形例1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13为变形例1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为从下侧观察到的变形例1的马达的立体图。图15为变形例1的排气引导部件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16为放大表示变形例1的叶轮、排气引导部件以及叶轮壳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7为示出可用作变形例2的叶轮的剖视图。图18为示出变形例3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图19为示出将变形例3的送风装置的叶轮罩部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为变形例3的送风装置的平面图。图21为图20的A-A线剖视图。图22为图20的B-B线剖视图。图23为用于变形例3的引导叶片的图。图24为在变形例3中,本体罩为一体的部件的情况的图20的A-A线剖视图。图25为变形例4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6为变形例4的马达壳为一体的部件的情况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7为具有送风装置的吸尘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实施任意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而存在有使实际的结构与各结构中的比例、数量等不同的情况。并且,在附图中,为方便起见,而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作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作为图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作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为“上侧(轴向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为“下侧(轴向下侧)”。此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只要不特殊要求,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10、叶轮70、叶轮壳80、多个静叶片、第一环66b以及第二环65。多个静叶片具有后述的上部静叶片67a和下部静叶片67b。在马达10的上侧(+Z侧)安装有静叶片部件60。叶轮壳80安装于静叶片部件60的上侧。在静叶片部件60与叶轮壳80之间容纳有叶轮70。叶轮70以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马达10。[马达]图3为从下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机壳20、下盖22、具有轴31的转子30、定子40、电路板50、下侧轴承52a以及上侧轴承52b。也就是说,马达10还具有机壳20。更为详细地说,马达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31和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52a、52b。机壳20为容纳转子30和定子40的有盖的圆筒容器。机壳20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40。机壳20具有圆筒状的周壁21、位于周壁21的上端的上盖部23以及位于上盖部23的中央部的上侧轴承保持部27。在机壳20的内侧面固定有定子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轴的上端侧连接;叶轮壳,所述叶轮壳容纳所述叶轮并在上侧具有吸气口;多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位于所述叶轮壳的下侧;圆筒状的第一环,所述第一环位于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筒状的第二环,所述第二环位于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叶轮壳,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片、所述第一环以及所述第二环为一体的部件且构成静叶片支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US 62/168135;2015.05.29 US 62/168165;201.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和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轴的上端侧连接;叶轮壳,所述叶轮壳容纳所述叶轮并在上侧具有吸气口;多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位于所述叶轮壳的下侧;圆筒状的第一环,所述第一环位于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内侧;以及圆筒状的第二环,所述第二环位于所述静叶片的径向外侧且固定于所述叶轮壳,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片、所述第一环以及所述第二环为一体的部件且构成静叶片支承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具有机壳,所述静叶片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机壳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具有第三环,所述第三环位于所述静叶片的下侧,所述静叶片支承部具有供所述第三环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环具有第三环倾斜部,所述第三环倾斜部的外周随着朝向轴向下侧而向径向外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还具有位于所述静叶片的下侧的下部静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片支承部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不同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机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具有机壳,所述静叶片支承部与所述机壳为一体的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泽和彦早光亮介泽田知良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