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林专利>正文

自动散热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散热鞋底。鞋底跟部设计为一个封闭的空腔。空腔的上面设计了一个进气阀和一个排气阀。鞋底脚趾位置开出数个小孔并通过一个长长的气孔与空腔相通。鞋垫也在与鞋底相同的位置开了相同的小孔,且在与脚掌接触的面上有空气导流槽。当鞋底着地时,空腔在人身重力作用下而受到挤压,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空腔内的空气经气孔、鞋垫一直到达脚趾,一部分经鞋垫导流槽排入大气,一部分从脚趾间的空隙流经整个脚掌背而排入大气;当鞋底离开地面时,鞋底由于自身的塑性,空腔内形成负压,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整个空腔又充满了空气。随着迈步行走,重复吸气排气,从而将聚积在鞋子内的热量带走而达到自动散热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散热鞋底
技术介绍
每个人都会出汗,目前,无论是布鞋还是皮鞋,在夏天时间穿长了,由于热量不易散去而聚积,从而脚趾及前脚掌底大量出汗,整个脚掌均有一种不舒服感。很大一部分人从此遭遇脚臭的困扰,给生活、交际蒙上了一层阴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散热鞋底,它同时还具有防止脚臭的作用。本技术提出的自动散热鞋底,由鞋垫和鞋底组成。鞋底在脚趾位置处有小孔,在脚跟部有一个楔形空腔,并与鞋底脚趾位置处的小孔相通,楔形空腔上有一个进气阀和一个排气阀;鞋垫与鞋底在脚趾位置处有相同的小孔,在与脚底接触的面上有导流槽。实际制作时,以目前鞋底为基础,增加了一个鞋垫,并将整个鞋底适当加厚,跟部设计为楔形开叉形状,然后用一块橡胶皮以胶水作为粘结剂,将跟部开叉部分封严而成为一个封闭的空腔。在鞋底不着地的时候,鞋底在自身塑性的作用下,其跟部的空腔充满了空气;人在走路的过程中,当鞋底着地时,空腔在人身重力作用下而受到挤压,此时,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空腔内的空气经气孔、鞋垫一直到达脚趾,一部分经鞋垫导流槽和鞋子与脚掌间的间隙排入大气,一部分从脚趾间的间隙流经整个脚掌背而排入大气;当鞋底离开地面时,鞋底由于自身的塑性,其跟部的空腔内形成负压,此时进气阀打开,而排气阀关闭,整个空腔又充满了空气。随着人身的不断移动迈步,上述过程不断重复,从而将聚积在鞋子内的热量带走而达到自动散热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附加动力而实现自动风冷散热,同时解决了脚汗、脚臭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A-A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进气阀部分主视图(I局部放大)。图4是排气阀部分主视图(II局部放大)。图5为图3的B向视图(局部)。图6为图4的C向视图(局部)。图1~6中各零部件的标号是1.鞋垫,2.鞋底,3.过滤器,4.橡胶皮,5.橡胶皮,6.长方形盖,7.橡胶皮,8.导流槽,9.气孔。图1中I、II分别表示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放大部位。B、C及箭头分别表示进气阀和排气阀的视图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鞋底(2)跟部设计为楔形开叉形状,橡胶皮(4)用胶水与鞋底(2)粘结,使鞋底(2)的跟部形成一个封闭空腔。鞋底(2)在脚趾位置处开出数个小孔并通过气孔(9)与空腔相通。鞋垫(1)在与鞋底(2)对应的位置上也开出数个小孔,并在鞋垫(1)上布置了数条空气导流槽(8)。鞋底(2)的空腔上有一个进气阀和一个排气阀,进气阀前面的进气孔中放置了过滤器(3),进气阀由橡胶皮(5)用胶水与鞋底(2)粘结构成,排气阀由橡胶皮(7)用胶水与鞋底(2)粘结构成,为保证进、排气阀工作的可靠性,橡胶皮(5)和橡胶皮(7)的外圆上设计出三个凸齿,并作为与鞋底(2)的粘结位置,如图5、6所示。为便于橡胶皮(5)和橡胶皮(7)检查、更换,在空腔上面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盖(6),其与鞋底(2)靠紧密配合来保证空腔的密封性。在步行过程中,鞋底(2)与地面接触,在人身重力作用下,其跟部的空腔被压缩,橡胶皮(5)的一个面紧贴鞋底(2)而使进气阀关闭,橡胶皮(7)的一部分在空腔气压的作用下与鞋底(2)分离而使排气阀打开,此时空腔内的空气经排气阀、气孔(9)直达鞋底(2)和鞋垫(1)上的小孔,一部分空气经导流槽(8)和鞋底(2)与脚掌间的间隙排入大气,一部分经脚趾间的间隙从脚背与鞋子间的间隙排入大气而完成排气过程,聚积在鞋子内的热量很大一部分被带走而实现了风冷散热;当脚提离地面时,鞋底(2)在自身塑性的作用下,空腔内形成负压,橡胶皮(7)的一个面紧贴鞋底(2)而使排气阀关闭,橡胶皮(5)的一部分在空腔负压的作用下与鞋底(2)分离而使进气阀打开。此时,鞋外空气经过滤器(3)、进气阀进入鞋底(2)的空腔,直到整个空腔充满空气而完成吸气过程。人们行走时,不断重复鞋底(2)的空腔自动吸气、排气交替进行的过程,聚积在鞋子内的热量也同时不断在鞋底(2)的空腔排气时带走,从而达到了鞋子自动散热的目的。鞋底(2)和鞋垫(1)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做成不同的尺码。鞋底(2)材质上采用耐磨、塑性好的塑料或其它橡胶类。进气阀前的过滤器(3)采用低密度海棉制作,与进气孔基本直径相同,且作紧密配合或是在其配合面上涂上少许胶水粘牢。橡胶皮(4)、橡胶皮(5)和橡胶皮(7)材质类似自行车的内胎,塑性好且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长方形盖(6)采用硬质塑料制作,且与鞋底(2)紧密配合,以保证空腔的密封性。本技术不需任何动力设备,人们在迈步行走时,能自动对鞋内通风,将热量带走而达到风冷散热,消除脚汗、脚臭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散热鞋底,由鞋垫和鞋底组成,其特征在于鞋底在脚趾位置处有小孔,在跟部有一个楔形空腔,小孔通过一个气孔与鞋底跟部的空腔相通;鞋垫与鞋底在脚趾位置处有相同的小孔,鞋垫在与脚底接触的面上有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散热鞋底,由鞋垫和鞋底组成,其特征在于鞋底在脚趾位置处有小孔,在跟部有一个楔形空腔,小孔通过一个气孔与鞋底跟部的空腔相通;鞋垫与鞋底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