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篷房
,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
技术介绍
采用马鞍形房顶的建筑物相对于平顶、锥顶或尖顶等形式的建筑在外观上明显不同,具有独特的美感,目前主要运用于体育馆、艺术馆等场馆。将马鞍形结构运用到篷房上,也能够使篷房具备独特的外观造型,另外马鞍形篷房的内部空间所需支撑结构较少,甚至无需支撑结构,有利于内部空间的利用。目前马鞍形篷房的篷布由两个拱形边缘构件来支撑,该边缘构件是一整体件,在现场吊装时工程难度较大,且适应性较差,仅能用于特定尺寸规格的篷房。因此,提供一种代替边缘构件的侧梁来张拉篷布,该侧梁的在结构上需更加灵活,且适应性更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灵活、适用性更广的侧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侧梁包括楔形件与若干弧形梁,楔形件包括两相互间具有夹角的安装面,两弧形梁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安装面上,相邻的两弧形梁的末端可拆卸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中的侧梁不是整体结构,而是由楔形件与若干弧形梁组成,弧形梁与楔形件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弧形梁的连接处均为可分开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楔形件与若干弧形梁,所述楔形件包括两相互间具有夹角的安装面,两所述弧形梁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所述安装面上,相邻的两所述弧形梁的末端可拆卸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楔形件与若干弧形梁,所述楔形件包括两相互间具有夹角的安装面,两所述弧形梁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两所述安装面上,相邻的两所述弧形梁的末端可拆卸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梁与所述安装面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所述弧形梁的连接处均设有节点结构,所述节点结构包括彼此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中的一者固定于一所述弧形梁的末端,另一者固定于所述安装面或另一所述弧形梁的末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形篷房的侧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良,罗良清,许团结,黄彦竹,彭国超,熊文广,陈振良,韩鹏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赛尔特篷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