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4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门包括卷门组件、侧门组件与控制模块。卷门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卷门与第一马达,第一马达驱动卷门于第一框架移动而升降。侧门组件包括关门器模块、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二框架的第三框架,与枢接于第三框架的门板。关门器模块包括设置于第三框架的第一轨道、设置于第二框架的第二马达、连接第二马达的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套件。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连接第一轨道。套件可移动地套设于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以驱动卷门升降及第三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启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门具有简单但稳定的启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门。
技术介绍
卷门因为具有大面积的门片而能够封闭大面积式的出入口,当门片卷收时,出入口呈现完全开放,当门片卷放时,出入口经由门面封闭,卷门因为能够封闭或开放大面积的出入口而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因而常见于建筑结构。再者,为了居家安全,并兼顾出入的方便性,一般住家或工厂、商号等场所,通常会设置电动卷门,以作为出入的门禁管制。同时,也会考虑车辆与人员的进出方便,而规划出可供车辆进出的停车空间,以及可供人员进出的出入侧门而能在不驱动卷门时独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门,其具有简单但稳定的启闭结构。本技术的电动门,适用于一建筑结构,包括:一卷门组件,包括:一第一框架;一卷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一第一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且连接所述卷门,所述第一马达驱动所述卷门于所述第一框架移动而升降;一侧门组件,包括:一第二框架,立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一第三框架,位于该侧且枢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一门板,枢接于所述第三框架;一关门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所述关门器模块包括:一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一第二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一第一杆件,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以受所述第二马达驱动而旋转;一第二杆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轨道;一套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套件移至并罩覆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枢接处的状态下,所述套件干涉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阻挡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相对枢转,以让所述第二马达适于转动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使所述第二端藉由沿所述轨道移动而推动所述第三框架,以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以及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马达上升并卷绕所述卷门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再驱动所述第二马达而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进一步地,在所述套件移离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枢接处并移至所述第二杆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杆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件枢转。进一步地,所述关门器模块还包括:至少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的所述第二端且可滚动地嵌设于所述第一轨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分别呈L形,且相互结合后与所述建筑结构的底部形成封闭轮廓,而使所述第三框架、所述门板与所述卷门位于所述封闭轮廓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L形缺口中,所述第三框架呈“几”字形,且所述门板设置于“几”字形的缺口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门板形成门中门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电动门,还包括:一第一闭锁器,可移除地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且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一第二闭锁器,可移除地连接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建筑结构的底部且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电动门,还包括:一第三闭锁器,可移除地连接所述门板与所述第三框架且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架面对所述第一框架处以及所述第一框架分别具有一第二轨道,所述卷门沿所述第二轨道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侧门组件还包括:一门挡,设置于所述门板下缘且与所述第三框架形成封闭轮廓,以使所述门板位于所述封闭轮廓中,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门挡形成口字形轮廓。进一步地,所述门挡具有位于门板内侧与门板外侧的一对倾斜面。进一步地,所述门挡具有朝向所述门板可伸缩的至少一止挡部。基于上述,电动门包含卷门组件与侧门组件,其中侧门组件藉由关门器模块而使第三框架与门板能顺利地相对于第二框架枢转以达到启闭的效果,除了在卷门未开启时能藉由门板相对于第三框架枢转、启闭而作为人员进出的通道外,当卷门上升之后还能进一步地藉由枢转第三框架与门板而增加进出口的宽度,以达到较佳的空间利用。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门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构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图3显示控制模块的电性方块图;图4显示操控模块的电性方块图;图5显示关门器模块于一动作状态的示意图;图6显示关门器模块于另一动作状态的示意图;图7显示第二杆件于第二端处以及第一轨道的剖视图;图8显示闭锁器的示意图;图9显示电动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显示关门器模块的另一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显示关门器模块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12与图13分别显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关门器模块的示意图;图14显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门组件的部分示意图;图15显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侧门组件的部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电动门20:建筑结构22:底部100:卷门组件110:第一框架120:卷门130:第一马达140:第二轨道150:第一定位传感器200:侧门组件210:第二框架212:侧部214:顶部220:第三框架240:门板250:关门器模块251:第一轨道252:第二马达253:第一杆件254:第二杆件254a:延伸臂255:套件255a:推杆256:滚轮257:第二定位传感器300:控制模块350:限位组件351A、351B:承载框架352:伸缩调整杆353A、353B:板件354A、354B:限制开关356:接线盘355:控制电路381a:无线网络381b:有线网络381c:蓝牙通讯381d:记忆卡381e:USB界面382:电源383:警报提示384:RF接收器385:门锁跳接单元386:定位及安全防护单元387:备用马达388:微处理器主体410:第一闭锁器411:外壳411a:开口412:电磁管413:第二挡杆414:第一挡杆416:挡环416a:开口418:手动组件418a:手持驱动件418b、418c:扣件420:第二闭锁器430:第三闭锁器440:第四闭锁器600:操控模块610:遥控微处理器主体620:按钮单元630:RF发射电路640:电池A1:本体A2:止挡部A3:锁附件A4:滑槽E1:第一端E2:第二端S10、S100、S110、S120、S130:步骤S200、S210、S220、S230:步骤X-Y-X:坐标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动门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构件的电性连接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动门10适用于建筑结构20中,电动门10包括卷门组件100、侧门组件200以及控制模块300(显示于图2),卷门组件100包括第一框架110、卷门120与第一马达130,其中第一框架110呈L形并设置于建筑结构20,卷门120设置于第一框架110,第一马达130设置于第一框架110且连接卷门120,而第一马达130驱动卷门120于第一框架110移动,以使卷门120得以卷绕(沿Z轴上升)或展开(沿Z轴下降),如图1所示双箭号。侧门组件200包括第二框架210、第三框架220、门板240与关门器模块250。第二框架210设置于建筑结构20且位于第一框架110的一侧,第二框架210呈L形轮廓且与第一框架110对接(结合后形成“几”字形结构),而使第一框架110、第二框架210与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门,适用于一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卷门组件,包括:一第一框架;一卷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一第一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且连接所述卷门,所述第一马达驱动所述卷门于所述第一框架移动而升降;一侧门组件,包括:一第二框架,立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一第三框架,位于该侧且枢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一门板,枢接于所述第三框架;一关门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所述关门器模块包括:一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一第二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一第一杆件,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以受所述第二马达驱动而旋转;一第二杆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轨道;一套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套件移至并罩覆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枢接处的状态下,所述套件干涉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阻挡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相对枢转,以让所述第二马达适于转动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使所述第二端藉由沿所述轨道移动而推动所述第三框架,以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以及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马达上升并卷绕所述卷门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再驱动所述第二马达而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9 TW 1051239971.一种电动门,适用于一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卷门组件,包括:一第一框架;一卷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一第一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且连接所述卷门,所述第一马达驱动所述卷门于所述第一框架移动而升降;一侧门组件,包括:一第二框架,立设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一第三框架,位于该侧且枢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一门板,枢接于所述第三框架;一关门器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所述关门器模块包括:一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一第二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一第一杆件,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以受所述第二马达驱动而旋转;一第二杆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杆件,所述第二端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轨道;一套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套件移至并罩覆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枢接处的状态下,所述套件干涉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阻挡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相对枢转,以让所述第二马达适于转动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而使所述第二端藉由沿所述轨道移动而推动所述第三框架,以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以及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当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马达上升并卷绕所述卷门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再驱动所述第二马达而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件移离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枢接处并移至所述第二杆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杆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件枢转。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震邱文声
申请(专利权)人:广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