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777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第一平台、供水包组和供水主管组,所述通水柜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方;所述供水包组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包和两个以上外供水包,所述内供水包和外供水包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1>H2;所述供水主管组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主管和两个以上外供水主管,所述内供水包和所述内供水主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内部,所述外供水包和外供水主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所占空间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领域经常要建造大体积混凝土坝,大体积混凝土坝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需要布置一套智能通水管路对混凝土进行控温处理,但面临设备较多、管路繁杂,且布置空间有限等问题,这就需要对管路及设备进行科学地规划。现有技术中,通水柜距离预留槽引出管位置较远,通水管路布置凌乱且不便于施工,不仅影响施工进度,且容易弄错管路,尤其是众多的供水支管,以致出现施工错误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所占空间小的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第一平台、供水包组和供水主管组,所述通水柜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方;所述供水包组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包和两个以上外供水包,所述内供水包和外供水包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1>H2;所述供水主管组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主管和两个以上外供水主管,所述内供水包和所述内供水主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内部,所述外供水包和外供水主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外部;所述通水柜的一端与所述内供水包相连通,所述通水柜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坝坝体的预留槽的一端相连通,混凝土坝坝体预留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供水包相连通。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水柜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引进管和后引进管,所述前引进管与所述内供水包连接,所述预留槽内设有上引出管和下引出管,所述上引出管与所述后引进管连接,所述下引出管与所述外供水包连接。所述上引出管和后引进管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3和H4,其中H3=H4。所述智能通水管路系统还包括PLC控制柜和第二平台,所述PLC控制柜布置于混凝土坝坝体的横缝处并位于所述第二平台上方,所述PLC控制柜与所述通水柜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水柜,所述供水主管组位于所述第二平台下方。所述智能通水管路系统还包括两个以上供水支管,所述前引进管和下引出管通过供水支管分别与所述内供水包和外供水包连接,所述供水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水启闭的截止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第一平台、供水包组和供水主管组,供水包组的内供水包与外供水包相对于地面高度不一致,呈高程台阶状布置,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便于控制通水启闭,适用于布置空间有限的区域,管路布置整齐、有序,能很好地避免因混淆管路而导致的通水施工错误事故。本技术的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预留槽内的上引出管和后引进管直接连接,减少了预留槽上引出管或通水柜后引进管的管路长度,既节约了水管材料,又有效地避免了工作面管路杂乱铺设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通水柜的布置剖面图。图3是PLC控制柜的布置剖面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供水主管组;11、内供水主管;12、外供水主管;2、供水包组;21、内供水包;22、外供水包;3、供水支管;31、截止阀;4、第一平台;5、通水柜;51、前引进管;52、后引进管;6、第二平台;7、PLC控制柜;8、横缝;9、预留槽;91、下引出管;92、上引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5、第一平台4、供水包组2和供水主管组1,通水柜5位于第一平台4的上方;供水包组2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包2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包22,内供水包21和外供水包22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1>H2;供水主管组1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主管1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主管12,内供水包21和内供水主管11相连通并位于第一平台4下方内部,外供水包22和外供水主管12相连通并位于第一平台4下方外部;通水柜5的一端与内供水包21相连通,通水柜5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坝坝体的预留槽9的一端相连通,混凝土坝坝体预留槽9的另一端与外供水包22相连通。本技术的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5、第一平台4、供水包组2和供水主管组1,供水包组2的内供水包21与外供水包22相对于地面高度不一致,呈台阶状布置,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便于控制通水启闭,适用于布置空间有限的区域,管路布置整齐、有序,能很好地避免因混淆管路而导致的通水施工错误事故。通水柜5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引进管51和后引进管52,前引进管51与内供水包21连接,预留槽9内设有上引出管92和下引出管91,上引出管92与后引进管52连接,下引出管91与外供水包22连接。本技术的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预留槽9内的上引出管92和后引进管52直接连接,减少了预留槽9上引出管92或通水柜5后引进管52的管路长度,既节约了水管材料,又有效地避免了工作面管路杂乱铺设的情况。上引出管92和后引进管52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3和H4,其中H3=H4。智能通水管路系统还包括PLC控制柜7和第二平台6,PLC控制柜7布置于混凝土坝坝体的横缝8处并位于第二平台6上方,PLC控制柜7与通水柜5连接用于控制通水柜5,供水主管组1位于第二平台6下方。智能通水管路系统还包括两个以上供水支管3,前引进管51和下引出管91通过供水支管3分别与内供水包21和外供水包22连接,供水支管3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水启闭的截止阀31。本实施例中,通水柜5为通水集成柜,其数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水柜5分散式平铺于第一平台4上,第一平台4和第二平台6均为钢平台,靠坝体侧设置。本实施例中,供水主管组1沿坝体轴线方向按一排紧凑布置,内供水主管11和外供水主管12的数量均为2,内供水包21和外供水包22的数量也为2。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5)、第一平台(4)、供水包组(2)和供水主管组(1),所述通水柜(5)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的上方;所述供水包组(2)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包(2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包(22),所述内供水包(21)和外供水包(22)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1>H2;所述供水主管组(1)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主管(1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主管(12),所述内供水包(21)和所述内供水主管(1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内部,所述外供水包(22)和外供水主管(12)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外部;所述通水柜(5)的一端与所述内供水包(21)相连通,所述通水柜(5)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坝坝体的预留槽(9)的一端相连通,混凝土坝坝体预留槽(9)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供水包(2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混凝土坝温度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通水柜(5)、第一平台(4)、供水包组(2)和供水主管组(1),所述通水柜(5)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的上方;所述供水包组(2)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包(2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包(22),所述内供水包(21)和外供水包(22)分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1>H2;所述供水主管组(1)包括两个以上内供水主管(11)和两个以上外供水主管(12),所述内供水包(21)和所述内供水主管(1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内部,所述外供水包(22)和外供水主管(12)相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外部;所述通水柜(5)的一端与所述内供水包(21)相连通,所述通水柜(5)的另一端与混凝土坝坝体的预留槽(9)的一端相连通,混凝土坝坝体预留槽(9)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供水包(2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柜(5)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引进管(51)和后引进管(52),所述前引进管(5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周震钧陈文夫刘洋梁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